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提能级 优结构 上台阶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重庆加速“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2024-09-30 09:44:59  来源:重庆日报

新质生产力赋能成就赛力斯汽车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长安汽车生产线 摄/王加喜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 摄/谢智强

渝企造出C919的风挡玻璃原片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多元发展,构建起汽车、电子产业双轮驱动,其他支柱产业多点发展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

  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进程中,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

  特别是在2023年6月,重庆吹响“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冲锋号”,当年度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得分排名全国第12位、西部第1位。今年1—8月,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4.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当前,全市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工业主引擎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壮大万亿级主导产业 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走进赛力斯汽车两江新区“超级工厂”,机械臂来回高速运转,3000多台机器人智能协同造车,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最快3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生产场景同样充满“科技感”——其打造的智能生产、智能调度、智慧物流等10多类标准化可配置智能场景,解决了传统工厂“数据孤岛”痛点,不仅成本降低20%,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作为全市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之首,今年1—8月全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8%,汽车产量154.01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5万辆,增长151.4%。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今年1—8月该产业增加值增长2.7%,其中笔记本计算机产量4483.2万台、手机5292.7万台产量保持稳定,同时液晶显示屏产量2.54亿片、集成电路产量44.73亿片实现高速增长。

  先进材料方面,1—8月该产业增加值增长4.7%,包括华峰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丰都玻璃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基地等一批投资大、产出高的重点项目提速建设。

  今年以来,重庆重点对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传统及新兴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其中,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今年1—7月完成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6520台套,技改投资增长25.2%、高于全国平均13.5个百分点;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累计实施新兴领域“揭榜挂帅”项目39个,持续壮大空天信息、氢能等未来产业。

  同时,重庆还新认定39个智能工厂、138个数字化车间,累计建成183个智能工厂、1096个数字化车间。预计到2027年,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将进入数字化普及阶段,带动4000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累计推动15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推动数字化转型 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重塑制造业

  近年来重庆全方位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为目标,建立以数字化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走进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通过忽米网搭建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操作工人只需扫描平台标识,系统即可将复杂的加工参数自动匹配到设备上,实现产品标识化和设备加工定制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当前忽米网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汇聚多维度集成企业数据、上下游供应链数据和产业链数据,为产业升级优化提供决策支撑的汽摩“产业大脑”。

  “这个‘产业大脑’是对区域产业发展全面掌握、分析、研判的‘智慧大脑’,也是为企业制定发展决策的‘最强大脑’。”忽米网负责人称,“产业大脑”包含三个维度:在政府端,可掌握产业动态,便于制定更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在产业端,可打通产业链资源循环,促进物流、金融等要素共享协同;在企业端,可降低数字化建设成本,将一批“小、快、轻、准”应用集中在“产业大脑”上,方便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使用。

  “数据是产业大脑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生产一线,只有让工厂与‘产业大脑’融合应用,才能为政府产业治理、产业链协同联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重庆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建成一批“产业大脑”是重要一环。目前,我市已在汽摩、五金、医药等重点行业布局,探索建立一批“产业大脑”,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以上。

  如果说“产业大脑”是具备知识积累和深度学习能力的产业知识库、具备组件能力和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中心,那么“未来工厂”则是由新模式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装备普及等组成的高效率工厂。

  这样的“未来工厂”,在重庆制造行业为数不少。

  实验室里,机器人给一块汽车玻璃进行涂胶,旁边一台工业相机“目不转睛”盯着机器人,相机后面的监控屏幕上同步呈现机器人涂胶画面……这一生产场景是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作业流程。

  “我们的检测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既缩短检测过程,又能提高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中科摇橹船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正在为赛力斯提供软硬件系统架构,搭建运行环境,助力后者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发展,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力高端制造业,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持续提升“重庆造”产品智能制造水平,力争到2027年建设20个以上产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推动一批传统产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持续提升工业经济能力迈上“4万亿”台阶

  科技创新是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目前我市沿链部署创新平台125个,突破66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8家链主企业承担30项国家重点产业链“补短锻长”攻关任务。

  同时,我市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实现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76%、有研发机构的占比29.8%、开展研发活动的占比42.1%,分居全国第4、第5、第7位。我市还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累计建成中试平台36个,比如迭代升级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累计转化高价值专利720项、孵化硬科技企业57家。

  得益于改革创新和数字化赋能,我市生产制造方式转型升级亦迈出新步伐。截至目前,全市上线3个产业大脑,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累计分别达183个、1096个,两化融合指数排名西部第1;培育中冶赛迪、忽米网、广域铭岛等3个国家级“双跨”和5个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重庆)累计上线二级节点54个,累计标识解析量355亿;通过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加快构建三级贯通的绿色制造体系,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33家、绿色园区12个、双化协同工厂10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低10%。

  另外,我市还持续梯度培育企业矩阵,推动一批优质企业主体加快涌现,通过对标“一流标杆”构建重点企业培育库,创新遴选形成40家领军、60家链主、58家链核、32家链创企业(机构);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147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产品16个,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35家,持续塑造新优势新动能。

  市经济信息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经信系统将持续巩固拓展工业发展良好态势,围绕“健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机制”这项集成式标志性重大改革,完善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扩链激励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升园区开发区亩均质效,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以支柱产业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更好发挥工业“主引擎”作用,牵引带动高质量发展。

  力争到202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培育产业创新综合体30个,专精特新企业达到6000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