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巫山:青山孕育乡愁 绿水流淌乡村新图景

2023-05-30 14:35:13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 白源媛/文 汪德生/摄 通迅员:任远 陈润雄

一颗李树,竟然让巫山村民收入年年增长。今年5月,记者来到中国脆李之乡——巫山曲尺,成片的李树已然挂果,村民们施肥除草,精心呵护。这些李树,和村民、政府、旅游有着怎样的联系?

2014年巫山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6935元,到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4484元。8年时间,从“巫山脆李”搭乘邮政专机飞往全国、走向世界,到三峡之光、天路下庄创国家4A景区,再到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开展“坐高铁·趣巫山”主题营销,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34亿元。

▲天路下庄景区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近年来,巫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基本战略规划,把青山绿水的自然资源转变为无穷的经济价值。

巫山县文旅委:像培育红叶一样深耕农文旅融合。

坚持生态发展 打造“一季果四季甜”

巫山云雨下,不仅可以看红叶似火,还可以赏李花春雪。这是自巫山脆李走出巫山后,以脆李为主题探寻的另一条创业之路——农文旅。在巫山连续多年举办李花节,投资数千万的民宿也跟着“开”在了李子园旁。

▲巫山李子花 巫山文旅委提供

2007年为提升果实品质,巫山县大力开展品种提纯选优工作,经过多年尝试与失败,终于在2016年通过了品种鉴定正式更名为巫山脆李。当自家品牌已成为巫山走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名片时,借着巫山脆李的知名度,巫山县政府开始深远谋划,及时调转航道,找准时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行产业转型。

两坪乡朝元观旅游度假区,就是巫山县实施的首批农文旅转型项目,度假村负责人向天文说,如何让老百姓体验“一季果四季甜”,唯有推动种植产业向旅游产业融合这条路。“春季赏花、夏季摘果,我们把巫山脆李的体验感做满一年四季。”向天文说,在将巫山脆李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初期,江南百里李花长廊、江北千顷李庄等农文旅融合景点如春笋拔起,《巫山有李》主题宣传曲人人传唱,脆李形象宣传片多次亮相央视,让巫山脆李品牌底蕴更加丰盈,也完成了农业向文旅产业融合的转型。

▲朝元观旅游度假区 朝元观旅游度假区提供

如今,认购李树、云上种果,入住民宿、李花树下品咖啡等“新零售+新农业”的全新业态也在兴起,激发出更为有趣和炫酷的商业或农业模式。

传承天路精神 深耕农文旅新机遇

今年,下庄绝壁“天路”与巫山红叶节,一同被纳入巫山县文化旅游重点景区。这条绝壁上“抠”出来的致富路,不仅是承载了疏通物流经济的要道,更是体现巫山人精神的一面镜子。

▲下庄村8公里长的“天路”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2016年,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回忆起1997年第一声开山炮在下庄村炸响时,这条艰难的开山之路就在全村埋下了种子,没有资金,村民们便自筹,大家几块,几十块的筹,毛相林甚至拿出了母亲的“棺材本”,靠着一张张零钞最终才筹齐了1400元。直到2004年,这条打开与外界相通的路,才正式启动。

“我们用7年时间,修出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圆了下庄人的梦。” 毛相林说,修天路的故事虽历经坎坷,但也只是过去时。回想起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奖台上对他说: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

毛相林告诉记者,“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我反复想,其实分量很重。”从修通“天路”,到探索脱贫之路,再到谋划振兴之路,毛相林坚守岗位没有一天松懈,一心将工作扑在努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上。

“农文旅融合是下庄的发展方向,我们一直在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改造、村容村貌整治,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拓展新的旅游市场。”毛相林说,巫山把下庄景区纳入县里规划的南北两条旅游环线之中:在北环线,一边从下庄通过隧道可连至平河乡,经大昌古镇,再到国家5A级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另一边从下庄连通当阳大峡谷,再到国家5A级景区神农架。南环线则从下庄直接通至巫山神女峰景区。农文旅发展必将成为下庄乡村振兴的唯一道路。

记者在下庄村了解到,曾参与修路的村民杨元鼎,开了一家名叫“三合院”的农家乐。“三合院农家乐由三家人共同组成,因开农家乐现在家里每年能分到10万元的分红”杨元鼎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庄人,杨元鼎亲眼目睹了村里的变化,见证了下庄村从贫穷落后,到现在家家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开起了小汽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靠着村里的农业和旅游业家家都过上了不愁吃不愁喝的好日子。

▲下庄村返乡创业大学生袁孝鑫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如今的下庄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果园里铺设“轨道”,种好柑橘,产业现代化日新月异;引进文创公司,盘活存量房屋,建设民宿、研学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蒸蒸日上。下庄人传承下庄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奋进的足迹越发清晰。

抒写乡愁记忆 共创新农村新篇章

在巫山县石院村记忆馆中摆放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这把锄头的木质把柄已经被磨得平滑光亮,可以看出其主人曾经用它在田地间挥洒汗水。这把锄头是乡愁,也是石院村乡村振兴历史发展的见证物。

▲巫山县石院村记忆馆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巫山县石院村党支部书记周相奎告诉记者,平均海拔1400米的石院村,气温较平坝地区偏低,土地相较于邻近村庄平坦,适合农业种植。在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考察后,发现石院村的气候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于是村中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租金+薪金”的模式村民变工人,全村种番茄、青椒、甜玉米等高山天然反季节蔬菜500亩,年创收能达200余万。

如今,石院村作为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纵横在田野间的道路旁,一边是漂亮的村屋,另一边是种植的向日葵,以向日葵景观步道为特色。一到春夏两季,精致古朴的村屋,成片的绿地,多彩的景观步道共同构成了一副田园乡村美景图。

在石院村记忆馆,记录着石院村乡村振兴的整条历史脉络。石院村的发展是整个巫山乡村振兴的缩影,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利用文化和地理优势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的美丽新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巫山作为市文化旅游委帮扶集团牵头重点帮扶县,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两年来,形成了‘牵头市领导高位推动、帮扶成员单位倾力帮扶、驻乡驻村干部担当奋进’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基础设施全面改观、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基层组织更加坚强、群众收入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文化旅游委帮扶集团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队长赵明全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