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行走的医院”把健康“背”到村民家

2023-12-20 10:17:32  来源:重庆日报

  12月11日,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出诊的村医李尚发正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中。本版图片由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12月11日,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村医李尚发查看患者的检查指标。

  12月11日,巫山县官阳镇新民村,村医游泽英借助医疗设备做诊断。

  12月12日,巫山县区域远程诊断中心,医生们正在连线社区卫生院远程诊断。

  12月12日,巫山县巫峡镇石里社区卫生院,村医郭支义正在抓中药方子。

  在巫山县,很多村医背上了“行走的医院”走村串户,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核心提示

  近年来,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山区医疗保障越来越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层医疗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加之受地理、交通条件限制,老百姓看病仍然存在不便。

  今年,巫山县争取到“行走的医院”项目,项目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选取100个村卫生室具体实施,为100个村医配备智能化“全科医生助诊包”(可完成心电图监测、血糖测量、彩超等10余项检查)及摩托车,设立“健康180”热线,打通远程助诊平台,方便村民获得更及时、更全面、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助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12月11日,海拔近千米的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寒风凛冽,天气阴沉,一场雨似乎正在赶来的路上。

  下午4时左右,村卫生室里,刚出完几个诊的李尚发正在整理资料,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匆匆看了一眼,他马上打开“行走的医院 健康180”小程序,页面上显示“官渡镇杨坝村,黄修英,头晕”等信息,李尚发点了接单按键,转身从药品架上麻利地拿上几盒药,背起一个黑色的背包,外加一个挎包,再戴上红色的头盔,骑上摩托车,往山上驶去。

  背包里的“迷你医院”

  杨坝村有常住人口2800余人,高血压、糖尿病人320多个,残疾人100多名,0至6岁儿童100名左右,65岁以上老人750余人……作为村医,李尚发对村民的健康状况和重点人群的情况了然于心,81岁的黄修英就是其中之一。

  大约五年前,黄修英和老伴一起割猪草不慎摔了跤,加上高血压的老毛病,就此引发中风,导致偏瘫。一周前,李尚发才上门给她开过感冒药。

  李尚发出现在黄修英家门口时,天已擦黑,雨也下了起来。他浑身已被雨水沾湿,水滴顺着他的头盔往下滴。

  屋内炭火通红,黄修英躺在沙发上。李尚发摘掉头盔放下背包,稍微抬高了音量,问:“头晕不?”

  “有些晕呢,昨晚上一夜都没睡。”

  “估计还是血压高。今天变天了,症状是要狠一些。我马上给你量个血压,测个心电图哈!”李尚发打开写着“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字样的背包,掏出血压测量仪戴在了黄修英胳膊上。

  不出所料,果然高压偏高。紧接着,他拿出测心电图的设备,一边操作,一边自言自语:“黄色夹左手,红色夹右手……”实际上,对于这个医疗“百宝箱”,使用时间也不过三四个月,李尚发还不能熟练操作。为了尽快和自己的新“助手”熟悉起来,他多次参加了助诊包使用培训。

  手持彩超,便携心电图机,血糖、血压、血脂检测仪……小小背包里,十几种仪器,基本覆盖11项常规检查,真就是一个“迷你医院”。

  “好多东西以前我们都没接触过,但用心学就不难,关键要细心。”李尚发说。

  村医有了得力“助手”

  新“助手”的到来,让李尚发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

  用他的话说,当村医30多年,以前上门问诊基本就是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外加中医的望闻问切,所以有些时候看病得靠经验判断。“比如,低血糖导致的头晕以前被我们称为‘晕病’,按经验也能治,但并不知道确切原因。”

  大多数村医和李尚发的感受是一样的。

  在巫峡镇石里社区卫生院,村医郭支义行医40余年,以中医见长,不少外省患者都慕名而来。但他也常常觉得,没有专业的诊断设备辅助,有可能会影响诊疗,因此他总是在诊完脉后,还是要建议患者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为改善基层医疗配备,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扶贫与发展委员会等联合发起的“行走的医院”项目此前已在新疆、云南、河北等多个省市推行。

