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学“千万工程” 建和美乡村③ | 院落微治理 “小积分”兑出新气象

2024-01-17 09:02:45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苏畅

巴南麻柳嘴镇平桥村张家湾“巴适小院”,村民在小院议事亭聊天议事。通讯员 李攀 摄/视觉重庆

1月5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指出,要大力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涵养优良乡风民风。我市一些村镇通过探索实施院落微治理,引导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化解邻里纠纷,购买养老保险代替高价彩礼,遏制婚嫁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让文明乡风吹拂乡野。

案例1大足

购买养老保险 替代高价彩礼

再过几天,大足区金山镇火花村村民陈安洪就将与女友步入婚礼殿堂。他的聘礼不是高价彩礼,而是两份养老保险。

陈安洪今年29岁,与女友相识1年后打算结婚。然而,当女方家提出需要10万元的彩礼时,让他一时间有些发难。

陈安洪在重庆的一家机械厂打工,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存款并不多。“不吃不喝,攒足彩礼钱也要两年。”无奈之下,他只好打电话向父亲陈明森求助。

“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陈明森在电话中安慰他,挂完电话后便找亲戚朋友借钱。

陈明森是火花村的乡村医生,一年收入不到3万元。还有一个女儿在上高中,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要开销1万多元,一年下来存不了多少钱。借钱,是他想到的唯一办法。

“彩礼原本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在过去,为了讨个‘好彩头’,以及邻里间互相攀比,高价彩礼的陈规陋习在金山镇普遍存在,彩礼钱有6万元、8万元、10万元甚至更高,造成不好的乡村风气。”金山镇相关负责人邹燕介绍。

去年,金山镇开展整治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工作,引导村民以养老保险替代部分彩礼。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周彬了解到陈明森一家正在为彩礼发愁,便向他介绍这一方式。

“这倒是个办法,既让晚辈尽了孝心,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陈明森说。

双方家庭经过协商后,女方父母同意让陈安洪每年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省下来的彩礼钱,陈明森也决定拿出部分用于两人结婚后购房使用。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金山镇相继制定《金山镇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实施细则》《金山镇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金山镇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由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签订700余份廉洁操办婚丧嫁娶承诺书。

除此之外,金山镇8个村(社区)也设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将“移风易俗、婚恋自由、红白喜事、节俭从简”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

“我们还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参与抵制高价彩礼的村民,可以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米、油、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年度积分较高的党员,优先推荐参与‘优秀党员’‘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邹燕说。

接下来,金山镇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高价彩礼治理,对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在婚后就业创业、父母免费体检等方面给与优惠政策,进一步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氛围。

案例2巴南

小院议事亭及时化解村民纠纷

腊月初一,巴南区麻柳嘴镇平桥村张家湾院落内,数十名村民齐聚一堂,领取洗衣粉、大米、牙膏等积分制奖品。

“你好,肖孙不在家,奖品我帮他代领。”村民肖复金对工作人员说。

肖复金提及的肖孙,是他的堂弟。放在去年,两人的关系可没有这般融洽。

去年6月,一场大雨冲垮了二人房屋中间的废弃猪圈,两家的后檐沟被泥沙堵住。

“猪圈是你在管理,现在垮了堵住我家的管道,搞得厨房都用不了!”肖孙气冲冲地跑到肖复金家,想要讨个说法,让对方负责清掏。

肖复金对此予以否认,两人因此大吵起来,决定去小院议事亭评评理。

小院议事亭,是平桥村打造张家湾“巴适小院”后,建立的村民议事协商平台。2023年,巴南区启动“巴适小院”创建工作,通过细化治理网格单元,缩小治理服务半径,丰富治理方式手段,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平桥村便是试点之一。

村民余元珍是张家湾“巴适小院”的院长,肖复金、肖孙之间的矛盾纠纷,由她出面进行调解。

“你们既是兄弟,又是邻里,别伤了和气。”余元珍指着小院议事亭对面的文化墙,上面印有村民共同制定的院落公约:讲道理,不吵架,不扯皮。

二人的情绪逐渐平静,开始说明矛盾的由来。

原来,这间猪圈是肖复金的大哥肖复明所有,肖复明搬离院落后,肖孙便误以为是肖复金在管理。

情况说明后,余元珍劝导两人各退一步,同时召集院内村民,帮助两人清掏堵住的后檐沟。最终,这对兄弟握手言和。

“以前大家扯皮找政府,自从打造‘巴适小院’后,村民有了小院议事亭这个说理的地儿,现在乡亲们成了评理人。”平桥村党支部书记周荣玲说。

在建立小院议事亭的同时,平桥村还对张家湾“巴适小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民居周围用瓦片、石磨等农村老物件建起护栏,墙上还印有孝善文化、法治文化等墙绘。

记者看到,张家湾“巴适小院”内的每户村民门口都挂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即可查看积分情况。

“我们通过实施积分制,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公共区域的清洁打扫事务,每个人都是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周荣玲说。

除平桥村张家湾外,巴南区一些村镇在打造“巴适小院”的同时,也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例如南彭街道塔落村野舒沟“巴适小院”,通过打造“党群议事厅”,引导村民说事、议事、主事;惠民街道沙井村文家园“巴适小院”,利用“巴小智”乡村治理服务平台,创新“四联共治·数字赋能”模式,实现志愿者队伍“联网、联巡、联调、联育”。

去年,巴南区已新建成185个“巴适小院”。

访谈>>>

奉节县文化馆馆长黄雄文:

挖掘地方特色 农村演艺也能“出圈”

农村演艺是由当地的民间艺人或演出团队组织表演,内容以传统艺术、民间文化、地方特色为主,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奉节县,农村演艺从业人员超千人,每年的演出有上万场,市场规模接近1.5亿元。

“过去奉节的农村演艺市场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团队的节目或多或少存在低俗内容。”1月16日,奉节县文化馆馆长黄雄文说,从2018年起,奉节县文化馆成为农村演艺内容的“孵化场”,对演艺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指导内容创作,让“三俗”节目失去生存土壤,用本土人文历史为农村演艺市场“加戏”。

一是在表演内容中融入非遗文化。奉节《花谷子》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主要以鼓、锣为乐曲,同时伴有舞蹈。奉节县文化馆在这一演出项目中,融入了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内容,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务治理,倡导文明乡风。

二是将诗词文化与演出相结合。奉节被誉为“中国诗城”,在演艺内容创作中,奉节县文化馆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编为舞曲,通过情景演绎、吟诵、歌舞等方式进行表演。在演艺团队送戏下乡时,奉节县文化馆还对《竹枝词》进行推广,辅导培训村民跳广场舞。

三是将奉节脐橙的发展融入表演内容。奉节共种有37万余亩脐橙,“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超182亿元,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奉节县文化馆编制了《橙乡夔州》舞蹈,通过展示奉节脐橙的发展现状,激励农户壮大产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