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农业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2024-07-03 09:13:02  来源:重庆日报

江津区先锋镇的九叶青花椒。通讯员 周林尊 摄/视觉重庆

土神为“社”,谷神为“稷”,合称“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指代,显示了农业在一个古老民族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劳作中,中华民族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创造了稻鱼、梯田、草原游牧等类型丰富的农业系统,同时也孕育出璀璨的农业文化。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项目,中国作为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截至去年已有22个农业文化遗产入选。2019年,重庆黄连生产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然而,全市范围内,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数量少,仅有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万州红桔栽培系统、江津花椒栽培系统、荣昌猪养殖系统5个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此,上个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公开征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储备项目。

如何通过发掘、传承、利用,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近日,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6月26日,石柱县冷水镇。

在玉龙村一处山坡上,住着一位“老黄连”。老人叫苟华忠,今年74岁。他的家,是一座用石砖和木头搭建的简易土房。难以想象,看似生活贫困的老人,去年收入竟达百万元。

致富密码,就在这座土房背后——山坡上,苟华忠种有120余亩黄连,去年卖出4000公斤,每公斤价格在320元左右。

“种黄连没有秘诀,就是以苦种‘苦’。”苟华忠说,从种子到商品,要经历采种、育苗、砍山、搭棚、熏土、移栽、起连、烘干等多道工序,全是苦活路。

60年前,苟华忠跟随父亲学种黄连。如今,这套黄连生产系统已然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备选项目。

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发掘、传承、利用?在苟华忠的“黄连人生”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

“老黄连”的故事,要从1964年的夏天说起。

这一年,苟华忠14岁,父亲苟大卫开始向他传授黄连种植技艺。

黄连种子于立夏成熟,苟华忠的第一课,就是采种。

采下的鲜种不能马上播,有一个后熟的过程。苟华忠与父亲用黄沙与种子均匀混合后,放进土洞窖藏。第二年立春,鲜种后熟期结束,便可以开始育苗。

黄连育苗很简单,只需将种撒在树林。但育苗时间长达两年,在这期间需要定期除草、添加农肥。

苟华忠17岁那年,黄连苗长出来了。等待两年之久,他早已迫不及待,想立刻移栽连苗。这时,父亲给他递来一把大砍刀。

“好好的苗子为啥要砍掉?”苟华忠不解。

“不是让你砍这些苗子,而是去‘砍山’。”父亲解释,黄连性喜阴湿,移栽连苗之前,需要在缓坡搭棚,为其避光遮阴。而连棚搭建的材料,则是就地取材,将树砍去枝条和枝干,作为棚桩和棚架。这一过程,便称为“砍山”。

搭建好连棚后,苟华忠也迎来了黄连种植最为辛苦的阶段——整地。

整地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是熏土,用连棚内的残叶和表土混合熏蒸,作为黄连的天然肥料;其次是翻土,黄连地要经过两次翻土开沟做厢,经冬天霜冻后,可减少病虫害;最后是面泥,厢面整理好后,用生石灰粉灭菌,再用农肥和熏土覆盖。

做完大量的前期工作后,苟华忠栽下了他人生的第一株连苗。5年后,这片连苗长出了成熟的黄连。从14岁采种,到22岁收获,8年的黄连种植,成了苟华忠的“成人礼”。

这套黄连生产系统,在2019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何它引起世界瞩目?位于石柱黄水镇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给出了答案。

“石柱黄连为朝廷贡品,唐朝天宝元年,南宾县曾上贡十斤。”博物馆文化墙上,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南宾县”便是今天的石柱县。

“从元代起,黄水、双河口镇等地居民开始大量种植黄连。”石柱县农业农村委黄连遗产管理办主任聂广楼介绍,石柱黄连品种为味连,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000年前,传承至今,其生产系统不仅包含了种植技艺,还衍生出民间传说、啰儿调等民俗文化以及农业景观。

石柱黄连的千年传承,诠释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人们与自然在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知识技艺,以及衍生出的独特农业景观、生物资源、农耕文化和地方民俗。

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活态性,在长期的传承下,至今仍有较强的生产功能;二是复合性,不仅含有农业知识技术,还包括相应的景观、文化、资源;三是多功能性,兼具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一些区县或企业,对农业文化遗产认识存在误区,以为发展上规模、产业链完整的农业产业,理所当然就能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但这些特征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盲目申报很难成功。目前,重庆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数量少,究其原因,也正是因为大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以至于发掘工作‘无从下手’。”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保护、传承需要打出“组合拳”

农业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存在消亡的风险,需要多种措施保驾护航,才能传承不息。

在石柱县黄水、冷水等地,记者看到这样的景象:四周山峰层林尽染,板栗树、白马桑的墨绿与杉树的翠绿,呈现出一深一浅、此起彼伏的颜色层次感。

而这一景象的背后,是石柱发展黄连曾经面临的生态风险。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石柱连农采用“砍山搭棚”的方式种植黄连,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生态。若长此以往,连农将无山可砍、无连可栽。

