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两江新区:推动高水平开放 加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2024-04-23 09:11:58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果园港全景 摄/陈林

▲两江新区赛力斯超级工厂总装车间 摄/王加喜

▲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畔 摄/蓝天

核心提示

位于两江新区的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集装箱货车满载着货物驶向旁边的鱼嘴货运站南货场,随后通过铁海联运经广西钦州港出海。

该基地自2022年6月投用以来,通过引入新加坡物流领域的经验,整合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长江黄金水道、果园港、江北国际机场等国际国内资源要素,不断提升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协作能力和中转效率。

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该基地作业总量超4700标箱,同比增加超41%,总流通货值超9亿元,同比增加超313%。

“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大战略使命。”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许宏球表示,两江新区正深入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高标准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体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平台、大口岸、大枢纽、大产业,不断提升开放载体能级,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高标准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3月19日,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举行。会议提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迭代升级、全面突破,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国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提升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竞争力,更好地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两江新区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果园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枢纽港。4月10日上午,一列装有汽摩零部件、日用品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正等待发车,2天后,这趟班列将抵达广西钦州港。

在两江新区的推动下,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发运。今年前2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发运近124班,同比增长70%,有效推动了重庆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汽车是重庆优势产业,也是重庆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为“两江造”汽车加速出海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也将为重庆汽车产业形成更好的生态提供助力。

赛力斯汽车海外事业部总裁张兴燕介绍,赛力斯汽车在印度尼西亚开设的整车工厂,曾因为零部件物流周期过长而难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出现后,零部件出口印度尼西亚物流周期从30天左右缩短至18天左右,物流成本下降约50%,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赛力斯汽车出海的重要依托。截至2023年底,赛力斯汽车经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发运整车及零部件超1万标箱,货值超20亿元。

这是两江新区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

目前,果园港已经实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班列等东南西北四向国际通道的汇集,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衔接。截至目前,果园港铁水联运线路辐射云贵川新青陕甘7省区的50多个节点。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两江新区还在去年9月出台《两江新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行动方案(2023—2027年)》。

预计到202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累计发行量将突破6000班次,发运集装箱30万标箱以上,带动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000亿元。

高水平提升开放载体能级

在建设开放大通道的同时,两江新区着力构筑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速集聚全球资源,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两江新区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的核心承载区,截至2023年年底已累计签约中新合作项目61个,全市占比21%,签约金额109.8亿美元,全市占比43%。

示范性项目纷至沓来,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中新多式联运“1+1”项目、莱佛士医院、万国数据等示范性项目落地运营。

中新多式联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已经有效连接了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并以果园港为中心形成了多式联运的闭环。

在此基础上,两江新区也成为中新双方合作的重点区域。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也提出,“重庆两江新区探索与新加坡联合打造中新(重庆)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标杆园区,带动深化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

“新加坡在创新创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领域拥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同时重庆也在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拓展。”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向悦文说。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与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4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涵盖汽车、医疗、钢铁等行业,共同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格局。

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

“重庆工厂成功运营后,我们持续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在中国大陆建成了首个大猩猩玻璃生产项目。”康宁显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科技事业部拓建项目总监Paul E.Knutson(轲宝华)说。

跨国公司积极扩大两江新区投资,充分体现了外国投资者对两江新区的坚定信心。而信心背后,也折射出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广阔前景。

重庆迈特光电光掩膜板项目也是由全球著名光掩模板生产商日本豪雅株式会社和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这也是中国内陆地区的第一个大规模光掩膜板生产设备投资项目。

据豪雅株式会社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投资正是看中了两江新区拥有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放眼中国,更是从原材料配套到面板制造,再到模组组装等,各类产品需求都能得到较快响应。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190多家,占全市60%以上。上扬的引资曲线背后,是系列政策的持续加力,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两江新区相继出台了《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交往清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改善外资营商环境,同时,两江新区还在不断做实做深企业“双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可感、可知、可量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中,安道拓再次加码投资重庆,于去年12月在渝启动研发中心扩建项目。

对于为何追加投资,安道拓中国区座椅副总裁王忠表示,两江新区产业服务精准是其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同时要素综合成本低,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0%—80%。

聚焦>>>

深耕科技创新沃土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两江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抓好营造创新生态、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创新人才招引培育。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科技创新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两江新区找准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格局,促进科技创新成果量质齐升,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从而实现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好产业培育“先手棋”

作为重庆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两江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问界M9车型迎来首次OTA升级,新增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车道巡航辅助增强(LCC Plus)和代客泊车辅助(AVP)等功能。

两江新区另一龙头企业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方面,已掌握200余项核心技术,去年累计申请专利4900余件,平均每天14件。

除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23年,两江新区战新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分别达2577亿元、1682亿元,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协同作战”、集聚发展的势头。

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打造科技创新“育苗圃”

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两江新区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载体,加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2021年9月,明月湖科创基地正式运营,围绕硬科技企业“0—1”的培育,探索出一条“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科创生态闭环。

“从‘0—1’培养创业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资金、平台,从而培育出满足市场需要的科学技术,产出更多新质生产力,开拓更多未知领域。”明月湖科创基地总经理张艺蒙说,基地“人才—创新—产业—资本”这一科创生态闭环,实现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构建人才链聚天下英才

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靠“人”。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目前已集聚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50家科研院所,27名院士团队,3000余位创新人才,形成近千个创新成果。

下一步,两江协同创新区将继续以完备的优质创新生态吸引头部人才、孕育前沿成果、催生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壮大“蓄势赋能”。

谢力 张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