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3万亿后再出发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朝着新重庆的美好明天 向前进再出发

2024-03-04 11:05:10  来源:重庆日报

有些瞬间,注定会成为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刚刚过去的2023年,新重庆开局起步、逆势而上,打表推进、蓝图落地,成功跻身“3万亿俱乐部”,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

3万亿,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城市能级跃升。底子扎实,成绩亮眼,步伐稳健,人们开始期待后3万亿时代,这座年轻直辖市奔跑的步伐、跨越的身姿。

聚光灯下,期待值再次拉满,新重庆如何承接住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充满自信,但从不自满。我们深知,标兵在前,兄弟在侧——上海、北京已先后突破4万亿元关口,深圳定下2025年GDP超4万亿元目标,广州2023年GDP也首次突破3万亿元。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你追我赶的征途中,一步紧跟一步,一环紧扣一环,时时有机遇,处处皆赛场,等不得、慢不得、停不得。

2024年,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任务很重,改革攻坚突破的挑战很大,必须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但与此同时,巨大的机遇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国家战略叠加、政策利好汇集、区位优势凸显、家底不断夯实、生态持续优化、干事氛围高涨……

你听,唯实争先、敢闯敢干,赛马比拼、争先进位,这是时代的发令枪。

重庆是西部的重庆,全国的重庆。战略地位决定了发展格局、使命担当。3万亿,是昨日的成绩单,更是明日的动员令。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新重庆绝不松劲、开足马力,给2024年设定了GDP增长6%左右的发展目标。

6%,兼顾了潜力和现实,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3400万重庆人做出了无愧时代的选择——不“躺平”、不“休眠”,在发展中拼作风、拼干劲、拼决心、拼效率,大胆试、大胆闯,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升级版,到加快形成数字重庆实用实战标志性成果;从加速布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到正式启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桩桩推进,件件落实,重庆人决心、信心、恒心,三心齐发,只为一个美好的目标。

干,是态度,更是作风。

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全市上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专业专注,把精力用到办实事、干成事上来,努力让3万亿后的每一步,都走出色、走出彩。

时代不会辜负奋斗者。新起点上再出发,新重庆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努力跑出新速度,不断积累加速度,全力以赴把现代化新篇章写在巴渝大地上。

这才是3万亿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勇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朝着新重庆的美好明天,向前进,再出发!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立下“军令状” 助重庆汽车产业再攀高峰

人物名片:

朱华荣,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朱华荣的带领下,长安建立起覆盖中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的全球化研发体系,使长安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的汽车企业,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具有长安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定义为“长安模式”。

重庆市已经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万亿级主导产业,长安汽车要充分发挥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

2月26日中午,朱华荣结束会议后回到办公室,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文件。文件中有一行字特别醒目:长安汽车2024年的总体目标——全年销量280万辆(其中新能源75万辆),出口48万辆。

“这是我们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也是代表重庆汽车产业立下的‘军令状’。”朱华荣说,去年重庆GDP上到3万亿元,“重庆造”汽车也上了新台阶,总产量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位。

在朱华荣看来,重庆汽车产业优势有很多。例如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重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基本构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干,本地有一系列政策支持,还有众多涉及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接下来,重庆需要放大这些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吸引新赛道的企业和产业入驻,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再攀高峰。

“在挖掘潜力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壮大汽车‘研产供销’产业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加快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应用场景创新;打造开放的合作生态,推进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重庆的汽车品牌走向海外。”朱华荣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准备提出一些与行业发展有关的建议。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达到全国的10%以上。朱华荣认为,为此,重庆还需要补短板。例如,重庆新能源汽车的本地化配套率相对较低,仅为30%左右,还需要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

朱华荣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可共同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建立更加完善的汽车产业创新创业体系,包括研发中心、前沿技术孵化、新技术落地加速器等;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充电网络的建设和智能化升级;支持和引导企业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协同汽车品牌出海经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庆汽车品牌形象。

