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立足岗位,时刻用“温情”守护着辖区每一名群众,尽心尽力为群众办急事、解难事、做好事,受到群众高度评价。
巡逻途中遇两老人 辅警驱车送归途
“老人家,怎么回事?推车出故障了吗?”年8月12日10时24分,高新区公安分局交管部门事故预防及处理大队辅警王怀林正在路面巡逻,行至科学大道路段时,发现两位老人拉着一个装满蔬菜的推车停在路边,当即下车上前询问。“警察同志,我们就是在路边歇会儿,准备把菜推回家。”其中一位老人缓缓答道。
经进一步沟通得知,两位老人年过八旬,在附近片区种菜,当日采收满满一车蔬菜后,打算推着车返回小区,因体力不支才临时在路边歇息。考虑到此处为快速道路,车流速度快,老人推车停留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王怀林当即说道:“您二老这样停在快速路上太危险,我送你们回家。”
辅警王怀林将老人送回家
为避免潜在交通事故,王怀林迅速协助老人将推车及蔬菜搬上警车,安全驶离快速路,平稳将老人送回小区。途中,他还结合常见事故案例,耐心讲解在道路上推车行走的危害。两位老人听完后连连点头,承诺今后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再随意在快速路上通行,并再三感谢王怀林的暖心护送。
老人中暑坠落沟渠 民警抢时护其平安
夏日炎炎,持续高温让户外出行充满挑战,尤其对老年人而言,中暑风险大幅攀升。近日,高新区走马镇一位老人疑似因高温中暑,骑行途中不慎坠入路边沟渠。
事发当日下午,气温飙升至39℃,地表热浪蒸腾。正在周边巡逻的走马派出所民警突然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名老人骑车时突然失控,连人带车翻进路边排水沟,具体情况不明。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驱车赶往现场,并同步联系120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时,民警发现老人躺在沟底,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现场情况紧急。
民警联合医护人员将老人送医
“大爷,您感觉怎么样?能听到我们说话吗?”民警一边轻声呼唤老人,一边快速评估现场环境。由于不清楚老人具体伤势,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民警不敢贸然搬动,而是分工协作:一人留在老人身边安抚情绪,缓解其紧张焦虑;另一人联合围观群众,小心将压在老人腿边的电动车移开。不久后,120急救人员抵达,将老人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民警确认老人得到妥善救治后,才放心离开现场,继续投入到路面巡逻工作中。
寻迷途少年 警民接力送温暖助其返家园
“民警同志,太谢谢你们了,让孩子能平安回家!”近日,在高新区虎溪街道某商圈附近,一名衣衫褴褛、独自徘徊的未成年男孩引起路人关注。热心群众报警后,虎溪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为男孩提供衣食照料,又通过多方联络帮他找到家人,用爱心接力温暖迷途少年,赢得家属的由衷感谢与高度认可。
事发当日19时许,商圈内某店铺老板张先生注意到,一名男孩在店门口的楼梯间来回踱步。“这么热的天,他居然披了件破旧大衣,眼神怯生生的,我上前问他要不要帮忙,他却一直摇头不说话。”张先生回忆道。商圈保安王师傅也补充说:“这孩子在周围转了好一会儿,眼看天快黑了还没离开,我们觉得情况不对劲,就赶紧打了110。”
虎溪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男孩穿着脏污的短袖,外面裹着一件破旧大衣,无论问姓名还是住址,他都沉默不语。考虑到男孩可能存在沟通障碍,民警决定先将他带回派出所再作进一步沟通。
回到派出所后,一场特殊的照料随即展开。“孩子没带任何干净衣物,身上还有蚊虫叮咬的痕迹,问他这些天住在哪,他说就睡在楼梯间。”值班民警见状,先带男孩到备勤室浴室洗澡;辅警小沈则自掏腰包,前往附近超市为男孩购置了全套新衣物。待男孩洗漱干净、吃过晚饭,紧绷的情绪渐渐放松,终于愿意与民警交流。
民警从男孩口中得知,他名叫小涛(化名),今年15岁,半个月前从外地离家出走来到重庆,期间一直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根据小涛提供的有限信息,民警辗转联系上他的姨妈。次日清晨,小涛的姨妈从外地赶到派出所,见到平安无事的小涛,激动地向民警道谢:“他父母在外打工,家里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说想出来打工就偷偷跑了,我们找了好久都没消息。要是没有好心人和警察同志,真不敢想会发生什么!接到你们电话,我们就赶紧赶过来了,太感谢了!”
民警将男孩平安交到其家属手中
临走前,民警特意叮嘱小涛的亲属,今后要多关心照顾孩子,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单独远行;建议为孩子配备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表或手环,若发现孩子走失,需第一时间报警,以便及时开展寻找工作。
高新辅警英语破壁垒 温情服务赢赞誉
重庆八月酷暑难耐,8月11日下午3点左右,一名外国小伙气喘吁吁地冲进高新区香炉山派出所值班大厅。值班民警刘昭甦见状立即上前询问,可外国小伙开口便是流利的英语,年过五旬的刘昭甦只能努力搜索脑海中零星的英语单词,沟通陷入困境。通过手势比画,他大致了解到小伙丢失了手机,但具体丢失地点、时间等关键信息,还需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协助沟通。
情急之下,刘昭甦突然想到所里的女辅警杨蕊连是英语专业出身,平时所里遇到涉外沟通需求,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于是,他立即联系杨蕊连前来帮忙。杨蕊连赶到后,微笑着用英语与外国小伙交流,熟悉的语言让小伙瞬间放松,语速飞快地讲述起事情经过。
辅警杨蕊连与其沟通
经沟通得知,这位30岁的小伙来自巴基斯坦,当天他从成都前往重庆大学参加好友的毕业典礼,乘坐公交车抵达大学城终点站后匆忙下车,等与好友相遇时才发现口袋里的另外一部未插通讯卡的手机不见了。
因为无法通过电话联系,他回忆起上车时曾拿出手机,大概率是随手放在了座位旁,可该男子连具体乘坐的公交车线路都记不清,只能在原地焦急打转,最终决定到香炉山派出所求助。
杨蕊连一边认真倾听,一边用英语温和回应、安抚小伙情绪。她发音标准清晰,语气亲切自然,如同与朋友聊天一般,逐步理清关键信息:小伙乘坐的是D2XX路公交,在大学城纵五路站下的车。根据小伙提供的大致下车时间,民警查到了他可能乘坐的公交车车牌号,随即陪同外国小伙前往公交车终点站进一步查找,小伙眼中瞬间露出感激的神色。
抵达公交车站后,杨蕊连与车站工作人员沟通协调,顺利找到那辆公交车。幸运的是,司机尚未发车,且对这位外国小伙还有印象。司机与乘务员一同仔细搜查座位和车厢角落,却始终没能找到手机。回到派出所后,刘昭甦连忙询问情况,得知结果后虽有遗憾,但仍耐心安慰小伙:“别担心,我们已查到公交车监控中心位置,会为你出具报警回执,你可前往大坪总站查询车内监控;同时我们也会持续留意,若有群众捡到手机的消息,会第一时间联系你。”
杨蕊连将刘昭甦的话翻译给外国小伙,小伙连连道谢,临走前还特意为民警的热心服务点赞:“虽然没能找到手机,但你们的帮助让我特别感动。这里的警察很负责,你也非常善良,这段经历让我更爱重庆了。”(文/余安 图/高新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