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家骝,96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员,曾担任北碚区、市中区税务局局长,新中国第一批当选的人大代表。
人物名片
张华义,72岁,涪陵区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市人大代表,并连续当选三届,在此期间共提出2000多条建议。
人物名片
周先进,33岁,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党总支书记,2022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提出系列建议。
“人大代表要真正做到是人民的代表。”新中国第一批当选的人大代表朱家骝寄语后来者。
“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不说实话可不行。”连续当了3届市人大代表的张华义经常提醒自己。
“选民投票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必须时刻铭记代表职责,为他们发声,带动家乡发展。”市人大代表、永川吉安镇石松村党总支书记周先进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担子。
……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近日,记者对话三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背景的人大代表,聆听他们的履职点滴,感受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对人大代表职责的坚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
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人大代表薪火相传、续写为民发声的时代华章。三位代表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经历,立体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新中国第一批人大代表
朱家骝:“首次选人大代表,群众的热情十分高涨,把当家作主看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人民群众郑重地投票给我,说明大家信任我、认可我。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近日,在大渡口区一家养老机构,96岁高龄的朱家骝老人向记者展示他珍藏了70年的一张“当选证书”。
这张“当选证书”,纸张因年代久远,有轻微的折痕和泛黄。只见证书上写着:“朱家骝当选为重庆市第六区(即北碚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字迹为手写体,清晰工整。证书底部的红色暗花纹路有些褪色,但选举单位和负责人的印章依旧鲜红夺目。“这张证书不仅是我当人大代表的见证,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实施的见证。”
朱家骝是新中国第一批人大代表。1949年,身为南京人的他刚大学毕业,就响应党中央号召,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参与到重庆的治理建设中。4年后,25岁的朱家骝在北碚担任税务局局长。正是这一年,新中国历史上首次人大代表选举拉开帷幕。
“开天辟地头一回,群众的热情十分高涨。”朱家骝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53年群众投票普选时的情景——
当年5月,重庆市第六区选举委员会成立,普选在北碚各个选区正式拉开帷幕。他所在的朝阳选区随即召开了选民大会。那天,大会原计划在上午10时开始,通过登记和资格审查的选民群众早上六七点就赶来了,大家争相观看展板,了解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询问投票选举的步骤。
10时整,在热烈的掌声中,选民大会正式开始,选民群众随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不高,但也一笔一划非常认真地填写选票,最后用双手郑重地将选票投入票箱中。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能参加人大代表的普选,选民群众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这代表着人民群众真的当家作主了。”回顾那一刻,朱家骝心潮澎湃。
最终,朱家骝和另外25人在朝阳选区当选为北碚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那天,街坊邻居敲锣打鼓上门庆贺,单位还专门开了庆祝大会,这让朱家骝既感到光荣,又感到重任在肩。
经过近7个月的选举,到1953年12月底,全区30多个选区相继完成了普选工作。根据《北碚区人大志》中的记载,北碚共有12万余名选民,选出了178名区人大代表。
1954年,中华大地上正发生着一件立国安邦、承前启后的大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出炉。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到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身为区人大代表的朱家骝也到农村、进车间,在群众中收集大家对宪法草案初稿以及地方治理发展的意见。“当时内心很忐忑,不知道群众会有什么样的意见,不知道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
看到人大代表来了,群众都很高兴,能参与宪法的制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大家都特别积极主动,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朱家骝。前前后后,朱家骝共收集到六七十条意见建议,并一一记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在这些建议中,有不少是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比如,做好工农业生产工作,积极稳步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加强对市场的领导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提升城乡文化教育水平等。朱家骝一一整理后,提交给了上级有关部门。
“为更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更有效地收集民情民意,当时还设立了意见箱、选民接待室等。”朱家骝所在的朝阳选区代表小组,收到群众对当地菜市场脏乱差情况的投诉,于是,人大代表向区政府提出改造完善菜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的批准并拨款建设。群众得知后非常高兴,40多位当地居民自愿出工出力、不计酬劳,参与到菜市场的升级建设中,菜市场提前半个月建成投用。
1954年7月19日至20日,重庆市第六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当地著名的文教公共建筑——北碚工人会堂隆重召开,朱家骝等160名区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大会充分发扬民主,代表们热情高涨,听取审议政府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提出意见建议,选举出了区长和出席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那次大会共收集到人大代表提交的提案(代表建议在当时被称为提案)1200件。
“选举人大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群众积极讨论参与国家大事……这些是千百年来老百姓不敢想的事情,在新中国变成了现实。”每次回想起那段时光,朱家骝都难掩激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因此,要多联系群众,多深入群众,多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做人民的代表。”
这是一个跨越70年的老代表对后辈的深切嘱托。
一年提了113条建议的代表
张华义:“边走边发现问题,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必须逗硬,这样才不辜负选民的投票”
1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近10万公里路程……这是市人大代表张华义在当选16年人大代表期间走过的路。
张华义,涪陵区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一当就是三届,在此期间共提出2000多条建议。最多的一年,他共提了113条,是提出建议较多的市人大代表之一。
这么多建议是怎么来的?“都是我‘走’出来的。”张华义说。
