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党建赋能做“加法”,集体经济展新颜

2023-12-06 15:49:06  来源:信息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面对“如何破题”“如何创新”“如何提升”的集体经济发展三问,单县郭村镇朱楼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做好三套“加法”,将组织优势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朱楼村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党建+农业项目”,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是盘活存量资源。地块细碎、坑洼不平,机械化作业难度大是过去朱楼村内黄白河南岸土地的真实写照。2020年,朱楼村党支部澄清家底、盘活存量,领办了“单县大美朱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管理、机械等资本入股,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对黄白河南岸240亩零散土地进行整合,依托中央专项扶持资金购置了价值50万元的脱粒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开展粮食集约化种植,有效化解了过去村内土地矛盾多、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的问题。二是开展订单销售。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村内研讨,2021年朱楼村依托“县委书记”工程专项资金建设了6个新式温室大棚,专门从事圣女果、西瓜、香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与村内传媒公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订单合作,通过网络带货和线下加工、零售,村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朱楼村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实时分析市场动向,适时调整产品。种什么,怎么种,党支部统一安排,以组织优势注能产业发展,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党建+农村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是做强特色文旅品牌。围绕如何创新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朱楼村党支部聚焦文旅产业,立足“朱之文家乡”地域名片,主动展示旅游资源,大力打造乡村休闲体验观光农业。

产业发展之初,朱楼村面临着资金不足,思路不清的困扰,党支部一班人多次到郓城、蓬莱和济阳等地考察学习,制定了“先设施,后项目,再服务”的发展路径,通过招商引资,支部与文旅公司开展联合经营,对村内260亩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先后投资建设了“头雁新农”菜园、大舞台、文化广场、党史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了一条集田园采摘、休闲垂钓、乡村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带动游客下乡采摘时令果蔬、体验农耕文化,为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提供一处休闲观光胜地。二是做优文旅服务。朱楼村先后开办了“美丽乡村旅游节”“大美朱楼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擦亮了“西部文旅乡村”的金字招牌。村党支部统领文旅服务开展,组织村内党员担任导游、讲解员,引导村内群众主动走出家门向游客推介朱楼、推广郭村,设立专门办公室,严格监管村内餐饮、住宿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推动产业链良性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党建+特色产业”,探索富民强村“新引擎”

一是大力开展双招双引。近年来,朱楼村以培育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文旅产业开展项目招引,先后引入食品厂,睫毛厂在朱楼落地投产,抖音未来之眼工会,山东大美朱楼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商产业进驻朱楼村,进一步提升了朱楼村知名度,有效推动芦笋、圣女果和坚果等产品逐步形成地域品牌,通过对接用工,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提升1000以上;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朱楼村党支部鼓励党员能人积极投身村庄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对接资源,在村内广泛开展特色作物种植现场教学,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适龄劳动力参与自媒体直播、创意手工制作、电商运维等相关培训,重点培养掌握多项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流量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事,村民通过帮村里直播带货,一个月能增加1000余元的收入。

朱楼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粮食集约化种植、特色农作物种植、文旅产业和电商产业,虽然看似规模不大,但实际上更加灵活,比起大资本的“一片种一片成”,朱楼村的各类特色产业规避了尾大不掉的窘境,更能在市场上“见缝插针”,赢得发展机遇。

朱楼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举措,围绕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特色产业链条,大力开展集体经济“双领双增”行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群众、集体双增收),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刘华)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