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于田县,蔬果飘香、生机盎然。走进巴什也台巴什村,一座座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星罗棋布。大棚内,满眼通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等蔬菜煞是喜人,菜农穿梭在大棚里采收拉运成熟的时鲜蔬菜……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近年来,国能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牢牢把住让“菜篮子”成为百姓“钱袋子”的发展目标,以“智”打造大棚产业,用心“蔬”写乡村振兴致富经。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援助的蔬菜大棚。张凯 摄
沙地起大棚 走出新路子
于田县阿热勒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涩的黄一直是巴什也台巴什村的主色调,成功实施沙地农田改造后,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又谋划起了致富新路子:既然沙地能变良田,那沙地上盖温室大棚应该也可以!
敢想就一定要去做!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帮扶建设温室大棚项目启动,分一期和二期推进,共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总建设面积为6120㎡(9.18亩)的27座温室大棚,于2020年11月、2023年3月相继竣工投用。
“喔唷,这个棚子嘛盖的太快了,前两年才几个,现在嘛都看不到边了!”巴什也台巴什村村民阿布力米提·买提卡斯木正前往自己家的玉米地,沿途路过望不到边际的大棚时,脸上充满惊异的神情:“听说这个棚子嘛一年四季都能种菜,明年我也加入种大棚的队伍!”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温室大棚的投入,走出巴什也台巴什村自己的特色农业致富路。”该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钧强饱含希望地说道。
把致富路“走宽”、“走实”始终是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致富理念。温室大棚的建设,摆脱天气对种植的限制,拓宽了农业结构。不仅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益,提速当地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调整的步伐;而且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对防止农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引导加教学 点亮新技能
温室大棚建好了,需要有人去“经营”它,才能让致富经真正的“厚起来”。
图为工作队队员对菜农进行种植指导。姚熠峰 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深谙这一道理。大棚建成以来,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温室大棚新理念,用引导+教学的方式让村民们积极投入到大棚经济中来。2023年6月,特邀大棚种植专家开展蔬菜种植技能培训,来自阿热勒乡13个村的农业技术人员、驻村第一书记、蔬菜种植能手4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专家和学员们一起查看27座大棚蔬菜种植情况。针对大棚蔬菜生长缓慢、西红柿结果少、豇豆长势不好等突出问题,专家细致分析原因,重点讲解补救措施和化肥农药的科学配搭方法,解决了菜农在大棚种植期间面临的实际问题。
“这个西红柿地里嘛,有了杂草要赶紧拔掉,要不然土里的养分就被杂草吸收了,西红柿就长不大了。”穿梭于田垄中的返乡菜农一边摔着草根上的泥土一边讲解着。
图为菜农在大棚里修整西红柿植株。张凯 摄
“要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开拓蔬菜大棚产业管理发展思路,提高蔬菜大棚管理技术水平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蔬菜大棚的产量、质量和品质,要传技于民,技以致富。”这是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亚力坤·吐尔逊一直强调的话。
截止今年8月,27座大棚先后解决了230人就业难题,村集体收入累计创收130.4万元,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让更多的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棚里“黑科技” 压实致富路
图为18号大棚集中育苗场景。张凯 摄
沙漠里水资源十分地珍贵,蒸发量极高,如何在沙漠大棚内高效利用水资源?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有了新对策。
底部滴灌加顶部微喷灌的方式,使每一滴水都能用在“刀尖”上。驻村工作队着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在水分需求大的蔬菜地上覆膜,把每一滴水“掰成两半花”,保证根部透气的基础上减少水分蒸发,让每一棵蔬菜都能充分接触到水,保证最优质的生长条件。
果蔬品质要提升,重要的是苗好,成品苗价格高,占比成本大,于是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又有了“黑科技”——创建育苗温室大棚。从现有的大棚中确定一个大棚进行苗木育苗,目前18号集中育苗大棚已育苗10万株,采用智能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温度和通风的方式,实现苗木的优质,抗病,高产和耐储运。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科学的施肥管理,实现苗木的标准化生产,保证苗木的纯度,消除菜农购买劣质苗木的风险,从根源上降低果蔬生产成本。
高温天气条件下水果蔬菜易产生萎蔫、腐烂、品质劣化等不利因素,对农户的损失是巨大的,怎么延长保鲜时间呢?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经过思考给出了答案:建设大棚蔬菜保鲜室,将采摘的水果蔬菜及时储存到保鲜室内,一方面通过反季节销售,提高菜农收入;另一方面保障果蔬的质量,确保在高端市场站稳立足。目前,大棚蔬菜保鲜室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创造资源,再组合资源,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倾心致力的事业。
唯有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方能绘出“产业兴、村庄美、群众富”的美好生活画卷。今后,新疆公司“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将继续走宽“大棚”新路子,“蔬”写致富新篇章,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书写担当,向着新目标,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张林 刘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