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新农人新故事 | 潼南新农人打造电商品牌 让土特产“出山”卖出百万产值

2024-01-10 10:15:59  来源:重庆日报

“这些黑猪是村民自己养殖的,大家放心购买。”1月8日一早,在潼南区新胜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负责人龚羿嘉正通过直播帮助村民销售黑猪腊制产品,在他两边的货架上,依次摆着新胜镇当地的生姜、贡米等土特产。

一场直播下来,黑猪腊肉、香肠等产品销售一空。忙碌间隙,龚羿嘉给养殖户打去电话:“黑猪今年不愁销,可以放心咯。”

“90后”龚羿嘉是潼南区新胜镇钟锋村人,2017年从部队退役后,他选择返乡创业。

7年间,龚羿嘉不仅带动当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300万元,还打造起“乡村学长”“罗盘山”等农产品品牌,让当地的生姜、黑猪、贡米、土鸡等土特产“出山”卖全国。

一次亏损打开电商新思路

2017年,“90后”龚羿嘉从部队退役后,选择返乡创业。

龚羿嘉的父亲在钟锋村种植蔬菜已经有32年,返乡后,龚羿嘉便和父亲一起从事起生姜等蔬菜的种植和销售。

然而,龚羿嘉返乡创业头一年,因技术、姜种问题,100多亩生姜产量大打折扣,到了采收季,不少批发商看后表示只能便宜收购。

龚羿嘉不忍辛苦种出的生姜“贱卖”,他觉得既然用传统销售方式容易被压价,不如通过电商平台找到销售机会。

于是,龚羿嘉成立了潼南区野嘉电子商务经营部,将自家的生姜产品摆上了网店。没想到销售效果不错,很快挽回了损失。

解决滞销 让村民组团卖货

解决了自家产品的销路问题,龚羿嘉也看到在乡村发展电商产业的前景,他立即着手扩大销售品类,想将乡亲们手中的土特产卖出去。

一开始,村民并不相信一个“90后”的小伙子能卖得比老一辈农户还好,不愿拿出自家农产品给龚羿嘉销售。

龚羿嘉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了有滞销农产品的农户,耐心地向他们科普电商销售。很快,事情迎来了转机。

2021年,村民王达深家的椪柑成熟后因为滞销,不少椪柑还没来得及采摘就烂在地里,正当他发愁之际,村干部建议他找龚羿嘉试试看。

“小龚,我的椪柑卖不出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辈子,别急,我们一定尽全力销售……”

龚羿嘉答应下来后,随即带着团队拍摄视频,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宣传,在店铺上架椪柑的销售页面。一番宣传下来,滞销的椪柑顺利找到销路。

村民李德安见状,也将自家生姜拿到了公司,并成功销了出去。

“我种植生姜有30多年了,通过电商平台,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出三四元。”尝到了电商的甜头,李德安打算继续扩种增加收入。

在李德安等村民带动下,村民纷纷找到了龚羿嘉寻求合作。渐渐地,公司合作的农户从几户变成100余户,涵盖了水果、蔬菜、家禽等产品。

打造品牌助力土货“出山”

随着参与的农户越来越多,龚羿嘉与当地政府合作,打造起新胜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吸引周边村民继续“抱团”卖出更多农产品。

如何让更多品类的农产品卖得更好?龚羿嘉想到了打造统一包装、品牌,提升土特产的知名度。

因此,龚羿嘉建立了品牌运营公司新胜青竹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自己返乡创业经历以及当地知名地标罗盘山,先后打造了“乡村学长”“罗盘山”品牌,将收购的农产品统一包装后销售。随后,他又开起了直播,为家乡农产品持续“吆喝”。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加入了龚羿嘉的乡村电商事业,“85后”李俊钢原本是主城一家银行职工,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便转行和龚羿嘉一起干起了乡村自媒体。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通过电商整合全镇以及周边乡镇农副产品,让更多农产品‘出山’。”龚羿嘉介绍,新胜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还将提供电商培训服务,让更多农户学会“新农活”,用电商实现增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