“重庆市已经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万亿级主导产业,长安汽车要充分发挥产业龙头的带动作用。”朱华荣表示,接下来,长安将坚决落实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全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智飞生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蒋仁生:

向世界一流生物制药企业奋进

人物名片:

蒋仁生,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蒋仁生创办的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2010年9月,智飞生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疫苗企业。蒋仁生先后获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富民兴渝贡献奖等荣誉。

我们将专一、专注、专业地做好生物制药,朝着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不断奋进。

2024年2月,智飞生物自主研发的26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临床申请获受理,而国内目前尚无同类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或获批上市。正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推动智飞生物业绩节节攀升。2023年前三季度,这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72亿元,同比增长41.15%,纳税59.78亿元。

企业发展好,与政策的引导息息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前,生物制药行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蒋仁生认为,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追求长寿与健康,中国疫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抢抓政策契机,智飞生物一方面加强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另一方面也在国际合作上下足功夫。

2023年1月,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续签协议,按照约定向默沙东持续采购HPV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产品,合计基础采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同年10月与GSK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金额超过200亿元,就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开展深度合作。

2024年开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蒋仁生看来,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生物制药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迎来重要机遇。

蒋仁生表示,2024年,智飞生物将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不断完善“防未病治已病”的产品布局,加快推进在研项目的进度,切实拓宽在治疗领域的业务版图。进一步夯实市场能力,为全国超过3万个基层卫生服务点提供专业、高效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同时携手默沙东提高HPV疫苗的供应量和可及性,携手GSK推广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让更多民众免受相关疾病带来的痛苦。

“我们将专一、专注、专业地做好生物制药,朝着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不断奋进,为做大做强重庆生物制药品牌贡献更多力量。”蒋仁生表示。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

重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已占据有利位置

人物名片:

张兴海,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带领公司从一根弹簧做起,发展到一支减震器、一台摩托车、一辆汽车,直至生产目前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目前他正带领集团由生产传统燃油汽车向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未来,赛力斯汽车将以领先的智造实力和优秀的智电技术,全新定义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赢取市场制高点。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231.8万辆、排名升至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对此,张兴海认为,重庆新能源汽车已逐步实现了品牌价值从微到巨、产品网络从有到专、市场辐射由近及远的转变升级,可以说,重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赛力斯作为重庆汽车的代表品牌之一,也为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张兴海介绍,2023年,赛力斯汽车紧跟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目标,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做强精品、做强技术,展现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规模增速。去年5月,赛力斯AITO问界系列第10万辆车下线,成为最快达成这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张兴海说,未来,赛力斯汽车将以领先的智造实力和优秀的智电技术,全新定义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赢取市场制高点。

2月5日,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正式建成投用。这座工厂按照国际领先标准及工业互联网要求建设,具备高效、智能、尖端、绿色四大特质,不仅是赛力斯的标杆、重庆的标杆,更是全球的标杆工厂。

2024年,赛力斯汽车将坚持用户的需求是努力的方向,为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兜底。同时,赛力斯汽车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西部标杆,确保高质量批量交付,加强与华为、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为市场推出领先一代的产品;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以上;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川渝配套率提升至75%,助力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张兴海说,赛力斯汽车将锚定“软件定义汽车,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宗旨不动摇,坚持“干一行专一行成一行,干一车专一车成一爆款车”的定位,不断做强企业,带强产业,拉动就业,将发展成果惠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渝培:

西部陆海新通道正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牵引机”

人物名片:

王渝培,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获重庆市委、市政府2017—2018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提名奖,2018年度重庆市十大经济人物,2020年度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参研的《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沿线通机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应对研究》获得2021年度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我们要在更广范围凝聚通道建设合力。

去年,重庆GDP迈上3万亿元,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这当中,西部陆海新通道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这条开放大通道,正日益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牵引机”。

