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幸福小院”的欢声笑语

2023-11-14 09:02:4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上班族”无法照顾孩子的午饭,不少学生被托管到了“小饭桌”。与儿童相比,“老小孩儿”们吃饭也是大难题,尤其在空巢老人占多数的农村更为凸显。记者日前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扫帚包村看到了新建的“老年食堂”,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初冬时节寒风萧瑟,虽然早都过了“饭点”,但村委会小院的食堂却红火热闹,老人们陆续走入食堂,刷脸,取餐盘。当天食堂准备了大白菜炖肉和凉拌豆腐皮,主食是馒头和稀粥。和煦的阳光铺洒进来,老人们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唠。

75岁的尹子芹奶奶说:“一个人懒得开火,有时候做顿饭能将就好几天。自从村里有了食堂,不收钱不说,吃得还可口。”她旁边的张信老爷爷连连点头。他的风湿腿岁数越大疼得越严重,每天只会熬粥,尽管饿不着但吃不好,现在能吃上不重样的热乎饭,还不用洗碗,可是省心了。“这件事,干得好。”说到此,张爷爷不禁竖起大拇指。

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已经成了基层要直面的挑战。扫帚包村常住244户493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人282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7%,75岁以上老人33人。他们的子女大多都不在身边,留守老人的饮食起居状况普遍一般。

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始探索如何实现农村普惠性养老服务。记者在扫帚包村的见闻,也是阿鲁科尔沁旗委政府尝试推行的“家门口养老”模式,有条件的村委会试点建设爱心“老年食堂”、健身娱乐、理疗康养、互助照料等服务于一体的“幸福小院”,既有效缓解了集中养老床位紧张问题,又满足了老年人不舍乡邻、不舍乡土的想法。

村集体经济壮大为建设幸福小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民乡整合土地资源、项目资金,加快发展规模化种养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家庭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2022年末,1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增长到了1688万元,各村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扫帚包村能实现150万元。“集体经济壮大了,解决老人的一日三餐、病痛照料成了头等要事。”乡党委书记穆国栋说。

扫帚包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投资240万元建起了“幸福小院”,其中包括120平方米的爱心“老年食堂”,75岁及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其他年龄段老人按成本价吃饭。此外,配套建了互助康养中心,里面有干净的护理间和活动室。为方便老人就医,村卫生室也搬到了小院,村民们可以随时免费量血压、测血糖,进行一些基础病的治疗。

吃饭完,“饭友”们在院子里遛弯消食,闲谈中感慨着生活的变化,也说起了所思所盼。“医保卡能连到村卫生室就更方便了!”“戏台子能搭起来,每个月都能唱出戏就太好了。”几位爷爷奶奶都说出了他们最新的心愿。

吃不愁、病无忧、乐有伴……让老年人实现“稳稳的家门口幸福”,这件事很急也很难,需要地方政府迈开“第一步”,走好“下一步”,“久久为功”做实做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