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的“千人火锅宴”,是重庆一年一度的出圈“名场面”。
10月24日至27日,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暨第九届中国(重庆)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火热举行。千人火锅、中药饮料、美食小吃、“爆品”发布、专家论坛……这既是一场属于餐饮行业的高端盛事,也是一场“宠粉”市民游客的味觉盛宴。
总有一种味道,深深融入一座城市的肌理。重庆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有着怎样的底气?渝字号老味道,如何刷新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市新名片?在思考和探索中,重庆这座城市的味道正变得更丰富、更鲜明、更难忘。
01
美食是世界共同的语言,而重庆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
火锅的麻辣鲜香,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味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重庆火锅门店达3.7万家,火锅全产业链产值超3000亿元。街头巷尾,火锅已经融入重庆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外地游客打卡清单上的“必选项”。火锅,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大IP。
热气腾腾的重庆小面,是升腾的城市烟火气。汤汁油亮,香气四溢,每一口重庆小面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满足。简单的小店里有具象的幸福感,一碗小面,便是重庆人美好一天的“打开方式”。
不拘一格的重庆江湖菜,演绎出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辣子鸡、毛血旺、太安鱼……这些发源于市井,烹饪手法独特的重庆味道,演绎出百菜百味的民间哲学。
……
事实上,重庆独具特色的城市之味还远不止这些。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大水的重庆,物产丰富,人文瑰丽,城市的味觉记忆也在传承中持续更新,更多具有重庆特色的美食资源走入千家万户,不断更新着这座城市的“味觉坐标”。
比如巫山脆李、奉节脐橙、涪陵榨菜等琳琅满目的“重庆宝贝”,正乘乡村振兴的春风,迅速成长为各地的特色优势产业;重庆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在药食同源的新风尚下,衍生出药膳美食、中药饮料等时尚新品;永川秀芽、巫溪老鹰茶、南川大树茶等重庆名茶,香飘全国,为山城增添一股清新淡雅之味……
重庆味,道不尽。举办一场食博会,就像搭起一座城市的“味道博物馆”,让市民游客在感受“口舌之快”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美食文化的窗口品读重庆。好食好味的重庆,期待着更多朋友前来品鉴。
02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万千“食事”汇聚起来,就是关乎一座城市发展的大事。
就重庆而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将其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作为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强力推进。
2021年,重庆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推动重庆美食走出重庆、走出国门、布局全球;202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聚力打造火锅食材、粮油、生态畜牧三大千亿级产业,壮大预制菜、柑橘、中药材、榨菜、茶叶、重庆小面六个百亿级产业。
政策激励与市场驱动双向发力,让重庆尝到了产业快速发展的甜蜜之味。重庆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配套出台“黄金10条”“金融10条”“火锅11条”“智能化改造方案”等系列细化措施,可谓真抓实干,用“真金白银”助推产业发展。
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加上各个市场主体持续发力,重庆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规上企业总量达到849家,实现工业产值1090.3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在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3大万亿级和3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能源汽车。
诚然,在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之中,也难免有“苦涩滋味”。受创新乏力、技术迭代不及时、品牌意识薄弱等因素制约,不少重庆地道美食依旧“养在深闺人未识”,造成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多而不强,延伸产品开发不足的困局。
而此次食博会不仅展现美食,更要探讨问题、寻找对策。活动邀请了院士专家、龙头企业家等行业领军人物,就是要通过闭门会、国际研讨会、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共同探讨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路径,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探寻新的思路。
03
发展产业就像做菜,只有掌握了适当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盛宴。
对于重庆而言,接下来仍需把培育壮大企业作为首要任务,不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关部门要深入实施“头羊计划”,不断推动优惠政策的细化落地,重点培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链主企业,重点招引头部企业和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头部效应”。
而企业也应该抓住“提速超车”的机遇,在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创新迭代,持续筑牢供应链,推出更多“拳头产品”,建立行业领跑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食博会还将面向全行业发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倡议》,号召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争当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排头兵”“领头羊”。
创新发力端出更多“爆品”,让重庆味道飘“香”更远。流量经济时代,得“爆品”者得天下。今年3月,重庆公布《2023—2025年重庆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清单》,包括“食、穿、用”行业的146件产品入选,其中食品类占据“C位”。
打造“爆品”的关键,是要找准“爆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抓住机遇,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上下功夫,瞄准新兴消费群体需求,坚持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深耕细分市场,不断开拓新业态,营造更多具有“出圈”潜质的消费新场景。
精益求精擦亮品牌,提炼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市之“味”。每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都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坚持做优特色、擦亮品牌,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扬地方美食文化,才能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味觉符号。
重庆要持续擦亮“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知名美食名片,深入打造“巴味渝珍”“渝见美品”“渝味360碗”等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创建“世界美食之都”“世界火锅之都”等金字招牌,同时利用开放优势加速推动“渝味”扬帆出海,让世界品鉴重庆味道。
重庆的万千风味,在引人流连的同时,又催人奋进。以美食文化助推重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庆火候正旺。
原标题:重庆之味,不止麻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