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鹊桥渡千年,文脉铸自信

2025-08-29 08:56:04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文/卜熙

农历七月初七,穿越两千余年时光的七夕节如期而至。当我们提及七夕时,不仅是在谈论一个节日,更是在触摸中华文明的情感脉络。在全球化浪潮下,文明交流互鉴日益频繁,守护并传承七夕这一传统节日,既是对历史文脉的接续,更是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读懂七夕,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忠贞爱情的礼赞,更融合了古代女性的巧智祈愿、自然崇拜和家庭伦理等多重文化内涵。这些交织的文化内涵,让七夕超越了时节与地域的限制,成为映照中华文明特质的生动镜像。

传承七夕,需要以创新实践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当国风音乐用悠扬旋律重述织女传说,当汉服秀在街头展示传统礼仪,当短视频创作者以“剧情+科普”的形式解读七夕习俗,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变成了可聆听、可观赏、可参与的鲜活体验。这种主动参与和创造性转化,让七夕文化在年轻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七夕节的当代价值愈发凸显。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文化回归,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要求我们既保持文化自觉,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又具备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传统与创新在七夕的夜空中交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浪漫的星河,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璀璨绽放。

文/卜熙图/卜舒玥 审核/刘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