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不要有包袱。”
“我头痛,全部检查做完了也不晓得啥子原因。”
“你怕不怕,不怕我就给你扎一针。”
国家名中医、国家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王毅刚的“摊位”前,一位长期饱受头痛的市民认真地听着。王毅刚慢声细语,诊前的“心理按摩”,抚慰着都市人的疲累。
而在重庆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夏敏的“摊位”前,清一色挤满略显焦急的女性,有的拿着检查单、B超单。看了一天门诊的夏敏,经不住市民要求,又加了号。
重庆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夏敏义诊。华龙网 董静 摄
9月20日19:00,重庆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市。不少人下午两三点就开始排队蹲守,堪比追星现场。不过,市民们追的“星”,是平时一号难求的知名专家。
不仅是开市当天,其爆火局面一直持续到周末。据不完全统计,三天共计八万余人次参与。究其原因,在于活动寻找到“良方妙技”,回应了多重需求:义诊专家数量多咖位高,满足看病的硬核需求;重庆首批中医药“良方妙技”首次集中展示,满足体验的独特需求;品尝糕点茶饮等食疗产品和制作手工,满足合家的游玩需求。
硬性需求遇上硬核满足
300元难求的名中医夜市“摆摊儿”
一场中医药文化夜市,办出了“顶流”的感觉,因为重庆中医药界的真大咖,真的来了,还是组团来的。
夜市一词,天生就充满烟火气。然而,在传统以“吃逛玩”的夜市当中,这次中医药夜市,直接来“硬”的,让市民在去与不去的选择中,直接过渡到“早点去,晚了没号”。
身体健康,是市民最硬核的需求。超出期待的是,活动给予了硬核的回应。
主办方共“请”出30余位名医专家,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针灸……连续3天,每天10余位专家义诊“摆摊”。平时300元一号难求的全国名中医,认真地在摊位前坐诊,让抢到号的人大呼“值”了。
除了主办方给力,连参与义诊的专家也是尽心尽力。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首都国医名师徐荣谦也义诊出摊。“他是来重庆开讲座的,被徒弟摇人摇来的。”
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吕钢也是“摇”来的,外地讲课刚下飞机就来到现场,连摊位都来不及做,“是为了惠民,临时加了乳腺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七点开启的活动,有专家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场。国家名中医、国家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王毅刚、重庆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夏敏早早就开摊了。
记者到总服务台询问放号情况得知:开市当天义诊的专家,平均放号在20个左右。有的专家经不住市民的软磨硬泡,又加号了。
来自重庆市中医院的志愿者解释,之所以要拿号,一是人太多了,二是也能保证拿到号的市民得到细致诊断。
20日的重庆夜晚高温依旧没有退散,市民热情似火,怕义诊专家“热到了”,不自觉地用宣传单为其扇风。
硬性需求得到回应,哪怕是一个个小动作,市民也想回馈给医生。这是人与人之间流动的善意。
良方妙技自带巴渝特色
重庆首批入选项目零距离体验
爆火的中医药文化夜市,自带“良方妙技”。
本次活动,专门设置良方妙技展示区。今年7月,重庆市首批入选“中医药良方妙技”的项目,如八卦脉诊法、渝州正骨郭氏筋伤推拿理筋术、刘氏刺熨疗法、永川桢楠中医药香制作技艺等技术,也是首次集中亮相,市民均可零距离体验。
“1!”“1!”
“2!”“2!”
起源于清代的八卦脉诊法第五代传人牟之梨,正在引导中风患者发声。每当为市民把脉看诊后,他就用毛笔开出药方。一笔一划,写的是传统,也是医者的仁心。
渝州正骨郭氏筋伤推拿理筋术是全国名中医郭剑华凝聚60年临床经验而来。不少老顾客在“咔咔”两声之后,倍感舒适。
2023年底,重庆启动中医药“良方妙技”征集遴选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深入挖掘筛选一批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中医药诊疗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巴渝特色的中医药特色疗法数据库。而现场亮相的重庆市首批“中医药良方妙技”项目,可以说是优中选优,自带爆火属性。
人挤人,排长队。把脉,整骨、火龙罐、葫芦灸、小儿推拿、耳穴治疗等技术体验者众多。一套简单的手法就要十来分钟,“施法人”后背早已湿了一大遍。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养生功法互动教学区,医生还手把手教市民注重日常锻炼。
“肌肉粘连了,要每天坚持做十分钟伸展。”
草本香气融入烟火气
逛最养生的市集传承千年智慧
本次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礼嘉龙塘湖公园举行。一入公园口,就闻到了阵阵草木香气。
五十多个摊位前,不少摊主带着煮茶器、蒸煮器,节气养生茶、酸梅汤激活了味蕾。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设置了“集章打卡”环节,市民可在总服务台领取“集章卡片”,通过不同摊位的打卡体验,搜集到足够的印章后前往互动体验区领取书签、香囊、食药同源美食等中医药礼品。
草本香气和夜市烟火气,激烈碰撞,市民由此获得了多层次满足,主办方也达到了普及、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目的。
中医药文化的源头是群经之首《易经》,不仅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也是中医药走出去的的重要载体。
活动现场,不时闪现外国“粉丝”的面孔。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希玛告诉华龙网记者,他们对中国的中医药文化非常感兴趣,在大学里就有中医课程,听闻老师偶然提起有活动就组队来了。
“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是挖掘中医药宝库精华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必要责任。”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连办三天,名医义诊。市民体验后感叹:“期待这样的活动能常态化举办。”
数据显示,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4549个,其中公立中医医院46所,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实现区县全覆盖。全市建有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40余个,中医皮肤病、中药资源、冬虫夏草拟境培植等研究在全国形成影响力。2023年全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40.1%,居全国第3位。
中医起源于生活,又回归了生活。而重庆中医药文化寻得了传承的“良方妙技”,必将获得长久而又旺盛的生命力。
首席记者 李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