“当前,重庆正聚力落地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让其为重庆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这让我们深感机遇难得、责任重大。”王渝培表示,下一步,陆海新通道公司将聚焦“增强开放通道带动力、增强开放平台集聚力、增强开放型经济竞争力”三个目标,围绕“不断增强通道吸引力和公司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两个核心,持续推进通道和公司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在更广范围凝聚通道建设合力。”王渝培说,2024年,陆海新通道公司将深化运营公司和各区域公司“三统一”合作运营,运营公司深化一国一策、一省一策,区域公司深化一市(区)一策、一企一策、一货一策,共同做大规模,提升市场化议价能力。持续深化陆海新通道与商事、法律等各领域的合作,拓展综合服务范围,共同增强通道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国际合作,优化海外服务体系,整合海外资源,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同时,陆海新通道公司还将提升通道建设吸引力,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升级陆海一张网运营能力,让通道更通更畅;持续做好“四降一增”,降低制度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金融成本,增强通道吸引力;依托运营公司和各区域公司协同优势,结合本地、本行业引领型、带动型、成长型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能力和对本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能力。

此外,陆海新通道公司还将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比如开行全程时刻表铁海、跨境铁路班列,布局境内外集散中心,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加快陆海优品平台、集采交易平台等建设,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数字化供应链产业链服务平台,逐步提升陆海新通道数字化供应链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用数字化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新价值。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学文: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新质生产力

人物名片:

肖学文,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五矿首席技术专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2017—2018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等荣誉。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冶赛迪将坚持做好现代服务业,增强核心技术和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月21日,肖学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冶赛迪将更好地发挥连接应用科学与产业实践的纽带作用,坚持创新驱动,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新质生产力。

肖学文表示,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抓实体经济首先要抓制造业,制造业的现代化需要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体系作为支撑。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冶赛迪将坚持做好现代服务业,增强核心技术和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重点打通了两个链条,一是打通了工艺设计、设备设计到装备制造的链条,培育起了强大的核心装备成套能力,推动钢铁工业更好地服务于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二是打通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到产品化的链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工艺、新流程、新制造方法的需求,实现了原创性的研发和多项首台套产品的工业化应用,推动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提升。”肖学文介绍。

重庆GDP站上3万亿新台阶后,中冶赛迪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肖学文表示,一方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过去,我们出口到国外的冶金装备,大约有80%在外地采购,运到重庆总装集成后再出口,这样成本高又耗时。现在,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高本地总装集成能力,把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目前,中冶赛迪正积极参与重庆枢纽港先进机电装备与数字物流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该产业园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作为物流支持,非常适合发展机电装备、绿色低碳、冶金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

另一方面,中冶赛迪将数据要素卷入再生产的价值创造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数字重庆建设。目前,其自研的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国家级“双跨”平台,已在钢铁行业实施了全流程的智能制造,并在重庆制造业企业推广应用。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型算法、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开发,争取在重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重庆建设中实现更多场景应用。”肖学文表示。

涪陵榨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翔:

守正创新 让“国民下饭菜”越吃越香

人物名片:

高翔,1981年出生于涪陵,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创”到底,力争2030年实现“百亿”乌江目标。

2月24日,星期六,元宵节,位于涪陵区白鹤梁分厂的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当天一大早,刚出任涪陵榨菜集团“掌门人”的高翔走进车间询问榨菜生产情况。接着,他又来到田间地头,了解青菜头的收购进度……

“不敢有半点懈怠。”高翔说,“只有分秒必争,才能带领涪陵榨菜集团勇往直前,让‘国民下饭菜’越吃越香。”

榨菜以其鲜、香、嫩、脆享誉海内外,尤其是涪陵榨菜,经过120多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品牌价值达147亿元,成为地道的“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集团成为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如今,涪陵榨菜集团旗下生产的榨菜产品全球热销超150亿包,出口82个国家或地区,年产值近30亿元,利税超10亿元。

“要在2030年实现‘百亿’乌江目标,肩上的压力和担子不小。”高翔说,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经销商大会上,涪陵榨菜集团提出了“拓品类+拓市场”的“双拓战略”。

