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一颗柠檬身价翻10倍、32万亩林子变成‘绿色工厂’。”近日,重庆市潼南以“柠檬全产业链撬动生态价值变现”的实践,从全市近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高票入选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十大成果,成为“两山”转化路径上的“重庆样本”。
一颗柠檬“吃干榨尽”
在柏梓镇万亩基地,拳头大的青果挂满枝头。全球首条“柠檬六分离”生产线在檬泰生物昼夜运转——果皮变精油、果肉做饮料、果核提黄酮,连中段水都回收再提果胶,附加值提升10倍。“过去1吨果卖4000元,现在仅衍生品就超4万元。”总经理崔洪源给出对比账。
数字果园节本30%
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巡田、区块链溯源……32万亩基地全部接入“智慧柠檬”云平台,用工减少三成,化肥农药减量20%,优品率提高到85%。“手机一按,要水有水、要肥有肥。”种植大户陈瑜说,基地每年直供港澳8000吨,售价高出市场均价15%。
小果子育出90亿大产业
目前,潼南已集聚5大类350余种柠檬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带动6万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下一步,我们将发布全国首个柠檬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让每一片叶子都能‘明码标价’。”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刘红光表示。
从“卖果子”到“卖生态”,潼南用一颗柠檬算清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公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了一条香气四溢的“共富产业链”。
文/晚秋 审核/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