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2024-06-22 10:26:16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每年进入夏天,巴蜀大地上,就有一件大事,会引来万众瞩目: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作为川渝之间“最高级别”的联席机制,每次联席会的碰面,都会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今天,川渝“党政联席会”的第九次碰面,选在了四川广安。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四川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有4个县市、22个乡镇,与重庆接壤,接壤边界线,长达503.8公里。地缘相近的优势,把广安置于风口之上。本次联席会选在广安,大有深意。“双城记”唱至精彩处,也将大有新意。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站在华蓥山和铜锣山之间,这头能望见四川,那头能望见重庆。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四川广安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的交界处,以高滩镇之“高”,茨竹镇之“竹”,各取一字而得名。与重庆的一步之遥,让这里拥有了先行一步的条件。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打破看不见的壁垒,打造看得见的产业,川渝高竹新区是一块天然的“试验田”。大到投资兴业、拆迁安置,小到缴纳税费、水电供给,都能实现“跨省域一体化”,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不仅“少跑路”,更是“少花钱”。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一片热土,释放出强磁力,企业蜂拥而至。一座掩映在山水间的现代化新城,初现轮廓。

藉着“川渝高竹新区”新路通车,驱车往返重庆,再也不用绕行“路窄弯急”、“山高坡大”的盘山公路,2小时车程,压缩至30分钟,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两地要实现“隔空握手”、相向而行,共建重大项目的“硬突破”,是打通瓶颈、隔阂的“硬手段”。今年1至5月,共建项目完成投资1884.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3.2%。事实上,川渝两地的共建项目,逐年增长、且呈高速增长之势。项目数量,5年增长了近9倍,投资总额,5年增长了5倍。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巴山蜀水无限好。川渝旅游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风光,一众景点天下闻名。如今,“川渝同游”已经成为一盘可口的“文旅套餐”。以重庆大足为例,大足城区至高铁大足石刻站,只要10分钟,高铁大足石刻站到重庆中心城区,最快只需15分钟,至成都36分钟。以往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如今“双城若比邻”,便捷交通,是发展最好的助攻手。据预测,仅通过高铁来大足的游客,每年可达到300万人次,而这不过是“双城效应”的一个小小缩影。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不止是高铁,铁路“大动脉”快速连接川渝,更以川渝为圆心,向周边辐射,与全国铁路网紧密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大通道,省际间的高速公路通道集群,逐渐成型,车轮上的川渝“流动不止”。长江上游干支联动的航运网络,在川江水系纵横交错,金沙江、岷江、嘉陵江船队加速集结。从广安港始发、经重庆果园港抵达广西钦州港的班线,已稳定开行;“沪渝直达快线”,从重庆延伸到宜宾港;“宜宾造”汽车,通过江海联运,出口至中亚……越走越顺的水路,让“黄金水道”生机勃勃。两地间不断相向而行,构建起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更打通了出渝出川的开放大通道。蜀道难的说法,早已是明日黄花。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协同是关键。川渝携手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有4个,分别是: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要么是支柱产业,要么就是战新产业。以支柱产业汽车为例,川渝两地已聚集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配套商。今年1-4月,川渝整车产量,突破一百万辆,占全国的大约11.6%。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马力全开。四川企业下线的电池,第二天,就能送到重庆的整车线上。在渝西生产的配件,辐射川渝。配合无间的生产场景,折射出川渝汽车产业的高效协作。汽车产业是川渝两地共同的支柱产业,且互补性非常强,重庆整车制造的优势明显,四川则在动力部件、新材料、软件开发等方面,更为擅长。两地“1+1”,有大于2的效果。以龙头企业长安汽车为例,三分之一的供应商来自四川,每年有超过200亿元的“合作订单”达成,带动两地700家链上企业协作。川渝汽车“整零协同”,全域配套率已超过80%。除了汽车产业,各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也在加快融合互促。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从交通大会战,到产业大协作,再到公共服务资源大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盘棋”思维越试越活,一体化之路越走越宽。

山同脉、水同源,新时代的西部双城记,还将如何唱?在重庆大学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志雄教授看来,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从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试验田”,到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与一体化融合的“示范区”,已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的“桥头堡”,为“双城记”的升级版探索出了一条“跨省入圈”的新路径。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携手向“新”,第一“新”是“新能级”,以“一体化”为战略导向,协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成渝特有的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持续提升发展能级;二是“新生活”,树牢“一盘棋”思维,让成渝两地居民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与均等性当中得到实惠,增强对区域一体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绘就“同城化”美好生活的“新图景”。

重庆第1眼 | 重庆 四川 携手向"新" 双城经济圈"圈"画新未来

第9次联席会上,“携手”二字成为关键高频词: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推动国家战略在成渝地区高效联动,携手迭代升级“三中心一走廊”,携手健全川渝全方位合作机制。这意味着“更加紧密”的合作,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携手向“新”,扛起西部重要增长极,将是题中之义,关乎西部、也关乎未来。

(第1眼-重庆广电 吴霜 张月藐 邓静 尹力 丁琳 李艺 李嘉博 报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