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少林寺全景
修缮后的中山古镇
静静流淌的笋溪河畔,三五个衣着朴素的老人围坐木桌旁,旁若无人地拉着家常,与一旁游人如织的中山老街交相辉映,三言两语间仿佛时光回溯,旧日光影再现。
江津中山镇位于江津区南部,地处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该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园林城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最具特色名镇、全国十佳美丽宜居小镇、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十佳全域旅游示范镇等。
近年来,中山镇厚植丰富的文化底蕴,围绕全镇“1257”发展思路,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美丽宜居”三大主题,全面激活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力,把全镇建设融入到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去,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千年古镇涅槃重生
党员争先共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
中山镇最早被外界认识,要从一条古镇老街说起。
中山镇古时称为“三合场”,在以前荒中坝、高升桥、龙洞场三段老街相依相连。狭长老街连接300余家作坊店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数千街坊团结友爱、和谐相处。过往行商、来去游客,对此淳朴民风无不赞许。
如今,竹编店、珍宝店、杂货铺、酱料铺、小餐馆、老茶馆仍活跃在老街街头。
可在2021年,一场大火导致老街受损200余米,往日游人如织的中山老街受到重创。
为积极修缮中山老街,让老街重获新生,在江津区委、区政府的支持领导下,中山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员先行,团结带领受灾群众,用中山速度再次让这条古韵老街在今年春节期间与市民游客重逢。
“为推进老街修缮工作落在实处,江津区区级领导通过专题会议、现场调研等方式全程指导促进老街修缮。”中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委、中山镇等共同组建中山镇老街抢救性修缮指挥部统筹调度修缮事宜,采用统规代建模式,实现古镇格局“修旧如旧”,古街风貌“不变味、不变样”,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游客体验大提升,让古镇景区涅槃重生展现盎然生机。
另一方面,针对火灾造成群众受损严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中山镇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坚持白天收集信息夜晚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设立“1+1+N”(1名班子成员、1名社区干部、N名机关干部)结对联系帮扶工作机制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发放灾后临时救助金、慰问金,促就业等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老街修缮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对群众筹资方式进行了调整,对居民提出的修缮需求逐一寻求方法解决,让老街居民们既满意又舒心。
同时,在市、区住房和城乡建委支持指导下,中山镇还紧抓“重庆市美丽宜居示范镇”建设契机,紧扣“一深化、三提升”建设主题,解群众所急,应群众所盼,在场镇核心最繁华地段建设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新建的农贸市场,可满足广大农民进城临时摆摊卖菜需要,100余个停车位也可以极大缓解人车混流和停车难题,600余平方米的小广场可满足居民休闲健身需要。
“老街古镇修缮一新,场镇更加完善,现在住在中山镇一点也不比城区差!”看着涅槃重生的古镇景区,居住在这里30年的李阿姨发自内心地感叹。
随着古镇老街抢救性修缮完工,节假日期间前来中山古镇的游客数量爆发式增长,今年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五一期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五大文化”滋养共生
走出文旅融合发展特色路
在中山镇,有这样一个故事,20岁左右的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自力更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几十年如一日,凿出了石梯6000多级。
这便是享誉全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的“爱情天梯”故事。虽然两位老人早已作古,但留下的爱情天梯已然成为中山镇又一新地标。
坚持文化铸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山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大四面山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中山镇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山清水秀,集“商德、爱情、红色、禅宗、庄园”五大文化于一身。辖区内有三大景区各具特色,分别是:建镇历史872年,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中山古镇;享誉全国的“十大经典爱情故事”、重庆旅游新地标——爱情天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第四大少林禅宗寺院——四面山少林寺。
同时,依靠群众智慧,中山镇还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探索出基于古镇民俗文化的特色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以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策划“季季有活动·一年都精彩”节庆活动,着力打造“千米长宴”民俗文化节、“七夕·东方爱情节”“浪漫樱花咂酒节”“爱情·采蜜节”等文旅品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和四季风情,使用楹联点缀古镇老建筑,精心打造商德文化长廊,铺设非遗摊位、提供具有古镇特色的邮政纪念品,不定期举行旅游主题推介会,不断丰富古镇文化气息,焕发崭新活力。
聚焦“朝圣爱情”“古镇三绝”“长寿之乡”等本土特色,积极推动文旅商品创新发展,设计开发出木梳、少林锤等一批特色鲜明文创产品,并不断推进中山文化与新媒体、新经济、新业态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人文古镇、情定中山”的魅力。
2020年中山古镇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下来,我们还将实施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文旅项目,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中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
完善配套促进乡村振兴
3月21日,从中山镇传来好消息,渝赤叙高速公路中山段项目正式动工开建。
据介绍,渝赤叙高速公路中山段项目路线全长65.8公里,其中江津境外8.55公里,江津境内57.25公里。路线起于巴南区百节,顺接五纵线渝南大道D段,终点位于中山镇西侧渝川省界处,与渝赤叙四川段相接。
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中山镇内各景区的可通达性,促进中山旅游发展;使中山镇与外界的联系更便捷,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无独有偶,位于长江右岸一级支流綦江左岸支流笋溪河上游的福寿岩水库,近日也通过可行性方案,即将在明年动工开建。
福寿岩水库任务为防洪、灌溉、供水,水库的修建将大幅提升临河而建的场镇的防洪水平,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按照规划,水库建设完工后这里将变得水清岸绿、湖景秀丽,成为中山镇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近年来,立足本地区位与自然优势,中山镇党委、政府率领干部群众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靶向施策,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努力在乡村振兴上注入更强动力。
“我们还将进一步规划重现从宋代开始不断地在山坡上垦荒种地耕耘而来的太和梯田,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山镇的第四大旅游名片。”中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太和梯田规划方案已制定完善,未来,将以太和梯田景区的建设为突破口,将景区、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等多种利好品牌融合为一体,努力将太和梯田景区建设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数字农业示范区及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围绕项目建设目标,抓住关键节点和关键环节,中山镇正全力冲刺,保障各项目标全面完成,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紧盯上级政策方向和投资导向,科学谋划镇域项目建设。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对接,推动申报的项目成功入库,力争古镇风貌整治、古镇古庄园修缮等一批项目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项目库。推动大四面山旅游景区建设,恢复重建竹径公园,完善游客集散中心(中山)配套设施,完成“太和梯田”景区配套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扎实推动楠木坪水库建设,完成福寿岩水库和渝赤叙高速路土地征收、拆迁等工作。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中山镇将围绕江津区“五地一城”建设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奋进、拼搏实干,为谱写中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叶蕾 图/李显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