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用艺术为乡村“上色” 川美在川渝实施二十二个艺术乡建案例

2024-01-30 09:09:10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左黎韵

北碚柳荫镇东升村近年来不断开展乡村美育建设,吸引了很多游人来此休闲度假。(北碚区委宣传部供图)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袁堂清站在“笑脸墙”前展示自家种植的柑橘。(资料图片)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南川区鸣玉镇向家沟将原有的青砖、石瓦、石磨、陶罐等材料进行艺术加工,成为吸引游人的独特风景。(受访者供图)

四川遂宁海龙村,艺术乡建的介入盘活了当地沼气文化。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巍峨的大山绵延起伏,村民们挥舞钢钎、铁锤,在陡峭的绝壁上凿石开路,姿态各异,目光炯炯有神。

矗立在巫山下庄村村口的浮雕筑路群英像,是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乡建的作品之一。早在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接到市委宣传部和巫山县政府邀请,对下庄村展开新乡村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里的设计实践,新乡村规划旨在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和精神文明发展。

以雕塑、展馆、文化墙为载体,川美将“下庄精神”不断具象化——巍然矗立的筑路群英像,再现了二十多年前下庄村民绝壁凿路的壮烈场景;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收藏、展陈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工具,成为研学参观的重要站点;乡村外墙彩绘上提炼的“一户一故事”“一户一精神”,书写下庄人的传承奋进。

以巫山下庄村为原点,川美从艺术在乡村、为乡村、与乡村的角度,先后在川渝两地实施了遂宁海龙凯歌、潼南柠檬小镇、达州中华李村、武隆归原小镇等22个艺术乡建案例,用艺术为振兴路上的乡村“上色”。

打造独属下庄村的“浪漫”

“刚接到下庄的项目,我们内心是很忐忑的。”川美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天祥说,20多年来,下庄人的故事被各大媒体报道转载,下庄村也一直在探索“研学+产业”的发展道路,“川美的介入,如何能让下庄故事凸显出乡村文明的时代价值,这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由艺术人文学院牵头,川美组建了专家设计团队,通过访谈、院坝会议等形式,对下庄村进行持续深入的走访调研。

在王天祥看来,“艺术乡建”不只是简单的挂挂灯笼、涂涂墙画,而是要让艺术在区域中显现出符合乡村特点的多元性和多样化风采,用艺术重塑乡村生活形态,是一种融入,更是一种赋能。

随着对下庄了解的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下庄精神”是整个下庄故事的灵魂,“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下庄人特有的坚韧不仅体现在绝壁凿路上,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不断延续,生生不息。

以纪念“下庄精神”为切入点,他们对研学教育进行了拓展,强调教学与村庄间的关联性,总结提炼出“一户一精神”“一户一故事”,将下庄精神融入到“一家一户”“一草一木”中。

他们开始打造独属于下庄村的“浪漫”。

川美的设计师团队保留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台梁结构,依托起伏的坡地地势,在老房子间延伸出高低不同的平台、空间,又通过一道道台阶、楼梯,完成空间与场景的切换,呈现出山野乡村独有的生活体验。

下庄村小旁,由张泽燕老师旧宅改建的“田园学校”,再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教学场景,置身其中,仿佛能听见孩子们在大声朗读“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村民杨元鼎家的“三合院”,夯土墙被设计为“笑脸墙”,一张张村民的笑脸照,是幸福新生活的写真;90后大学生袁孝鑫,利用风貌改造后的农家小院,办起扎染坊,传承非遗艺术……

川美设计师们带来的艺术因子,让下庄精神与艺术体现紧密相联,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川和重庆都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历史和民风上却各有不同。通过梳理和凝练地方性文化谱系,川美在两地重塑乡村空间的精神性内涵,成功构建了一个个接续乡村文化样式的场所。

譬如,在武隆归原小镇建设了非遗传习所,对蜡染、竹编、木叶吹奏等技艺进行展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在四川蓬溪县,形成了3600余平方米的墙绘创作,突出了“红色书乡本草蓬溪”的主题……

艺术的融入使乡村被重新定位,变得更富创新性和生命力,那些绿水青山涵养的“精神内核”,也逐渐拥有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

让艺术从乡村里“长”出来

去年12月,一场乡村美术作品展在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举行,现场展出的20多幅画作,都是村民们使用AI技术自动绘制生成的。川美艺术乡建项目学员秦茹施没想到,当初自己突发奇想的这个创意,竟然受到了村民的追捧。

东升村是川美实施的艺术乡建项目之一,从去年7月开始,秦茹施便跟随川美团队深入田间院坝,搜集民俗风情,着手乡村美育的规划设计。

东升村紧临北碚金刀峡,早在2019年,川美便参与了东升村美丽乡村建设,将普通的农家院落打造成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庭院宅居。小院前后花团锦簇,白墙黛瓦与建筑上的彩绘相映成趣,极富设计感的景观小品分布在村道沿线,唤醒了人们的乡愁记忆。

秦茹施发现,“一步一景”的风光令人惊艳,但村民对艺术的参与度和归属感还不够。“他们可能会觉得一幅画作很美,但这幅画美在哪里,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却又答不上来。”秦茹施觉得,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最能触及灵魂的东西。

如何让艺术从乡村里自己“长”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从秦茹施脑海里冒了出来,她想教村民们学习“AI作画”,这是一种新型的绘画工具,村民只需向人工智能提供信息和想法,后台就能运用数据库生成图画。秦茹施希望,东升村的每一户村民都能拥有一幅属于自己的画作。

