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潼南区桂林街道八角村,500亩绿豆新品种“潼南油绿”迎来丰收,平均亩产超过240斤,较传统品种实现增产20%。
绿豆属于杂粮作物,在我市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主要集中在温光资源较好的渝西地区。
潼南一直有种植绿豆的习惯,且多采用与红薯间种的模式,从播种到收获仅需70余天,生长周期短,效益较为可观。同时,绿豆还可与玉米间作,与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轮作,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目前,品种是制约其潜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市在实际生产中,仍以传统的老绿豆品种为主。
“老品种经过多年种植,逐渐退化,亩产只有七八十公斤,产量较低。”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研究员张继君说,此外,老品种还有熟期不集中、易裂荚等缺点,不能满足当下机械化的需要。
因此,近年来,我市着力选育成熟度集中、不易裂荚的绿豆品种。“潼南油绿”就是在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帮助下,由市农科院联合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收集潼南绿豆地方资源后提纯复壮,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其特点是成熟度集中,不易裂荚、籽粒明亮、饱满,非常适宜机械化收获。
去年,该品种通过市级鉴定,成为我市第一个带有地理标签的绿豆品种。今年在八角村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平均亩产超240斤,比本地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按目前每斤5—7元的价格计算,“潼南油绿”亩产值接近1500元。
张继君说,接下来,将依托大面积示范,大力推广高产、易机械化绿豆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利用“潼南油绿”进一步开展杂交实验,争取选育出更多优质绿豆品种服务绿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