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2023年马铃薯绿色高效轻简化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巫溪举行。当天,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全市14个区县的60名专家学者和农技工作人员,随机抽取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的两处田地进行马铃薯测产。测产样点为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12号、沃土5号及渝马铃薯5号。
测产结果显示,沃土5号亩产最高达3926.98公斤,商品薯率达到91.1%,巫溪春马铃薯又将迎来大丰收。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巫溪,克服了丘陵山区种植技术落后、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质量不高、病虫害防控技术缺乏等难题,筛选优质高效的品种,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地膜栽培覆盖技术及数字化预警晚疫病统防统治技术,实现常年播种马铃薯面积36万亩,鲜薯年产量52.25万吨,年产值达9.4亿元。
年产马铃薯优质种薯10万吨以上
从中心城区出发,驱车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大山深处的巫溪县城。夏日午后,大宁河畔的小巷店铺里飘荡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洋芋焖饭、洋芋丝汤、香煎洋芋,还有全洋芋宴,做不出几道拿手的‘洋芋菜’,不敢在巫溪开店。”大宁古城内,一家餐饮店厨房里,厨师端出的清炒洋芋丝香气扑鼻。
“巫溪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这是曾经在巫溪广为流传的自嘲段子,如今却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当地人对马铃薯的喜爱。
山高坡陡的巫溪,山里大部分区域只有“巴掌田”“鸡窝地”,但立体地貌及气候适合马铃薯种植。马铃薯也曾是当地村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不过,连续种植容易导致马铃薯品种退化,还容易暴发俗称“马铃薯瘟”的晚疫病。2009年,巫溪启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建设,着手破解种子和种植难题。
10余年来,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市马铃薯工程中心、中国农科院,以及比利时的专家往来于文锋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助力巫溪接连在新品种育种、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试管苗组培快繁、无土栽培、水肥药一体化、病虫害防治、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智能仓储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如今,巫溪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微型种薯生产基地。几天前,当地无土栽培生产的260万粒马铃薯“原原种”再次迎来丰收。
目前,巫溪每年可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苗2000万株、“原原种”6000万粒、马铃薯优质种薯10万吨以上。
马铃薯逐渐成为巫溪第一大粮食作物
夏日黄昏,夕阳在巫溪尖山镇大包村洒下一片金黄。夕阳下,村民孟林还在自家地里忙碌着,“今年种了10亩洋芋,亩产能有3500斤,1斤1块3角钱,能有4万多块钱收入。”
忙着手里的活,孟林也关心着2023年马铃薯绿色高效轻简化技术现场观摩会,“手机上一直看着,说沃土5号测出亩产7800多斤,明年准备搞点来种起。”
孟林的田地一侧,村民赵定翠也在地里忙碌着,俯身、挥锹、翻土,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地里就堆满了个头饱满、颜色金黄的马铃薯。
“今年种得不多,两亩多地,能卖8000多块钱。今年价钱高,早晓得我多种点。”汗水滑落脸颊,赵定翠脸上却绽放着笑容。
大包村村民委员会综合服务专干彭厚苇告诉记者,村里今年种植马铃薯3000余亩,总产量超过900万斤,总产值能达到1000多万元,村民户均增收约2000元。
“区域发展、种薯先行、科技兴薯、龙头引领。”巫溪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巫溪坚持把马铃薯作为全县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实施“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品牌营销、技术创新”等举措,在海拔800至1200米的尖山、文峰、朝阳、塘坊等乡镇设置5万亩马铃薯核心种植区;在古路、上磺、通城等乡镇设置5万亩马铃薯拓展种植区;全县其余乡镇设置10万亩马铃薯种植辐射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全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实现了马铃薯从“救命薯”“温饱薯”到“脱贫薯”“致富薯”的转变。
以马铃薯为突破口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5月29日,巫溪凤凰工业园区内,重庆绿盛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盛源食品”)的鲜食生产线上,一颗颗马铃薯正被切丁、切片、切丝。
绿盛源食品是巫溪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围绕马铃薯加工建成了3条生产线,即以“洋芋丝、洋芋片、洋芋丁”为主的鲜食生产线1条,以“巫溪洋芋”干制品为主的脱水生产线1条,以洋芋面条为主的精品生产线1条。
如今,像绿盛源食品这样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巫溪共有12家。这些企业研发、培育以马铃薯面条、馒头等主食为主,薯条、薯片等休闲食品为辅的加工业,建成年产两万吨马铃薯、红薯淀粉、1000吨粉丝的自动生产线,产品畅销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巫溪还将新建马铃薯加工产业园,开发巫溪洋芋薯片、曲奇饼干、巫溪洋芋酥(洋芋派)、巫溪洋芋焖饭等深加工产品。同时,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开发新菜品,如马铃薯面包、豌豆疙瘩马铃薯饭等新菜品。
巫溪美食协会还组织县内厨师研发完全以马铃薯为食材的“巫溪洋芋宴”,包含马铃薯丸子、葱香马铃薯羹等22种菜肴。
2022年,巫溪又创建了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做长马铃薯产业链,带动休闲食品、预制菜等绿色工业,以马铃薯为突破口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不仅如此,继2020年入选首批中欧互认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后,巫溪马铃薯还通过冷链直接出口东南亚,从大巴山深处走上了世界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