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唐双福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刘早生 蔡鸽)“25°以上坡耕地生态脆弱,耕种利用极易水土流失,通过生态退耕,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开辟生态价值变现渠道的双重功效。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巩固发展生态经果林,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策。”1月23日,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唐双福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为此,唐双福建议重庆应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农业种植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全市495万亩25°以上坡耕地优化调整,落实大食物观要求,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唐双福介绍,全市25°以上坡耕地,土地碎片化特征突出,80%以上的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60%以上的农户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地形条件不佳、土壤肥力差、土层瘠薄、农田基础设施难配套,不满足国家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标准,不少地不适宜农作物种植。目前撂荒地中,坡度超过25°的占比超过15%。同时,受耕地种植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等限制,不少特色农业产业难以发展更新,导致粮油种植支撑不足的同时,提供多样化食物的功能作用也发挥不够。
唐双福指出,在山区脱贫攻坚发展特色产业和调整粮经结构发展起来的经果林,是助农增收的重要手段,这些产业大多数处于生长期、有的在盛产期,联农带农较为紧密,如果处置不当,将对守住守好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任务带来挑战。根据产业调查,柑橘、脆李、柚子盛果期30年以上,花椒盛果期15年以上,每亩地每年均可以获得五千以上至一两万元收入,且可以连续高效创收一二十年,如产业不稳定将影响增收带动效果。
为提高丘陵山地种植效益,促进农业产业项目落地,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强劲动力,唐双福就依法合规科学利用好“坡耕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逐步优化调整25°以上坡耕地。按照国家逐步退出不稳定耕地的要求,以大食物观为统领,以保障耕地质量宜耕和稳定持续利用为核心,以持续优化耕地布局为契机,结合我市耕地资源实际,通过把二调为耕地、三调被认定为非耕地、在政策空间内能够恢复为耕地的地块找回来、用起来,逐步调整25°以上坡耕地,“退建治,换保用”综合施策,进一步优化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耕地”空间布局,确保耕地集中连片、永续利用,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二是加快构建服务大食物生产的耕地保护利用空间。按照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求,立足区域水土资源禀赋以及区域特色,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动果园等非粮利用的上山,疏导耕地果园等“食物化”生产,鼓励果园等“食物化”生产占用坡度大的耕地。同时,大力放宽设施农业发展边界空间,有效解决设施农业用地难问题,以科技农业等手段有效填补退出的25°以上耕地产能缺口。
三是统筹考虑耕地保护和农民增收关系。围绕统筹兼顾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等目标,着力协调好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的两大诉求,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支持发展粮经高效复合种植项目,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优化耕地保护考核评分,增加专业社会类评价指标,将耕地恢复是否因地制宜、是否符合农业生产规律、是否保障农民利益等纳入考核范围,以使耕地的保护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持续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