然而,东升村大部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开始,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村民们搞不懂AI是什么,更不相信自己还能画画。秦茹施挨家挨户上门讲解AI画的制作过程,一些村民还以为她是搞推销的,看到她扭头就跑。

直到她给老篾匠王吉福画了第一幅AI画,局面才渐渐打开。70多岁的王吉福和篾条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却没能留下一张年轻时的工作照,成为他多年的遗憾。这天,听秦茹施谈起“AI作画”,王吉福不由得眼前一亮。

秦茹施将王吉福口述的场景信息输入电脑后,屏幕上很快生成了一幅AI模拟画。画面里,群山巍峨,天空中弥漫着薄薄的雾气,正值壮年的王吉福身着青布长衫,坐在茅草屋前专心清理篾条上的毛刺,身旁是一排打磨好的细篾条。

“这完全就是我年轻时的样子。”看到画的第一眼,王吉福忍不住惊呼,笑容爬上他布满皱纹的脸。他拿着画向老友们炫耀,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人工智能的神奇。

“AI作画”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不断有村民找到秦茹施请她作画。随着课题的深入,一些村民甚至尝试着自己使用软件创作:有的村民画了座花园,只因自己的曾孙女喜欢花;有的村民将自己想象成美女,长裙飘飘,守望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还有的村民讲起了人民公社修水渠的故事,在秦茹施的指导下,他们的故事也生成了一幅画…… 短短一个月里,村民们完成了50多幅作品,一些村民还将画装裱起来,悬挂在堂屋正中央,十分自豪。

以村民为主体,将艺术乡建融入田园生活,东升村只是一个缩影。王天祥说,他们立足川渝实际,充分挖掘本土的乡土艺人、专家乡贤,了解村民实际的艺术需求,鼓励更多村民加入乡村美育建设,在田间院坝播下了一颗颗艺术的种子。

目前,川美从艺术在乡村、为乡村、与乡村的角度,梳理了整体策划、艺术基地、艺术节庆、空间营造、乡村文创、持续生长等6种成渝地区艺术乡建的路径模式,把田野化为画布和舞台,让“艺村艺品”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深入。

艺术让沼气村“活”在当下

当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时,那些被遗忘的老物件、老建筑就会显现出不一样的价值。

四川遂宁市海龙村,203口保存完整的沼气池星罗棋布,踏上斑驳的石板路,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灰瓦、镂空木窗,房屋外墙上印着的人民公社、“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图文,带着明显的年代印记,勾起一波波“回忆杀”。

海龙村有着“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美誉。上世纪七十年代,海龙村在全国率先掀起发展沼气的热潮,甚至自主研发了四川省首座坛子式沼气池,解决了以往长方形沼气池密封性不好、气压不稳定的问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批村民外出务工,能源需求减少,沼气池慢慢被弃用。

2018年,在村支书熊建的带领下,海龙村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保卫战,由村里50多名老石匠、老砖匠、老木匠组成的工匠队伍,自发投工投劳,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沼气陈列室,对遂宁一带的农村沼气发展史进行了图文展陈。

“本以为海龙村能借此‘火’一把,可来的游客却不多。”熊建发现,那些躺在冰冷橱窗里的文献资料并不能留住游客,不少人来到陈列室,只为了在大门前留个影,打个卡。

怎么让沼气文化“活”在当下?2021年,川美携手海龙村,想把沼气文化与艺术融合起来,筹备打造一个全域化的艺术乡建载体。

“艺术到底能为乡村带来什么?一开始,我们也保持着观望态度。”熊建坦言。但随着一批批艺术家的到来,质朴的村庄开始脱胎换骨,改造后的一处处田园景致既显得清新秀丽,又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质,村民们被狠狠惊艳到了。

环境的改变最为明显。2022年,“海龙凯歌”农旅园区正式落成,曾经杂物乱堆、长满枯草的农房院坝变身一个个“安逸安居”:一幅幅以沼气为主题的艺术彩绘上墙,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一种独特的风情;绿树掩映下的知青旧居、校园文创公社、中国沼气陈列室错落有致,处处充斥着公社文化和沼气元素。

这些改变,70多岁的村民谢其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早年间跟着孩子在重庆定居,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让她很意外。于是,她和老伴携手返乡,将自家农房拾掇出来,办起了谢婆婆凉粉店,现场和面、制粉、炒料……家庭作坊式的凉粉店,一天能卖出200多碗凉粉。她还搬出簸箕、蓑衣、斗笠等老物件,和驻村的川美学生一起布置了农耕文化墙,试着用艺术装点生活。

随着艺术乡建的深入,像谢婆婆这样返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海龙村以集体经济入股参与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8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

“用艺术扮靓乡村只是一种手段,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才是我们的目的。”王天祥说,结合川渝两地的自然人文特点,他们以审美经济思维,通过大地景观化、庭院园林化,提升乡村产业价值,促进农文旅艺融合;以意义经济思维,持续举办乡村艺术节庆、为乡村带来流量与价值;又以共享经济思维,推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机制构建,实现强村富民。

行走在川渝大地,与海龙村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在南川鸣玉镇向家沟,将原有的青砖、石瓦、石磨、陶罐等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并以主题墙绘展示党建文化、特色产业、乡村风俗,将向家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达州中华李村,当地在经果林种植中融入了“礼”、“李”、“理”IP理念,通过艺术化改造生产生活场景,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川美还将在川渝两地推动多个艺术乡建项目,进一步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乡村振兴全域版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