一方面,涪陵榨菜将从专注榨菜这一单一品类,拓展到调味菜、泡菜、豆瓣酱、休闲零食等多品类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将目光从家庭消费转向更广大的B端餐饮市场和食品加工工业市场,开拓更多潜在消费场景。

比如,在全新产品定位上,未来榨菜将朝“轻盐”“低脂”“低卡”“膳食纤维+”等健康方向创新,实行产品开发上市科学管理体系。同时,将继续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榨菜原料订单生产经营模式,在川渝两地打造以青菜头为主的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带动川渝百万菜农持续增收。

高翔说,目前集团正加快建设年产榨(泡)菜及川式调料超50万吨的涪陵榨菜智能制造基地,用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提升涪陵榨菜产业,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涪陵榨菜集团还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立足川渝特色味道资源,实施“酱腌菜+豆瓣酱”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榨菜、泡菜、川式调味新产品创新力度,助力川渝打造千亿级榨菜产业集群和共建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同时,进一步擦亮涪陵榨菜金字招牌,推动榨菜全产业链突破150亿元,助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做强荣昌猪全产业链

人物名片:

林其鑫,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琪金集团打造出荣昌猪良种繁育、现代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林其鑫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十大乡村振兴人物、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强荣昌猪全产业链。

2月27日,荣昌区板桥工业园区,荣昌猪生态体验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中。

“这是琪金集团打造的‘猪猪乐园’。”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介绍,体验中心占地100余亩,集产、研、游、购、展于一体,预计将在今年底建成投用。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名猪之一,位列我国三大地方猪种之首,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品牌价值达50.98亿元。近年来,琪金集团打造出良种繁育、现代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近40亿元。

“荣昌猪生态体验中心的打造,将产业链延伸至文旅环节。”林其鑫说,集团已制定2025年目标任务,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强荣昌猪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突破50亿元的目标。

具体而言,在良种繁育环节,琪金集团已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西南地区唯一的高标准、智能化荣昌猪资源保种场,去年底又打造琪金“双昌”智慧猪场,将通过育种攻关,培育新品种,提升荣昌猪的生产性能。

在养殖环节,琪金集团已在荣昌区双河、远觉、清流等乡镇街道以及“双昌”产业园建设荣昌猪扩繁场、育肥场以及生态养殖基地,并将通过实施“两联两共”(即联合养猪、联合开店,共同创业、共同致富)项目计划,加速荣昌猪产能释放,确保2025年全市形成360万头荣昌猪产能。

在加工环节,琪金集团将在午餐肉、腌腊制品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年轻消费者,开发出肉干、肉脯、袋装蹄花等休闲食品。

在市场营销环节,琪金集团到2025年将在全国开设1000家“琪金·荣昌猪”专卖店,由区域市场领先品牌向全国性一流品牌迈进。

在文旅开发环节,琪金集团将建设荣昌猪生态体验中心,打造世界八大名猪园和猪博物馆,开发小猪赛跑、猪猪火车、猪仔投喂等休闲项目,推出主题餐厅荣昌猪全猪宴,展销手办、玩偶盲盒等各类荣昌猪文创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我们还将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全市打造200个联合养猪示范村,通过免费提供良种猪、技术培训以及保底收购等方式,带动4万户农户养殖荣昌猪,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林其鑫说。

达瓦(重庆)影像科技公司董事长卢琪:

全力打造国内头部数字文化企业

人物名片:

卢琪,达瓦(重庆)影像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重庆市六届人大代表,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谁拥有数字化高科技,谁就能留住年轻人,谁就有希望握住未来发展的引擎!

