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湖北麻城:一朵花结出“富民果”

2023-11-15 10:19:5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初冬,北方或许百花尽谢,而在大别山南麓,漫山遍野的菊花正竞相绽放。成群结队的花农,背上背篓,穿梭于花丛中,忙着采摘。

素有“中国菊花之乡”之称的湖北省麻城市,近些年依托菊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培育优势产业,“美丽经济”效益日渐扩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一朵花,富了一座城

麻城市的福白菊有1500年的种植历史,富含总黄酮、绿原酸、钼元素等成分,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但这一“天然宝库”,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6年开始,麻城市聚焦“花经济”、做足“花文章”,将菊花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麻城市每年财政预算500万元用于奖励菊花品种改良、龙头企业建设、种植大户培育、科技创新等工作。

为做大菊花品牌,麻城市举办2022年“福菊杯”全国首届花卉园艺工职业技能竞赛、2021年“工匠杯”湖北省斗菊职业技能大赛、2021年和2022年全国“福菊宴”美食大赛以及菊花文化旅游节,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让一朵花飘香全国。

同时,麻城市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外地企业来麻城投资,建成菊花综合观赏园;建立全国第二大菊花种质基因库,拥有菊花品种2392个;建成集菊花历史文化、品种栽培、药用保健于一体的菊花科普馆。

为做大做强菊花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麻城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乡村振兴”的合作帮扶模式和“企业+脱贫户务工”的直接帮扶模式。

目前,麻城市菊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从业人员达20万人,开发14类、1000余款菊花系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菊花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菊农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

如今,麻城市已经成为全国三大菊花基地之一,获得了“中国保健菊花之乡”“中国菊花创新发展之城”“中国菊花美食地标城市”等荣誉称号。麻城菊花真正成为一朵健康之花、科技之花、富民之花。

聚集“美丽经济”,走好“强农富民路”

“上海厂家又下单了10万‘菊艾’小悬灸,我们要抓紧了……”在麻城市三河口镇生态林特产业示范园,菊花产业加工厂房内的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曾经仅供观赏的“野菊花”成为强农富民的“产业花”,这首先得益于“科技授粉”。在菊花主产地福田河镇,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菊花研究团队,帮扶福白菊原产地保护、品种提纯复壮、菊苗脱毒等项目,与麻城共建福白菊原种保护中心,成功培育福白菊标准脱毒苗,为10个乡镇36个专业村提供100万株优质福白菊原种苗,实现亩均增产50%、增收1500元以上。

菊花“变香”了,麻城市也尝到了甜头。围绕菊花“种、加、贸、文、药、旅、研、资、康、检、标、品”等全产业链,麻城市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引进培育菊花补链强链型市场主体310家、建设冷链仓储基地32个、菊花专业批发市场3个、500亩以上菊花专业村50个、省级休闲农业园区5家。麻城福白菊入选“十大楚药”,年产值和公共品牌价值均突破30亿元。

不仅是菊花,麻城还有杜鹃花等特有花卉品种。近年来,麻城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发展壮大杜鹃花等“美丽经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走好三产融合的强农富民之路。

麻城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麻城市各类花卉总种植面积突破90万亩,种植面积和效益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增长3800元,全国性菊花交易中心和华中蔬菜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

城乡融合,绘好“美丽宜居景”

走进麻城市黄土岗镇张家墩村,平整宽阔的水泥乡道、摇曳生姿的朵朵菊花、宁静温馨的乡间小院……一幅安居乐业、幸福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我们张家墩村历来有种植菊花的传统,发展菊花产业,不仅带动经济发展,还改善了村居环境。菊花已成为村民们的幸福花。”张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华说。

黄土岗镇是麻城打造“百里菊花风景画廊”核心区,该镇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先后打造菊香人家、堰头垸福白菊种植基地和茯苓窝康养农场等农文旅融合项目,走出一条福白菊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在黄土岗镇大别山菊花创新中心的电商直播间,带货主播江明正在手机前向网友介绍产自黄土岗的菊花产品,短短半个小时,网友在线下单100余单。今年以来,江明直播带货销售额达到200余万元。

作为湖北省农村寄递物流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麻城市还积极推广“快递+电商+供销+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有效助推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市”。

目前,麻城市已建成3个市级快递配送中心、16个乡镇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站、452个村(社区)寄递物流网点,行政村寄递网点建点率达100%。越来越多的本地农产品走出深山,成为城里的“香饽饽”,成为村民的“金果果”。(本报记者郑璐 参与:袁祖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