原来,在工作之余,张华义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一边走一边发现问题。“每当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我的努力得到解决,我心里就特别欣慰。我没有辜负群众投给我的选票。”近日,记者来到张华义代表家里,聊起曾经当人大代表为民奔走的经历,72岁的他精神抖擞、笑容和煦、谈笑风生。
张华义是原市中区(现渝中区)人,早年下乡当知青,后在垫江教书。1984年,他调任涪陵地区教育部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当上代表的第一天,母亲告诉我:‘手莫伸,嘴要张’。也就是不伸手拿群众的东西,但要坚决为群众发声。”张华义清清楚楚记得那时母亲对自己的叮嘱。
张华义的妈妈曾是原市中区兴隆街道调解委员会委员,1954至1964年当选为区人大代表,提出了不少化解居民纠纷的建议。“她当代表时,常常把群众的呼声,传递给党委、政府,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张华义回忆说。
1997年重庆直辖,城乡发展和民生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需要从一个个民生诉求的满足中得以体现。张华义反复琢磨,怎么才能为群众发声,很快他把视线投到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上。
张华义发现,许多乡镇的基层消防站只有一辆消防车,“一旦多个地点失火,有限的消防力量很难兼顾。”
“多备一缸水、多装一箱沙,或许就能救一家子的命。”思考许久,张华义向当时的公安消防部门建议:只要有条件,居民的后院都应该配置一个消防缸和消防箱,缸内随时装水、箱内随时装沙,以便发现火情能第一时间应急处置。当地消防部门看到这个建议后,非常惊喜,认为“投入少、简单实用、效果好”,立即着手实施。
在涪陵区一次人大代表与当地干部的座谈会上,有干部抱怨,现在部分群众的道德素质低,马路边明明有厕所,却放任自己的小孩在旁边随地大小便。张华义听了觉得很奇怪。于是专门抽时间在街区步行,观察公厕的使用情况。没几天,他还真在一处商业步行街上发现了这样“没素质”市民——一位母亲让自己的孩子直接在厕所旁的花台上“方便”。
张华义凑上去询问,这位母亲却面露难色。原来,她担心儿子独自进男厕会遇到困难,而自己又不方便将儿子带进女厕所如厕。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爸爸带小女儿、异性保姆带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
思来想去,张华义想到一个办法: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新建公厕时,在男厕和女厕的基础上,再新增一个独立空间“无性别公厕”,也就是后来所熟知的“第三公厕”,便于家长陪伴未成年人以及帮助残疾人如厕。这条建议得到市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对有条件的公厕进行了改造,并在之后新建公厕时尽量配套建设“第三公厕”。
在琢磨“第三公厕”的时候,张华义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餐厅、电影院、商场等一些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卫生间,女性如厕需要排队。进一步了解发现,女厕位数量偏少。经过调研,他又提出建议:对公共卫生间女厕逐步进行改造以增加厕位数;在规划建设公厕时,应将男女厕位数从1∶1调整为1∶2或2∶3。
此外,他还提出了“在十字路口安装摄像头”“调高儿童身高线”等许多有用实在的建议。因建议大多与民生有关,他成为群众眼里的“民生代表”,并连续三届当选,直到2012年退休。
退休后,张华义还在继续关心社情民意,关注年轻一代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必须逗硬,才不辜负选民的投票。希望比我年轻的人大代表,能继续为民发声、说实话、求实效。”张华义说。
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90后代表
周先进:“不仅要当好领头雁,更要成为选民的贴心人”
近日,在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市人大代表、石松村党总支书记周先进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平田、看水、施肥、除虫……动作干净利落。
周先进是“90后”,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哪里有条小道、有个缓坡,他都一清二楚。2014年从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入职一家化工企业,一年后成为生产技术主管。村里的老支书万毅看着他长大,知道这位沉稳的年轻人有一股子闯劲、韧劲,于是临退休时,打电话给周先进,邀请他返乡。
“我要摘掉家乡的贫困帽,把乡亲们带上致富路。”经过慎重考虑,他接受邀请,以本土人才的身份回到了家乡。2019年,周先进因为工作出色当上了石松村党总支书记,他努力扶持困难群众搞养殖、外出务工,提高大家收入。最终,石松村51户153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石松村也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尽管带领全村实现了脱贫,但周先进仍感觉“不托底”。因为村子里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村里特色产业不强,“造血”功能不足。
周先进带着村两委的同志找到农业专家“取经”。经过调研思考,决定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同时积极打造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优质农产品附加值。
为了给乡亲们“打个样”,周先进在村子里的试验田种下12种稻米,最后筛选出“渝香稻”等3种适合村子种植的优质水稻。
之前种植的水稻品种,每亩能产450公斤,每公斤卖到2.4元。现在种植“渝香稻”,亩产提高到500公斤,每公斤卖上3元,效益可观。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优质水稻种植逐渐发展起来。
2022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周先进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以前当村支书,想的是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现在当了人大代表,我更想听听乡亲们对村子今后发展的建议和未来生活的打算。”
走访中,周先进发现,许多家庭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容易遭受霸凌。于是,他提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在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检察院、法院等多部门参与校园霸凌治理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针对村里产业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他积极运用人大代表身份,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反映石松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需求,得到市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村里的水稻产业发展起来后,周先进又带领大家探索“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引导农户学习淡水养殖技术。为了实现“自产自销”,他组建了梦康农产品销售股份合作社,与当地2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供销合作关系。
周先进还联合毗邻的吉安镇寒沪村、黄沙村和四川泸县立石镇的下辖村,成立川渝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并被推选为公司董事长。周先进知道,作为人大代表,他有义务去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奔小康。
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周先进还把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建议。比如,如何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如何开拓销售市场、本土人才如何吸引回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管理等,助力政府部门出台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与群众靠得近一些、更近一些。”周先进说,自己不仅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头雁,更要主动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成为选民的贴心人,真正做人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