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关于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的好消息,接连不断。
1月8日,重庆强调,要立足重庆市卫星互联网先发优势,推动通导遥融合应用,加快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基地。
1月5日,4颗“重庆造”卫星气象掩星,在酒泉成功发射入轨。至此,“天目一号”气象星座一期完成组网。作为该项目的“操盘手”,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一年内发射了22颗“重庆造”卫星,并全部入轨实现正常工作。
2023年11月20日,首届明月湖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活动在重庆举行。来自全球434家产业链企业、67家院所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代表1000余人相聚重庆,共谋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同年11月10日,《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
空天信息产业,重庆人熟悉而又陌生。此前,重庆虽有西南铝、电科芯片等企业为国家卫星提供部件,但从无卫星整星及星座运营的先例。如今,重庆部署了包括卫星互联网产业在内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同时还提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细数优势
航天科工为啥看中重庆
“天目”项目来头不小,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工)打造,除卫星发射,还涉及空天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包括载荷研制、卫星制造、平台运营、数据应用等。
这样一个优质项目,为何落地重庆?这要追溯到2020年。当年,西永微电园与航天科工合作成立了航天科工新一代通信技术研究院,主营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同年12月,双方又合作成立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制专网、公网等核心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2022年6月,得知航天科工正谋划“天目”系列卫星星座项目,西永微电园公司副总经理陈昱阳立即带领团队前往航天科工,希望把该项目引入西永微电园。
然而,航天科工当时认为,西永微电园没有空天信息产业的布局,不适合落户引入“天目”项目。
但陈昱阳并不这样认为。西永微电园此前虽然没有完整布局空天信息产业,但有雄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这恰好是空天信息产业所需要的。
比如,在卫星有效载荷(卫星上用于直接实现卫星的自用目的或科研任务的仪器设备)方面,西永微电园拥有大量集成电路企业,都能研制卫星上使用的通信转发器、雷达图像遥感、卫星定位导航等设备。
再如,在卫星平台(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而为其服务的保障系统)方面,园区企业电科芯片能提供电源系统、姿态控制等分系统,且已应用于载人航天任务的各个阶段。
“我们完全可以以天目项目为基础,引入空天信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就像园区当年打造笔电产业生态一样。”谈判现场,陈昱阳一席话,让航天科工相关负责人眼前一亮,双方就此“一拍即合”。
基于前两次合作的基础,双方当天就达成了合作意向,随后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敲定合作细节,并签约空间电磁频谱研究院及低轨卫星星座产业化项目。
2023年2月,空间电磁频谱研究院、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揭牌,标志“一院、一公司、多星座”正式落户重庆。
“天目”落户的故事,折射了重庆发力空天信息产业的优势。在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涛看来,空天信息产业本就是高端制造业。制造业越强的地区,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就越有利,重庆既然是全国工业重镇,在吸引空天信息企业落户上自然有优势。
方向明确
一个庞大产业悄然启动
事实上,在“天目”落户前,重庆就已在悄然布局空天信息产业,其中,90%集中在两江新区。
早在2012年,两江新区就成立了两江航空航天产业投资集团,重庆航空航天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电子集团等多家央企联合成立的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两江新区落户,并在此建立全球总部及运营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启动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
2021年,中国星网与两江新区签署卫星互联网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培育“卫星互联网+”新业态;
2022年12月,中国星网集团董事长一行来渝,与重庆就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等多项战略合作达成共识,随后,两江新区启动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并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
2023年3月,重庆数创园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揭牌。该园作为重庆发展数字经济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预计到2029年实现收入1000亿元级规模。揭牌当天,欧比特宇航科技、赛微电子、星移联信等数字经济和卫星互联网领域的50家企业签约入驻……
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链链长皮涛表示,目前,两江新区明确了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作为航空航天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和两江新区一样,西永微电园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蹄疾步稳。2023年,这里引入航天新世纪、巅慧科技、星辰科技等6家相关机构,上中下游产业链均有涉及。
以星辰科技为例。目前,这家企业已具备全系列空间飞行器推进产品的自主研制与生产能力,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高品质推进产品全生产链自闭环的商业公司。
据介绍,下一步,西永微电园将发挥好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心的产业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瞄准通信导航遥感、空天地、载荷平台应用、产学研“四个三位一体”发力,持续优化航空航天产业布局。
补齐短板
需加大资金投入强度
培育一个产业,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
近年来,看中空天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稀缺空间频轨资源、潜在市场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省市正加速布局。
比如,北京、西安等城市航空航天产业底蕴较好,在空天产业发展上有先发优势。邻近的四川、陕西等省份本身产业条件较强,对空天产业的培育都有巨量的资金投入。相比之下,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的规模较小,尚需要补齐多块短板。其中,产业投入资金不足是首要问题。
两江航空航天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阳透露,2012年以来,重庆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累计投入金额只有几十亿元,投入强度与该产业定位并不匹配。
人才也是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的短板。向阳说,高端人才往往是流通的,各地都可以通过政策吸引来引入,但中端人才却更需要培育。目前,我市高校涉及空天信息的专业数量少且学科建设水平偏低,使得重庆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空天信息产业具有“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周期长”的产业属性,产业培育初期需要大量企业聚集。有业内人士建议,重庆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时,眼光要放得长远,不能仅仅看企业一时的盈亏,而是要赢得未来。
“马斯克的公司发射5000多颗卫星才实现盈亏平衡,但其市值之高、影响之远,不言而喻。”重庆开拓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强强说。
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重庆已积极行动起来。
比如,重庆明确提出要依托重点项目、重大平台、核心园区引进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强市内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强化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鼓励高校定向培养、定向推荐专业人才。
再如,在资金投入上,去年11月,在明月湖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活动期间,国家产业投资基金、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航天投资控股等10家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总规模1000亿元的空天信息产业基金群。
邓涛表示,重庆部署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除了卫星互联网,还有很多产业与空天信息产业关系密切。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未来,重庆应统筹考虑,加速产业间的联动,通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为空天信息产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