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背篓专线”是在有温度的小事中逐步建构的城市精神

2024-03-25 16:31:35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

这几天,有网友建议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如有乘客发现卖菜老人带上车的菜有气味、汁水,弄脏车厢,可来电反映,地铁配有保洁,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处理。

重庆轨道交通的温暖回应立即登上各大媒体首页,央视评论:一个个背篓是一家子的生计,也承载着城市的温度。网友纷纷点赞:“这条地铁不仅承载了他们的希望,也带他们驶入了春天。”

清晨的地铁 载满车厢的烟火气

3月24日清晨六点,记者来到位于渝北区的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虽还未开门,门口早已聚集着等候第一班地铁的菜农们。

这些菜农们大多为石船镇周边的村民,每天一早,他们都会赶到这里,乘坐首班地铁前往市区里的各个农贸市场摆摊卖菜。

虽然起得早,但菜农们脸上依旧挂着乐呵呵的笑容,他们身后重重的菜篓里,装着从自家地里采摘的青菜,期待今天能卖个好价钱。

早上6点20分,随着车站的闸门缓缓上升,菜农们背着背篓、挑着扁担、拉着小车排好队,依次通过安检进站乘车。

上车后的菜农们,将背篓放置在车厢中间空道处,自己就近找位置坐下。从石船到城里的农贸市场,一共有二十几站,老人们会聚在一起“摆龙门阵”或者打个“瞌睡”。

地铁4号线二期的开通,让菜农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不少,菜农杨绍惠告诉记者,以前卖菜只有赶场的时候把菜拿到鱼嘴镇上卖,现在就可以更加方便把菜卖到城里,“随便拿到城里哪里卖,观音桥、红土地、花卉园……比在镇上卖得起钱,销得还更快。”

胡佐芬今年71岁,家住渝北洛碛镇,她和老伴的背篓里装满了他们自己种的牛皮菜、冬苋菜还有莴笋。他们每天清晨1点就起床,将自家地里新鲜的蔬菜采摘下来清洗干净,4点过,老两口驾上代步车,行驶近1小时后,到达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将蔬菜背到观音桥、红土地等地售卖。

当记者询问,赶这么远的路早起卖菜是否很辛苦时,淳朴的胡大娘摆摆手说:“我们老年人瞌睡少,这些菜我们老两口也吃不完,拿到城里卖,免得烂到地里。而且,我们老年人坐地铁又不要钱,好方便嘛。”

暖心的站台 包容的乘客

“背篓专线”车厢里是满满的烟火气,站台上则是暖心的人情味。

它见证了市民们的朴实与勤劳,也展示了城市对于人文关怀的坚守与推崇。

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值班站长郑嫦攀告诉记者,早上来的菜农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上又背着几十斤重的农产品,站台的工作人员,会协助他们进站、过安检,引导他们乘坐直梯,尽可能地为老人们提供帮助,保障他们的安全出行。

“一些菜农携带鸡蛋等易碎农产品时,工作人员会在保障安全、符合政策和规定的条件下,利用金属探测仪,进行手检,方便菜农快捷进站。”郑嫦攀表示,针对菜农们进站安检不便的情况,石船站工作人员尽可能采取比较便捷的措施。

75岁的菜农阳帮炉告诉记者,石船站的工作人员,时常会主动上前,搭一把手,帮一帮忙。“背篓帮你取下来,看你背,又帮你抬上来,进出电梯都帮你抬。”

暖心的不止站台的工作人员,还有包容的乘客。正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读大三的张雨菡告诉记者:“车厢里的菜农并没有让我的乘坐体验受到影响,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专线。”

特约评论:“背篓专线”展现城市的人文精神

“背篓专线”受到网友点赞,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殷俊则表示,“背篓专线”,让群众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暖,展现了一座城市对普通人的关心和包容。城市精神其实就是在这些有温度的小事中逐步建构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