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当“就业难”遇上“招工难” 重庆如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023-06-29 09:10:28  来源:重庆日报

一边是“招工难”,一边是“就业难”,这种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被称为就业结构性矛盾。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联合在渝召开首次全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工作现场会。来自安徽、内蒙古、河南、陕西、四川、广西等省区市的相关负责人齐聚重庆,围绕如何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助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

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吗?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重庆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下一步,重庆还将有哪些举措?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年薪12万元

难招大学生“进厂”

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突出

临近毕业,重庆财经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李楚翘工作还没有着落。“前几个月我在一家汽车设备厂实习,对方也有录用意向。”李楚翘说,但实习的单位属于工厂型,虽然不是车间流水线工人,但也常常会去一线,让她不太适应。

“我有个小学同学直播带货老家的土特产,收入还挺不错。”李楚翘告诉记者,她目前不打算找工作,而是想报一个互联网营销师或者新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培训班,多学一门技能,更好适应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和李楚翘的想法相似,重庆文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刘同学也没有到市场求职。小刘说,一些偏技术的岗位薪资待遇还不错,但自己没有相关技能,“我准备先参加一些培训,再找工作,争取一步到位不折腾。”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其他12名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有5人表示未就业原因是对薪资待遇或工作环境不满意,3人表示没有找到对口专业工作,4人表示想考公。对于是否愿意从事“蓝领”工作这一问题,12人中2人表示愿意,4人表示“可以尝试,但没有这个技能”,6人明确表示不愿意。

据了解,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许多高校毕业生直呼“就业难”。但另一边,不少企业却在为“招工难”犯愁。

“社会保险、员工公寓、节假日礼品、年终奖统统都有,还有培训和职业晋升机会。”前不久,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重庆世纪精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徐珍向求职大学生伸出欢迎之手。

徐珍告诉记者,因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今年计划招聘工艺工程师、技术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岗位,计划储备大学生人数超30人。薪资方面,专科生年薪在5万—8万元,本科生年薪最高可以达到12万元。

“为了招到人才,我们已经去了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交通职业学院、三峡职业学院等高校。”徐珍说,每场招聘会能收到20多份简历,但只有一半的人会到企业参观、面试。

“因为我们是制造型企业,很多学生来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后,觉得和自己想象的工作环境不大一样,直接就回绝了。”徐珍告诉记者,到目前,只有5名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答复,计划来公司报到。公司将持续参加各大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直到完成本年度人才储备计划。

另一家电子机械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招聘的一线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不少高校毕业生哪怕选择去酒店、餐饮行业或者做客服,也不愿做一线技术工人。”该负责人坦言。

采访中记者还从一家装修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工程部招聘的瓦工、木工,年收入可达到20万—30万元。“但是不好招人,因为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全国乃至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就重庆而言,近年来,市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部分专业供大于求和紧缺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客观存在。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等方式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导致部分企业招聘技术人才存在困难。

统筹资金超8亿元

布局建设9个公共实训基地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去年9月份退役回来,找了大半年工作,处处碰壁。”马锐今年24岁,毕业于一所专科院校,之后参军服役。退役之后,到今年4月,他才成功应聘上了江津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的钳工岗,月薪近5000元。

“全靠我报了一个培训班。”马锐向记者透露了自己顺利找到这份工作的“秘诀”。今年3月初,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位于巴南的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开设了2023年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就立马报了名。

“培训班是免费的,用一个月时间系统学习Excel、Python数据处理、TensorFlow数据标注等技能。”马锐说,培训结束,实训中心还给他推荐了用人企业。

“我的同学在一家公司做普工,月薪不足3000元。这样一比较,我对这个工作很满意。”马锐说。

马锐口中的这个公共实训基地,正是重庆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采取的一项措施。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叠加退役军人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从2016年起,他们就会同我市人力社保部门推动重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等,提供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创业孵化、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服务。

“我们按照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原则,结合服务国家战略和我市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在全市规划构建‘1+5+N’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7年来,全市统筹各类资金8亿多元,布局建设9个公共实训基地,包括1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3个地市级公共实训基地、5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投入使用4个实训基地,未来还将布局建设2个地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确保全市公共实训基地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我市投入使用的4个实训基地,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5万人次、等级评价2万人次。

构建“需求+供给”数据采集链

推进产业就业协同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扩大就业容量,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我市首先构建起“需求+供给”数据采集链,推进产业就业协同。

比如,在实施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工程项目等时,提前评估就业带动量和岗位、技能需求等,归集形成全量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然后,基于数据库,跨层级、跨部门采集各类群体业务数据,通过智能分析、精准画像,形成全面覆盖的劳动力供给数据库。

“其次,我市创新‘公共+市场’用工服务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聚焦中小微企业、满天星、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建立‘企业发单、就业服务联盟派单、公共+市场服务机构接单’工作机制。”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实施大数据精准推送、共享用工余缺调剂等专项服务,调度劳务经纪人、职业指导师两支队伍服务供需两端,并定期发布用工需求清单和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同时,用活用好职业介绍补贴政策,激励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用工保障服务,确保服务覆盖50个工业园区、1万家以上重点企业。

此外,我市还打通“培训+就业”定向输送链,促进人岗技能匹配。“我们突出就业导向,优化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建设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强化市区(县)统筹调度、“学校+企业+人力资源机构”三方联动,创新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示范性项目制培训,根据重点产业需求加强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据统计,去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70.6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今年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45万人,同比增长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5%。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形成合力。”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持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依托“智慧人社”信息系统,深化“一库四联盟”就业服务机制数字化变革,升级“职引未来”职业指导服务品牌,努力扩大公共就业服务供给。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