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建好高标准农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九龙坡区坚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多措并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西彭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率高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长期决定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配套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明显提升。
“过去没有灌溉设施,水稻常规亩产在五六百斤左右,要是遇到自然灾害,还会减产。”西彭镇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传国介绍,火烧坪(小地名)土壤贫瘠,缺乏水渠灌溉,全靠“望天收”。自从村里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完善排洪沟、灌溉设施,实现了耕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强,“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
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项目实地探勘成果和“三调”数据为依据,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合理布局农田建设相关工程措施。项目以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导向,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以推动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为抓手,以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和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为举措,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满足中大型农业机械进出,合理配套田间灌排工程等等,达到了耕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西彭镇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一期和二期累计实施面积5200亩,整修和新建蓄水池10座;整修和新建泵站4座;整修山坪塘2座;整修灌溉渠3000余米;铺设管道53000余米;完成智慧农田系统1套,配套建设粮食仓储和烘干设施2座。农田宜机化率达到100%,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田间道路通达度率100%,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5等以上,实现项目农田灌排条件、耕地地力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和农业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标准农田具体建设中,全区成立工作专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推动,调集骨干力量组建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并建立项目协调微信群,及时掌握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协调解决各项重点工作,推动项目高质量实施。
高效率高效益推进现代农业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成夯实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让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粮食,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打下重要基础。这对九龙坡区农业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区通过对闲置田地、空闲地、“边角料地”等土地资源进行改造与整合,配套完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管理运营,初步实现整合提质、稳进提产、提效稳粮、扩面增产的目的。经估算,当地粮油产业将增收189.25万元/年,农户依靠农作物种植户均增收约1800—3000元/年(不含土地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收入)。
为了让土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西彭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预设利用模式,如粮油轮作、提高套种指数等,并与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相结合、与科技融合、与二三产业融合,最大限度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当前全区正全力推进西彭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期项目,同步推进泥壁村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建设中,全区积极建立健全建后管护机制。全区三级联动加强运维力度,加强部门与镇街、部门与村社协同,对项目建成区实行分级管护,明确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区农业农村委牵头负责建成后的管护指导、监督检查、统筹安排项目管护资金。西彭镇负责组织制定管护模式、管护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玉凤村作为管护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积极承担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和经常性检查维修养护等工作。三级联动的运维模式为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建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