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2023 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全面提速

2023-12-18 09:04:10  来源:重庆日报

12月9日,天府南-铜梁1000千伏线路工程(重庆段)进入架线施工阶段;11月28日,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四线道岔桥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施工人员正力争用100天完成四线桥现浇梁……在一个个如火如荼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正拔节生长。

今年以来,川渝以抓纲带目的思维,聚焦重点;以兄弟携手的情谊,聚焦共性。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工作纵深推进,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双城共进”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完善区域经济布局

5月 四川出台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意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印发

6月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合作平台全面启动,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提速建设

7月 重庆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

9月 《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2023年度工作要点》印发

●“双圈”加速起势

前三季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5.91万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同期1个百分点

其中,重庆主城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7113亿元,占全市76.9%

渝西地区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

●创新平台构建

当前,川渝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36个

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共集聚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99个,引进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104个

成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6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产业链创新链协同

当前,川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国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5万家

两地实现总价值约122亿元的13183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前三季度川渝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200亿元

(数据由记者唐琴整理)

经济

承载力持续增强

11月27日,合川高新区重庆平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电池箱等部件,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平伟汽车今年3月签约落户合川,9月投产,今年就能实现产值超过2亿元,明年预计产值能达到10亿元。目前,平伟汽车正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合川,打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暨工装模具产业园。

事实上,平伟汽车在合川大展宏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渝西地区乘势而上的一个注脚。

今年以来,川渝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持续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全力推进成渝中部地区崛起。

目标已定,今年以来,川渝稳扎稳打、动作频频:

5月,四川出台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意见;

同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印发;

6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合作平台全面启动,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提速建设;

7月,重庆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

9月,《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2023年度工作要点》印发,着力推动广安加速融入重庆都市圈;

……

随着川渝热情双向奔赴,“双圈”正加速起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5.91万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同期1个百分点。

其中,重庆主城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7113亿元,占全市76.9%;渝西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先行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

在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川渝两地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前行的硬核支撑。

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7%、6.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2.3个百分点,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1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7.1%。

与此同时,川渝正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量子通信网络“成渝干线”等不断推进;深入推进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加快构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越织越密。环环相扣的“大盘”里,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是“先手棋”,是川渝携手共进的“主阵地”。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新机场选址获得民航局批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顺利运营,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宜宾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建成投用,成宜高铁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疆电入渝”工程开工,成渝入围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

创新

聚集力与日俱增

今年2月,云阳县龙角镇中洲岛,“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组成300余亩的“观天”阵列。

“中国复眼”二期的落地,为重庆打造“世界小行星研究之都”提供关键助力,将促进重庆大数据、电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高端产业的发展。

透过“中国复眼”二期这个缩影,川渝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卡位科技创新赛道的路径逐渐清晰。

今年以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集中启动一批重大项目,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了工艺测试,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正式建成;跨尺度矢量光场、准环对称仿星器、超瞬态实验装置、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成为川渝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布局。

创新平台的构建,也是两地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当前,川渝两省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36个,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共集聚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99个,引进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104个;成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6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智算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以科技为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在双城经济圈喷涌而出。

比如,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西部智联自主孵化的西部智车协同长安汽车、中信科智联(原大唐高鸿)等合作伙伴,完成对长安CS75 PLUS的智能网联与线控底盘改造,奠定L4级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基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2.1万辆,同比增长13.7%;长安汽车前11个月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41万辆,同比增长83.5%;11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38万辆,同比增长104.39%。

尤其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前川渝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初见成效。比如,成都高新区与重庆大学,成都龙泉驿区与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展合作,落地成都岷山生物芯片技术研究院、光纤多维智能感知项目等20个重点合作项目。

数据显示,当前,川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国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5万家;两地已实现总价值约122亿元的13183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前三季度川渝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200亿元。

共谋之时,方见“一盘棋”思想;共进之时,更感“一体化”发展。共建成渝中部地区科创大走廊,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一年来,川渝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澎湃前行。

市场

发展力日新月异

12月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一列满载新能源车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这是本月以来这里发出的第19趟专列。

11月,从这里发出的中欧班列达到136列,环比增加35列,各类“重庆造”的产品通过这里走向世界。

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川渝而言,想要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拓展更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是关键。对此,川渝两省市有着清晰的思路:

共同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今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000列,占到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的近三成。截至目前,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稳定运行近50条线路;

合力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项目预计年底投用,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老挝)物贸集散中心在万象揭牌,加速打造联动西部、拥抱世界的桥梁纽带;

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嘉陵江长江干支联运全面建设,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和珞璜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开行,共同推动长江水道进出口通关便利化。

如果说大通道建设为川渝拉出了一张“开放”之弓,那么开放平台则如同川渝射出的“发展”之箭,瞄准的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关键“靶心”。

比如,作为开放的“试验田”,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就格外引人注目。今年5月,集中发布“‘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监管创新、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川渝自贸试验区司法协同合作创新等8大创新案例,探索开放型经济“排头兵”的作用不断彰显。

再如,随着永川综保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并封关运行,两省市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达到10个,成为壮大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

同时,川渝还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全面提升市场活力。比如,川渝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协同立法;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川渝高竹新区先行探索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

今年以来,川渝大市场加速蝶变,双圈市场辐射力和引领力与日俱增。

脚下的征途仍在延伸,共进的步伐永不停歇。而每一次的驻足回望,都是为了整装再出发。我们相信,兄弟携手,大势已成;双城共进,大事可成。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