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政协委员谭万:不忘初心做教育 满腔热情履职责

2023-08-22 10:11:40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开学在即,初秋的铜梁中学校园静谧美好。绿树簇拥中的教学楼里,高级语文教师、学校教务处主任谭万这几天都是早早来到办公室,为新学期的教务和教学做准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谭万深耕教育工作二十载,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扎实推进语文教学工作;作为政协委员,他积极建言献策、发挥教育界别委员优势,更好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的原野里,做勤勉而幸福的“农夫”

“我步入田野,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将生命的清泉化作烈酒,注入我的奔波、耕作与收获。以免面对坟墓时,发现自己从未活过。”这是谭万写的几句诗——诗的名字叫《写在路上》。

2003年,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的谭万来到铜梁中学。第一天上课,他洋洋洒洒讲满一堂《荷塘月色》。却不想一下课就有几个学生站在他面前:“老师,语文课点都听不懂!”这让谭万脸红心跳,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从那以后,谭万沉下心来,潜心练好内功,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向“结对”老教师“取经”;精心打磨每一堂课,锤炼教学技能;与其他青年教师互相听课,相互评议一个个品读名家的优质课实录。

把所有心思都倾注在语文教学中,谭万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尤其是注重高效课堂,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点燃他们对语文的热情。

“多亏谭老师帮助我语文取得进步,高考才能考进自己心仪的大学。”现在已经在四川大学读博的2015级学生小吴至今对谭万心存感激。在入学后他偏科严重,语文成绩拖后腿。谭万分析后发现他基础其实不错,但是阅读理解是弱项。于是“对症下药”,每月给他开出书单,要求他读完之后到自己这里来讲阅读心得体会。在坚持一个学期之后,小吴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最好的时候单科成绩还考到了年级第一。

对症下药、创新教学,谭万在多年教学中一直坚持。通过开展阅读伙伴结对、激活阅读意识等方式,谭万析得透彻、讲得精彩,学生们听得明白、思得深远,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耕耘换来了收获。这些年来,谭万凭借自己的教学成绩先后荣获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高中语文学科名师、重庆教育学会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专家库首批专家、铜梁区“优秀教育人才”等称号;在任教务处主任后,谭万心系学校发展。学校考试命题中心从无到有、天象馆“起死回生”、科创中心提档升级等等,都离不开他的努力。

履职尽责,用心写好“委员作业”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谭万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围绕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四点半课堂”建设、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围绕乡村振兴和四好农村路两次大会发言引发广泛关注,努力交出一份无愧政协委员身份、不辱时代使命的“履职作业”。

铜梁中学龙山校区在国道边上,每天有大量家长驾车接送学生。此前这些车辆没有一个停放的去处,只能随意滞留于路口和公路两侧,特别是节假日放假和学生返校时段,交通异常拥堵,家长、附近群众意见大。经过充分调查,谭万在铜梁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缓解西环路铜梁中学校外停车难的建议。

现在,停车场已经在西环路一侧建好。停车难解决后,谭万又“盯上”了师生过马路的安全问题。铜梁中学两个校区中间隔着厦成线,学生上学、教师往返都要穿越车流。谭万和其他几名委员通过社情民意提出建议,在八一路外厦成线修建人行天桥,分流行人,消除安全隐患。

这一事项被采纳后,还成为铜梁区2022年2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十二月,全长40米的人行天桥竣工投用。“以前,学校放学的时候比较堵塞,过街时人、车都很多,每次都比较紧张。现在直接从天桥上走,特别安心!”学生们纷纷表示,人行天桥修好后,过马路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提案进校园”从小培养学生民主意识

“民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抽象也不遥远。”在政协履职中,谭万一直在思考思政课创新的新模式,他和其他几名同样是教师的区政协教育界别、体育界别的政协委员一道,在铜梁中学高一年级发起模拟政协提案活动,鼓励孩子们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相应解决之策。

活动开展后,学生们非常踊跃。为了完成模拟提案,同学们开启“头脑风暴”。他们自己确定选题,查找文献资料,广泛走访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唐荧、文小濛两位同学为了做好《关于生鲜市场的整改建议》这份提案,走遍城区几个菜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广泛收集各类意见;周星月、杨颖对互联网上铜梁各主流媒体、自媒体宣传效果进行了跟踪分析,以年轻人的视角对更好地把铜梁文化旅游宣传出去进行了思考。

模拟提案内容也涵盖民生、教育、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有的着眼全区文化旅游发展,有的关注身边民生项目的实施;有的则关心身边同龄人的心理健康。

“在模拟提案活动中,学生们研究的都是社会真问题。他们通过大量调研,既在实践中感悟我国民主的真谛,又对我们的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培育其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谭万计划建议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深度参与的教育活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青年学生中人人知晓、入脑入心。

“未来的耕耘路上,我将继续躬身前行,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做最幸福的‘农夫’。”对未来的教育和履职生涯,谭万热情依旧。

(记者 李慧敏;编辑 周鑫)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