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小学学生
▲洪安镇中心校课后服务棋类特色教室
▲新建投用的东风路小学平凯校区
核心提示
一年之计在于春,漫步在时下的秀山大地各个校园,课堂上传来了同学们朗朗读书声,笔尖划过,记录下学子们奋斗的青春。
曾几何时,秀山家长想方设法、砸锅卖铁都要把子女送到重庆主城和周边区县学校就读,每当周末、“五一”、国庆等假期前后,秀山往返重庆的火车车厢里挤满了学生家长,来回奔波消耗精力,也为求学道路增添了艰辛。如今,秀山凤凰中学等16所学校创建为国家级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还吸引了近万名县外学生来秀山求学。
从外出求学到纷至沓来,折射出秀山县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的成果。近年来,秀山县牢牢把握教育强市建设正确方向,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努力让教育成为秀山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加快建设武陵山区教育强县正从路线图变成实景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春天正是播种的时候。近日,秀山县多所学校的种植园开始忙碌起来,在凤翔小学多彩农场,四年级一班的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翻土、撒种、浇水,展开了一堂“农场里的思政课”。
整合秀山县独有的土家族苗族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劳动文化等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思政育人平台,利用党的生日、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日,将思政育人贯穿到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美育等全课程和学生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家校育人全环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实践基地、融入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持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近年来,秀山县积极打造“上善”德育品牌,并将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教育全程渗透、学科全息育人的学生全面发展格局。
过去一年,共有12个市外、县外区县教育团队前往秀山专题考察教育工作,在教育质量提升破局方面,秀山给出了答案——突出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秀山县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评价机制,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研教改、质量监测等工作,推动以高中教育为龙头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生态持续改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秀山持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成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完成全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普查工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产业引领专业、专业促进产业”的发展格局;给予特殊学子特别的关怀,积极服务指导民办学校办学,用好社会办学最强补充力量,逐步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育人新格局。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推进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
秀山县有79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其中乡村学校55所,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69.6%,另有乡村小规模学校71所,乡村在校学生22943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0.2%。
教育均衡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如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学环境和优良教育资源的新期待、新需求?近年来,秀山以基本人口要素和城市发展规划为依据,合理加强城乡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上学、上好学的需求,持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
优化教师配置是秀山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以优化师资配置为目标,遴选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优秀干部教师,进行交流轮岗“大循环”,交流轮岗教师达475人,占比21%,其中优秀教师交流比例达20.2%。通过“职前+职后”模式,精心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共培养了349名全科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强化保障基层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乡镇工作补贴。
在秀山迎凤社区凤凰中学新校区建设工地,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自2023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基础施工的80%。该校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90.49亩,新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配套修建运动场等附属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计划于2024年8月竣工投用。
对教育投入进行优先保障,2019年以来,秀山县投入资金7223.71万元,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楼及运动场19所、建设教师宿舍楼2376平方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同时,投资4.7亿元,扩建秀山一中、职教中心和建设凤凰中学新校区;投资2.85亿元,建成投用凤翔小学学林校区、迎风小学官湖校区、鹭秀小学香林路校区、东风路小学平凯校区,增加城区优质小学学位6480个。加快学校建设步伐,更好保障秀山教育民生。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要,秀山县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切实扶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逐步提升,全县幼儿园180所,其中公办园89所,2023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以上。持续提升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秀山中小学标准化率达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比10年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2%。
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初中智能护眼照明项目,完成29所中小学,1100余间教室智慧光环境改造,实现荧光灯向全光谱护眼灯迭代升级;完成小学教室广播、“三个课堂”、学生计算机、科学实验包等项目建设,改善教育设施设备,日臻完善的教育环境和学生成长环境,使更多来自乡村的学生家长愿意让孩子就近入学。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就试题讲解,我觉得可以采用集中评讲和专题评讲。”近日,秀山高级中学数学集体备课室里热闹非凡,重庆一中副校长王中苏正和秀山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数学组老师进行交流。
2009年以来,重庆一中持续对秀山高级中学开展捆绑帮扶,全方位参与秀山高级中学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双方定期互派干部教师,积极开展拜师结对。重庆一中派出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学科示范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指导秀山高级中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持续帮扶,秀山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的影响逐渐扩大,社会认可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破解一批教育重点难点问题,有助于将教育内部发展活力持续转化为教育发展动力。近年来,秀山县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寻求新突破,强化名校捆绑帮扶,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秀山县围绕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入了解基层干部教师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实诉求,邀请专家组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总结出独具特色的“四级三类三等”学校评价改革思路。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导,将过程督导结果、教学常规月评、全学科质量监测有机融合,将评价结果应用为学校考核重要内容,将个人考核结果直接应用于教师个人绩效工资分配,并作为个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的主要依据。在绩效工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基础上,切实发挥了教育评价的指挥棒、记分牌、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推动育人方式整体变革。
以“老带新、强带弱、城带乡”的方式,积极实施集团化办学。秀山县全方位遴选优质初中、小学、幼儿园,牵头组建了10个教育集团,通过“总校+紧密型成员校、关联型成员校、协同型成员校”的方式组建发展共同体,发展为“10+45”的集团化办学规模,为乡村薄弱学校输入新鲜血液,受益学生近4万人。
加快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搭建全新的“教学”“教研”场景。依托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名师课堂”“专题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将优质研修、优质师资、优质课堂等资源有效共享,成功创建市级智慧校园6所,教师全员通过信息技术2.0培训。
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秀山还深化“名校长+”建设工作,指导校长坚持教学一线,指导校长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提升乡村校长理论层次、思维视野、综合能力,激励校长不断向乡村教育家型校长迈进。
人才聚起来,事业旺起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秀山紧紧扭住育人质量这个核心,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广育桃李,引导广大学生在不断地磨砺中成长成才,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秀山作出更大贡献。
链接>>>
数说成效
新增市级骨干校长、学科名师、骨干教师28名,高级教师71人,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77名新教师扎根农村,优质师资轮岗比例提升至12.4%;
建立校企合作企业20家、顶岗实习基地28个,学生稳岗率达97.6%;
全县师生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奖469人次,建成国家级特色学校31所、市级特色学校78所;
教师参加市级学科类微课或作业设计评选获奖15项;21节精品课获市级优秀;
评选出秀山县首批卓越教师10人,表彰优秀教师107人、优秀教育工作者33人。
名词解释>>>
秀山教育事业
“1·3·5·9”发展思路
瞄准1个战略定位:立足“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独特区位,努力建设武陵山区教育强县,发展成为重庆市优质教育区县;
构建3大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秀山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构建更具效能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落实“固本强基”5大举措:教育发展新理念、教育发展新环境、教育发展新谋略、教育发展新样态、教育发展新特色;
9大发展任务:实施完善党对教育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落实、全面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每个发展任务下实施5项具体行动计划,共计45个规划项目。
罗晶 刘玉珮 陈钰桦 图片由秀山县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