2月27日,永川科技片场,有3部电影同时在这里拍摄。达瓦(重庆)影像科技公司董事长卢琪告诉记者,这些剧组由达瓦公司提供虚拟拍摄等全流程技术服务,可节省80%的制作成本。

达瓦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坚持以科技赋能内容制作的数字文化企业。2018年,在卢琪创业最艰难时,永川区将其引入,并为其提供帮助与支持。

2018年,卢琪到永川时只带着3个人,而现在已拥有核心研发人员95人,制作人员600人,储备人才3000余人,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超1亿元,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达瓦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卢琪认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效率,“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这些年来,达瓦在总结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坚持在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数字内容制作方向寻求突破。截至目前,企业已获得相关专利、知识产权100项,并成功应用于影视、动漫、综艺、数字孪生等数字内容制作领域,在全球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与此同时,达瓦在数字内容制作领域不断开辟新的赛道,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实践成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模拟仿真系统建设中,达瓦作为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全流程全要素参与;在动作捕捉与数字人领域,多次在国际招标中实现中国企业中标零的突破;在XR领域,作为技术总体单位承接了20余个大型晚会、综艺活动。

2023年,达瓦与永川区共同建成全国首个科技片场,形成完全对标好莱坞的制作体系,承接大型电视剧、院线电影12部,标志着达瓦打通了全数字内容制作流程,并且在效果质量更好的前提下,可节省80%的制作成本,实现了带着策划来、拿着成片走的效果,助力重庆影视产业实现了从“拍重庆”向“重庆拍”的转变。

“谁拥有数字化高科技,谁就能留住年轻人,谁就有希望握住未来发展的引擎!”卢琪表示,达瓦将锚定“发展成为国内头部数字文化企业”这一目标,努力在数字技术领域创造出更多国际领先技术成果,用技术创新迭代升级现有内容生产模式,重构生产关系,构筑产业新生态,集聚一批基于创新流程的科技影视产业,从虚拟制片、特效制作等环节为文化产业服务,助力永川加快打造西部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助力重庆建设全国知名科技影视城,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总经理叶蓁:

为优化重庆能源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人物名片:

叶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相关工作超8年,储能电池相关类专利超60项,其中7项为第一发明人。2020年加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工程中心总监、规划中心总监、重庆制造基地总经理。

用辩证的眼光看过去,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

“按照建设规划,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将集‘智慧工厂、零碳工厂、花园工厂’为一体,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单体产能最大的储能电池工厂。”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叶蓁表示,海辰储能将为优化重庆能源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叶蓁介绍,海辰储能是一家专业专注储能领域的科技企业,2023年实现全年产值超百亿元,位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列。

2022年5月18日,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重庆铜梁,并于当年11月7日开工建设。2023年12月7日,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一期一阶段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按照国际化高标准设计打造,采用海辰储能第四代高效率锂电智能制造产线,产线效率比第三代提升30%、自动化水平提升26%、制造成本降低25%,实现了制造竞争力的大幅领先。”叶蓁介绍,该项目是重庆市首个投资超百亿级的锂电电化学储能整装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将建成具备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22GWh储能模组的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今年3到6月份预计各有一条生产线投产,重庆制造基地今年产品交付量将突破20GWh。”

“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助推重庆成为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高地,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叶蓁说,要用辩证的眼光看过去,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海辰储能将积极发挥“链主”企业聚合带动效应,做强产业链,打造一小时“朋友圈”,努力实现就地配套和集群发展。

目前,江苏厚生、河北兴恒等多家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已落户铜梁,将为包括海辰储能在内的铜梁新型储能产业提供核心配套,助推培育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

“去年12月7日,我们还和渝富集团、峰和资本以及铜梁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重庆储能产业投资基金开展深入合作。”叶蓁介绍,下一步,海辰储能将对标“灯塔工厂”,对标极限制造,对标行业领先的装备、工艺和技术,稳步推进重庆制造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行业龙头的纽带和支撑作用,辐射带动重庆形成2000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助推铜梁加快打造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

以美塑“形”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人物名片:

庞茂琨,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代表作有《苹果熟了》《开天辟地——中共一大会议》《彝家新村欢迎您》,以及“触摸”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副本”系列等。