“后来我们就采用了‘一桩一树’的生产技术。”苟华忠介绍,就是在棚桩旁栽种一棵杉树苗,等到黄连成熟时,这些树苗也长大了,就把“砍山”时“借”来的树,归还给了大自然,实现“起连还山”的生态效应。

秀山当地的农业文化遗产秀山鸡,曾陷入土鸡不“土”的窘境。

秀山鸡品种形成历史悠久,在北宋时期就已有农户养殖。与普通鸡相比,秀山鸡除了黄羽青爪的独特外形外,其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含量要高出20%左右,鲜味更浓,因此单价也要贵上好几块。

“但在过去,农户更愿意养肉鸡。”秀山县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科科长高平解释,秀山鸡体型小,体重仅有肉鸡的一半,算起来后者收益更高。当地的养殖户将秀山鸡与肉鸡混养杂交,久而久之,这一品种不再纯正。

2008年,秀山鲁渝禽业有限公司与重庆畜牧科学院合作,通过建立秀山鸡保种场,挖掘、培育秀山鸡品种,并通过销售鸡苗、保底回收的方式,保护好这一种质资源。截至去年底,当地秀山鸡种群存栏量超过20万只。

石柱黄连、秀山鸡并不是个例。在重庆,为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保驾护航的案例还有很多。

例如,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能化保种场,配套建设电子饲喂站、自动料线、大数据服务等软硬件设施设备,为荣昌猪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芯片基地”。在2019年的非洲猪瘟中,正是得益于该保种场,才让有400多年历史的荣昌猪免遭灭顶之灾。

又如,江津区先锋镇种植花椒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但过去产量低、规模小。九叶青花椒种植与加工技艺传承人肖国林主持发明的“九叶青花椒矮化丰产技术”,使花椒产量提高了35%。如今,先锋镇共有5.6万名椒农种植九叶青花椒,种植规模达12.8万亩,该镇也被誉为“全国花椒第一镇”。

“与其它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面临更大挑战,因为它是系统的、活态的。”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丁忠兵介绍,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人智慧,且至今造福一方;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特征,兼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将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保护下来,才能有效保护、传承。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些地方开始用农业文化遗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你家的‘王子’‘公主’还有吗,给我来几只。”

自从大足区铁山镇麒麟村养殖户唐仁宣饲养的黑山羊在“选美大赛”上被评为“羊后”,每年都有人慕名来购买羊羔。

2016年,唐仁宣回到家乡养殖大足黑山羊。由于缺乏经验,她养的羊成活率低,品质也不高。“问题就出在选种上。”唐仁宣说,那时,所有的羊在她眼里都一个样,误以为毛色黑的就是纯种大足黑山羊。

在清末宣统年间,大足黑山羊已有一定规模。这种山羊产仔多,奶水好,且少病,品种优势显著。而近年来,由于无序杂交,黑山羊品种已不再纯正。

2003年,大足启动黑山羊保种选育工作,除了划定保种区外,还围绕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指标,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个等级,制定出黑山羊等级评定表。

为鼓励养殖户参与保种选育,自2015年起,大足每年举办被称作“选美大赛”的“赛羊会”。通过多次送黑山羊“选美”,唐仁宣掌握了选种、养羊的要领。之后,她养的一只黑山羊在赛羊会上获评“羊后”。

大足最初用于保种选育的“赛羊会”,如今也逐渐从一个养殖技术推广活动,演变成一场乡村“嘉年华”。“羊王”“羊后”选美、千羊宴、农产品展销、川剧杂技、奇幻魔术……众多活动,带动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部分区县也有着类似的探索。

在荣昌区板桥工业园区,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建起了一座“猪猪乐园”,集产、研、游、购、展于一体,在讲好荣昌猪百年故事的同时,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而在秀山县,当地则是定期举行秀山土鸡文化旅游节,并开发出灌装原味鸡汤、黄精鸡汤、鹿茸菌鸡汤等系列休闲食品,作为旅游伴手礼。

此外,南川、梁平等区县也通过保护利用当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举办了千年金山红古树茶文化艺术节、长江三峡(梁平)国际柚博会等活动。酉阳酉水河镇河湾村更是凭借百年土家族吊脚楼群景观,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关链接>>>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入选数量居世界首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

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22个农业文化遗产入选该项目,数量保持世界首位。现介绍三个有代表性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该系统是指“一田两用、稻鱼双收”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利用这一方式,建成5万多亩稻鱼共生基地,开发出婚庆喜米、养生禅米、宝贝粥米等不同场景的产品,建设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公园,打造出农遗主题田园综合体、世遗农耕文化和美乡村示范带。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是全国首个“双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由哈尼族人为主的10多个民族共同修筑完成,他们把村寨建在梯田的上方,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的农业生态景观。近年来,当地将梯田观光与摄影、民族文化、生态康养等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是以在江边沙洲种植茉莉花、在高山上种植茶叶为特色的湿地茉莉花山地茶园循环有机生态农业系统。近年来,当地统筹发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建设“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和“福州茉莉花茶”公共品牌,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的重要途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