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酉阳大溪镇 “借智借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2023-05-10 09:52:32  来源:重庆日报

大溪镇茶店村,村民在柑橘林中发展林下养殖产业。通讯员 段成军 摄\视觉重庆

如今正是农忙时,可酉阳大溪镇杉岭村跃溪坝,却有100多亩水田未见春耕迹象。

地处渝湘鄂三省市交界处的大溪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石漠化面积超过70%,仅有酉水河畔的跃溪坝有着1500多亩平整肥沃的水田。如今,跃溪坝大部分水田都已插上秧苗,可这100多亩水田为何迟迟未动?

“去年养的十几万尾稻花鱼刚刚找到销路,等鱼捞完了就插秧子。”看着水田里翻腾的鱼儿,杉岭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宾有些无奈,“山好水好,田里种的谷子、养的鱼,山上种的果子、喂的鸡都好,就是想把产业做大却不容易。”

正如王维宾所说,大溪镇不少乡村在发展产业时都遇到了类似的困难:果林受灾减产、林下养殖存活率低,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又得到了多少专业的建议?5月6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

扩展“稻田+”养殖品种

午后,跃溪坝田埂上,杉岭村村民申位成舀起一瓢苞谷面和酒糟子混合拌匀的鱼饲料,用力撒向水田。不一会儿,水面上就满是抢食的鱼儿。

“一天要喂160斤左右,这几天鱼陆陆续续卖出去不少,饲料也喂得少了。”申位成受村里聘用,负责管护稻花鱼,“去年鱼价垮得厉害,一尾都没卖出去,全留到了今年。”

眼看着又到春耕,十几万尾鱼还“困”在田里,王维宾焦急万分,“去年我们第一次试验稻鱼共生,有40多户村民参与,谷子倒是收了4万多斤,卖了8万多元,可鱼怎么办呢?”

4月6日,事情有了转机。酉阳佳惠超市得知此事后,超市负责人彭作维来到跃溪坝实地查看稻花鱼品质,并与杉岭村达成了购销意向。经过十几天的捕捞销售,田里的稻花鱼已所剩无几。

“杉岭村的稻花鱼品质确实不错,我们将扩大合作规模。”彭作维表示,在此基础上,佳惠超市将向更多商超推介杉岭村的农产品。

“这些鱼全部售出后,村集体能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村民也能有分红,大家都很高兴。”王维宾介绍,村里计划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后,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稻花鱼的销路问题,这将对种植养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近几年,酉阳累计投入鲁渝协作资金1200余万元,在黑水、花田、兴隆、酉水河等7个乡镇建成9个稻蟹综合种养基地2600余亩,利用山东东营市的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良种优势,在环境气候适宜的酉阳推广稻蟹共生种养模式。”酉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君保表示,目前,跃溪坝的1500多亩水田已基本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他们以此为基础,增加种植养殖品类。可以考虑在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引进稻蟹共生种养模式。

计划引进经营主体

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跃溪坝良田千亩,可在大溪镇的其它区域,却是另一番景象:谷深坡陡、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

不过,这片贫瘠的土地,却产出了品质上乘的纽荷尔脐橙和脆红李。“我们结合石漠化治理,在杉岭村、长岭村、金线村、茶店村等‘窖窖地’种植了1.4万多亩的纽荷尔和脆红李,大部分都已进入丰产期。”大溪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人把石漠化区域岩石缝中的土地称为“窖窖地”,“窖窖地”土层薄,种庄稼不仅产量低还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种纽荷尔和脆红李不仅能起到水土保护的作用,产出的果子品质也不错。

不过,“窖窖地”产出的纽荷尔和脆红李,当地人却基本吃不到。“一到出果子的季节,湖北湖南的车就在村里排队了。”村里种了4500多亩纽荷尔,有700多亩进入丰产期,正常情况下亩产3000斤左右,所有的果子都会被外地果商抢购一空。

可去年,由于天旱缺水,这700多亩橘林仅产果50万斤。因干旱高温受灾的还有大溪镇的脆红李,减产也超过2/3。如何提高经果林的抗灾、防灾能力,已成为大溪镇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镇里的纽荷尔和脆红李产业基本实行的都是村民自行管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统购统销的模式。”大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方式抵御产业风险的能力较弱,“我们了解到云阳、璧山等地在发展柑橘产业过程中引进了经营主体流转果园统一经营,果园基础设施由经营主体建设、风险也由经营主体承担。村民则通过果园流转、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获得收入。我们计划前往学习后在镇里试点推广。”

选择抗病力强优良品种

搭建掩体防范猛禽捕食

大溪镇茶店村火石岭,满山橘树的枝头间已挂满拇指头大小的绿色果子。橘园经营者熊显富却愁眉不展,“今年投的1200只鸡苗,就剩下200多只了,恼火。”

熊显富在大溪镇流转了1000多亩荒地种上了纽荷尔,并在橘树下发展林下养殖。去年,熊显富投放的1600多只鸡苗存活销售了666只,给他带来了近7万元收入,“就是损耗太大,有时候老雕一天都要叼走十几个。”

相比于猛禽捕食的损耗,疫病带来的损失更让熊显富揪心,“有一只患病,就会传染一群,一批批地死,搞得我都灰心了。”

看着熊显富的林下养鸡举步维艰,许多原本计划效仿的村民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林下养鸡,很重要的一点是鸡苗品种的选择。”重庆特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松介绍,其公司如今年产铜梁黑鸡300多万只,“我们在铜梁各地发展林下养鸡。在虎峰镇回龙村400多亩的柑橘林和李子林里养殖的8000只铜梁黑鸡全部成活,目前每天产蛋7000多个。”

刘松介绍,铜梁黑鸡是铜梁本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如果大溪镇需要,我们愿意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

针对猛禽捕食带来的损耗,刘松建议,可以在橘园里搭建一些掩体,让鸡群在猛禽捕食时能有就近躲避的场所,“可以用木板、遮阳布等搭一些棚子,既能防范猛禽捕食,也能在夏天给鸡群提供一个遮阴的地方。”

本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