中国历来讲究“艺道相通”,新时代赋予“艺”与“道”新的内涵使命。

“文化与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庞茂琨称。

“我国先哲很早就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强调经济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进入新时代,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庞茂琨说,中国历来讲究“艺道相通”,新时代赋予了“艺”与“道”新的内涵使命:

“艺”作为艺术本体、艺术创作、艺术话语、艺术教育、艺术服务等,创新了中国特色文艺概念;“道”蕴含了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形象,成为中国精神发生传播的图像路径。

如今,“站在3万亿之上”,重庆艺术家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躺平、不“休眠”,跑出新速度,助推重庆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在庞茂琨看来,首先要把牢创作导向,以精品力作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些年来,我市艺术家先后创作了《烈焰青春》《开天辟地》等众多气象恢弘、深入人心的作品,在全国美展上荣获金奖4项、银奖10项、铜奖27项。接下来,重庆艺术家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结合重庆大山大水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大场景,通过加强重大题材创作中心建设等,创作出更多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的精品力作。

其次,扎根本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川美通过打造国际光影艺术节,实施酉阳乡村艺术季等600余个乡村文化项目,推动重庆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等,较好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接下来,要发挥艺术赋能城市提升、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城市的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和产业竞争力。

最后,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作为重庆文化“金名片”,川美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档升级“艺术+思政”工作方式,改革创新美育教育,加快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打造全国美术高地。同时,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通过“面向大众的学术、面向社会的研究、面向生活的艺术”,将立德树人与美育浸润行动融会贯通,实施社会美育行动、社区美育行动和乡村美育行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

为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源头活水”

人物名片:

周建庭,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研究大跨拱桥结构行为与性能控制,领衔的“桥梁状态感知与先进维护”创新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标志性成果。

近日,谈到如何为“3万亿后重庆再出发”贡献高校力量,周建庭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时代产业发展的变革,为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周建庭认为,重庆站上“3万亿”台阶后,一要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续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覆盖面,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城市路网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补短板”;二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欲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丰富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三要继续提升净出口的拉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壮大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重庆造”,提升重庆出口产品竞争力。

“‘3万亿后重庆再出发’,说到底是高质量创新发展再出发。”在周建庭看来,高校科研团队必须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要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多研究成果为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他认为,首先要搭建人才梯队,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搭建阶梯化人才团队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勇挑大梁,培育出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

其次,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突破。高校科研团队要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开展源头创新基础科学的研究,实现对原始重大创新成果的突破与攻关,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和应用,突破产业发展桎梏;要瞄准前沿,做好技术储备,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的有组织科研攻关,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最后,要掌握核心科技,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核心科技求不到,也买不到,创新的科技成果是十年磨一剑取得的,不是跟风就能轻松获得的。高校要鼓励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国家的战略需求,通过长期的累积和实践探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标志性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

人工智能将为“再出发”注入新动力

人物名片:

高新波,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三元空间融合的图像跨域重建与识别新框架,研发了中国首颗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开发了“智慧之眼”人脸画像识别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刑侦中,先后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今年初,当媒体报道出来后,高新波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喜讯。

在高新波看来,按照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理论,站稳“3万亿”后,重庆经济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就必须继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一方面,继续加大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环境。”高新波称,另一方面,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经济结构的新旧动能转换速度。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高新波清晰地看到,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新波坚信,人工智能将为“3万亿后重庆再出发”注入新动力、提供新动能、创造新优势,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不断迭代升级。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赋能重庆的现代服务业,促进重庆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如何看待高校和科研在“3万亿后重庆再出发”中发挥的作用?高新波提出,首先是人才培养。在渝高校将为重庆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他举例说,在重庆邮电大学,其优势学科和重庆聚力打造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密切相关。

其次,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重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第三,高校可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推动重庆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比如,可以通过咨政服务,帮助政府做好产业规划;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通过专利作价入股等形式,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