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村村有治理实招 处处皆和美画卷

2023-08-01 09:12:11  来源:法治日报

村村有治理实招 处处皆和美画卷

金华深化基层治理聚力乡村振兴

金华地处浙江之心,是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也属于浙江三大城市群、四大都市区。近年来,金华不断深化基层治理,聚力赋能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盛夏时节,《法治日报》记者走访了金华的3个乡村,发现农村变干净了、村民变富裕了、村子变和谐了。

在浙江久久为功推进“千万工程”、持续发力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治理如何迎春风、谋发展?金华这3个村的经验或有一些可借鉴的地方。

婺城区蒋堂镇沙畈村 从水库移民村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婺城区蒋堂镇沙畈村是由沙畈、溪口、大立元、田甫和年坑5个水库移民村合并起来的移民村,有村民1900余人,是一个拥有汉族、壮族、土家族、畲族、仡佬族、佤族6个民族113个姓氏的多民族村。

穿行在村里,只见一排排整齐高大的楼房、一处处精致优美的庭院,折射出沙畈村的生机与活力。

在村办公楼,记者和村民、村干部聊开了。

董柏仁是沙畈村村民,在义乌从事来料加工时,几家公司拖欠他20多万元加工费一直未还。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即请村法律顾问帮他解决欠款纠纷,后经多次沟通协调,欠款终追回。

“我妈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嫁过来的,但是村民们从不排外,左邻右舍都是我们的亲人。”说起本地村民和少数民族村民和谐相处的故事,村民覃彩兰动情地说。

“村里经常组织活动,让我们唱唱歌、跳跳舞。”46岁的钟素兰是畲族外来居民,在村里住了10余年,从没和邻居红过脸、吵过架。

在提到沙畈村复杂的人群构成时,村党总支书记虞锦明说:“村两委包联党员、党员包联本地村民、本地村民包联外来人员,一家人一条心,就没有什么矛盾纠纷了。”

面对五村合并带来的人员结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现状,沙畈村联合蒋堂派出所创新推出“三层四治”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推进法治元素与移民文化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法治长廊、法治公园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乡音普法”“警民说事”“法官说案”等活动。组建平安巡逻队、法治宣讲团等队伍,开展特殊群体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大走访。率先探索“一屏共治”模式,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平台建设,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近年来,我们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欠债80万元到创收超800万元的大跨越,走出一条从移居到定居、从安居到乐业、从乐业到共富的新时代共富先行之路。”虞锦明自豪地说。

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 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走进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房、古色古香的白露草堂、“天空漂流”等游乐设施让记者眼前一亮。

“王家村转变为现在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不容易!”王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惠良感慨道。

过去的王家村,猪棚围村转、污水到处流,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王家村大力开展乡村综合整治,相继建成村口景观、游步道、红色文化舫等,成立了白鹭源、枫林白鹭两家旅游公司,发动村民打造“白露有约”民宿,并通过村务协商委员会引进投资业主,按照“村集体+酒店管理人+旅行社+农户”的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村庄治理能力。建立矛调工作站,及时解决村民难事急事小事。村里还建立“八房四景二中心一礼堂”,设立“福分制”、设置“福气奖”,安装智慧门牌,修订《村规民约》,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这套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结合的模式,让王家村华丽转身,来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量游客到访,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给乡村治理带来压力。”卢惠良说,王家村在强化民宿管理、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成立了由村两委、调委会、旅游公司联合成立的调解队伍,专门开展涉旅游纠纷调解。

“现在,我们村住有精品民宿,吃有特色美食、游有户外项目、休有慢养生活。”卢惠良告诉记者,村民们天天住在景区里,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据统计,2022年,王家村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

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 从“十差村”到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依山傍水,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里。

来到村里,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吴晗史学馆。推开史学馆大门,吴晗一生的故事沿着展厅的陈设娓娓道来。

在吴晗故居驻足后,记者来到村社会治理中心。在这里,民情民访代办、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矛盾纠纷调解、云溪嫂积分兑换等服务一应俱全。

在中心调解室,记者见到了“云溪嫂”杨希玲。“前不久,我们‘云溪嫂’参与调解了何某两兄弟的借款纠纷。”戴着草帽、冒着大汗的杨大姐一坐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云溪嫂’是一支平安志愿者队伍,有村妇女干部、酒店经理、企业主,还有家庭主妇、工厂员工。”

吴嘉鸣是苦竹塘村“红蜻蜓”巡防队中的一员。“在走访时,我们发现行动困难的吴大爷需要买药,就为他代买代送。”吴嘉鸣说,“‘红蜻蜓’巡防队由村里20余名年轻党员组成,为村民代办服务事项、化解邻里纠纷、参与突发事件处理等。”

苦竹塘村出租房多、外来人口多、家庭小作坊多,村民也因建房用地、生活琐事产生纠纷。村党支部书记吴伟贤记得,苦竹塘村曾一度被评为环境脏乱差的“十差村”。近年来,村里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完成村内道路修建、文化礼堂维修等项目,并由义乌交旅集团投资建设了吴晗故居、史学馆及周边景观提升工程。

“村里还建有‘啄木鸟’党建基地,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六治融合,深挖红色文化,组织成立云溪义家人联盟,让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吴伟贤告诉记者,现在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样板村”“小康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我们将深度挖掘名人文化,修建蝶恋花真情馆,用于纪念吴晗、袁震的爱情故事。通过乡村善治实现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于村庄的美好未来,吴伟贤信心满满。(记者 陈东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