  了解到这一信息,巫山县积极展开对接。“行走的医院”项目今年7月成功落地巫山,选取了100个村卫生室作为试点——李尚发等100名村医领到了助诊包,没有交通工具的26个村卫生室还增配了医疗巡诊摩托车。项目试运行后,同步上线了“健康180”热线,村民就医可“一键呼叫”,由调度平台就近向村医派单。

  有了助诊包,可以马上做检查,看病抓药更有依据、更准确了,村民也满意。

  在黄修英家,李尚发在检查的同时,巫山县人民医院远程诊断中心就接收到了黄修英的心电监测指标。没多久,助诊显示屏上就出现诊断结果:异常心电图,窦性心侓,诊断医生显示为巫山县人民医院王玲。

  巫山县卫健委医政科科长蒋廷才介绍,远程诊断中心24小时值守,远程检测结果出具时间一般在5至10分钟。

  助诊包背后的“智慧大脑”

  通过网络,助诊包发挥的作用还能进一步放大。

  12月12日,一大早,石里社区卫生院,邻村白泉村村民郭庆莲如约而至。在村医郭庆洪的指导下,通过助诊平台与县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问诊。

  “医生,我脖子没得那么肿了,但现在还是有3项指标降不下来,不晓得为啥子。”郭庆莲有点担忧。

  今年年初,郭庆莲突然发现自己脖子肿了,在县医院查了甲状腺B超,显示没问题。为了更进一步检查,她又先后到重庆检查了4次,把肝肾脾胃几乎都查了个遍。

  “去一次基本上就要待一周,看病加吃住行,一趟要花上万元。关键是也没查出啥原因,着急得很!”郭庆莲说。

  8月底,在石里社区卫生院,郭庆洪给她用助诊包检查甲功时,发现指标异常。通过在县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是甲功有问题,建议定期复查,随时观察指标变化。

  郭庆莲说:“‘行走的医院’确实方便,有了它可以约专家号,我们看病不用跑很远,还能省好多钱!”

  在官阳镇八树村,“行走的医院”更是救回一条命。

  不久前,83岁的谭天武在村里突然摔了一跤,不省人事,被村民发现后,恰逢镇卫生院医生在此开展医疗服务,第一时间将她送到了镇卫生院。

  通过连通“行走的医院”助诊平台,及时与县医院远程会诊,确诊为心梗后,立即转运至县医院,谭天武被成功抢救了回来。

  “谢谢医生们及时救治,不然我妈妈就没得了。”谭天武的女儿蒋延秀泣不成声。

  相关新闻>>>

  巫山给“赤脚医生”穿上科技“铁鞋”

  “行走的医院”已挽救9名心梗患者生命

  12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巫山卫健委获悉,作为全市唯一一个落地“行走的医院”项目的区县,该项目自今年7月试点运行以来,已累计远程会诊服务8616人次,助诊包健康监测服务35651人次;累计为患者免除会诊费用60余万元,节省患者检查费用、外出就医成本270余万元。

  “行走的医院”项目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扶贫与发展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联合发起,以提高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宗旨,通过智能化诊疗设备配置,给昔日的“赤脚医生”穿上科技的“铁鞋”,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此前已在新疆、云南、河北等多个省市推行。

  巫山县“行走的医院”项目总投资近3500万元,以巫山县人民医院为龙头,2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纽带,在100个村卫生室开展试点,辐射周边多个行政村。

  目前巫山县26个乡镇的100个村卫生室均已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增配26辆医疗巡诊摩托车及1辆基层健康服务车,并配备医疗信息化软件系统、“行走的医院”医生工作站等设施设备,每天为全县免费提供北京、上海等三甲医院远程专家100个门诊号源等配套服务。

  同时,建成“健康180指挥中心”,实现24小时实时响应、统一指挥调度。统筹建立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超声中心和远程会诊室,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县医保局也积极探索创新家医签约服务,将“行走的医院”项目与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包有机结合,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在有偿服务包中按比例支付,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项目试运行以来,累计远程会诊服务8616人次,远程心电协诊15312人次,远程彩超9618人次,助诊包健康监测服务35651人次,检查项目45391人次,及时挽救了边远山区9名心梗患者的生命。(记者 栗园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