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施玉超,是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支坪派出所社区民警。1995年,江津区公安局原罗坝派出所成立,29岁的施玉超满怀激动的心情,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同年,施玉超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1988年担任公安员以来的35年从警岁月里,施玉超既曾在刑侦办案中抓蟊贼、缉顽凶,又曾在派出所调纠纷、采信息,默默地从事基层基础工作。施玉超始终初心不忘、勤恳敬业,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江津区局出了名的“老黄牛”。因表现突出,施玉超曾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荣获多次嘉奖。
“独门秘笈”采信息
2018年8月,52岁的施玉超成为江津区支坪镇白溪社区、花铺社区的社区民警。两个社区22.6平方公里,所辖人口1万余人。
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中,施玉超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扎扎实实采集信息。很快,白溪、花铺两个社区的常住居民信息就采集回来了,但这两个社区的总体采集进度却只有50%。为什么?施玉超很清楚答案,这两个社区有一半以上的户籍人员常年在外务工,必须要把这5000余人的信息也采集回来才行。然而,这其中的很多人已经联系不上,特别是举家外出务工的情形,与故乡基本上失去了联系,采集难度很大。
施玉超没有放弃,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采集信息。一是发动村社干部、网格员力量查找人员;二是通过可以取得联系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地找“老乡”;三是使用公安业务系统查询,并请求务工地公安机关协助;四是利用网络建立微信群,切实在微信群内解答疑惑、为民办事,使在外务工的白溪人、花铺人口口相传,“一个拉一个”进入微信群。如今,“白溪花铺治安1群”已经满人,2群也正在发展壮大中,不但解决了信息采集问题,也成为施玉超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警民“连心桥”。
信息采集好了,如何保障数据的鲜活准确呢?施玉超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一是在派出所门口张贴“访客二维码”,推行“服务即采即核”,对未采集过的人员进行补采,对已采集过的人员进行信息更新核实;二是下沉社区开展防火、防盗、防骗和防灾害“四防”宣传以及带队巡逻时注意收集了解有变动的人房信息,及时更新;三是向科技要警力,利用微信群发动、引导、倡议群众扫描家门口的“二维码门楼牌”,进行自主申报和自主更新。通过上述方法,施玉超有效地保持了数据的鲜活准确,目前准确率达90%以上,为精准服务群众、助力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山火面前勇坚守
在平时工作中,施玉超兢兢业业、踏实勤恳;在急难险重时刻,施玉超主动请缨、挺身而出。
2022年8月18日22时许,江津区支坪镇仁龙村突发山火。江津区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警力警车奔赴现场,会同应急、消防、林业、民兵等综合救援队伍全力以赴开展扑救工作。支坪派出所作为第一线力量,全警动员,与其他救援人员一起,克服日均44度的高温极端天气,及时疏散附近居民、投身密林砍伐隔离带、强化进山道路交通疏导管控,全力阻击山火蔓延。
在部署警力时,所领导考虑到施玉超已经56岁,担心他身体撑不住,便安排他在派出所里进行指令的上传下达等工作。炎热的三伏天,任谁都想在室内吹吹空调,但施玉超却婉拒了领导的关心,他知道前线人手紧张,便主动要求去值守交通劝导卡点,而且还选择了离山火最近、条件最艰苦的那一个。当所领导担心他身体时,他呵呵一笑说:“我没事,我是国防身体,棒着呢!”
施玉超所在的执勤点位于支坪镇仁龙村6组绿色港湾,距离山火很近,热浪扑面,空气中都是树木燃烧的焦糊味,还有火灾产生的烟尘,令人喘不过气来。
在极端高温下,施玉超和同事们戴着口罩,一遍又一遍地劝导车辆调头返程,不要前往危险路段。有的群众心系家中情况,想进入警戒区域,施玉超便耐心询问家在何处、有无老人,并解释道老人已全部被疏散、贵重财物均已转移、当地也有应急力量巡逻值守,让群众放心离开;有的驾驶员想抄近路从此处经过,施玉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自身安全,劝其绕行通过……汗水打湿了警服又被烈日蒸干,嗓子眼里已经开始冒烟,但施玉超仍然一丝不苟地引导劝解。其他站点“三班倒”,这个站点却因人员实在有限,只能实行“两班倒”工作制,施玉超从未叫苦叫累,持续坚守,顽强作战。经过全体参战人员82小时的高温鏖战,山火终被扑灭。施玉超欣慰地取下口罩,这才记起给自己灌下一瓶矿泉水。
心细如发调纠纷
作为社区民警,调解纠纷是主要工作之一。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化解,就能最大程度促进邻里和谐、守望互助,同时减少发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可是矛盾纠纷哪是那么容易调解的呢?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对此,施玉超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善于观察,找准突破口,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2018年的一天,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不大不小的“难题”。当日,施玉超巡逻至花铺社区一户人家时,见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正在路边激烈争吵。
施玉超赶忙上前去询问原委。原来,李大娘一直想要种红苕,正巧这几天下雨是播种的好时机,可是她家中并未栽种红苕。李大娘经过赵大爷门口,见红苕藤长得正壮,就忍不住自行剪了几截,正巧被赵大爷看见了,赵大爷自己的红苕藤也不多,所以不同意李大娘剪走,要求她赔偿50元。李大娘不肯,二人争执不下。
施玉超立即开展调解工作,他先是对李大娘开展法治教育,“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动别人的东西”;又劝解赵大爷得理饶人,“几截红苕藤要价50元确实也是高了点”。经过劝解,赵大爷作出让步,同意把价格降到20元,但李大娘咬定一分钱不出。
细心的施玉超仔细观察发现李大娘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但由于之前已经争执许久,李大娘好面子,就是不想低头认错。被施玉超拉到一边的李大娘,痛痛快快地掏出了20元给施玉超,施玉超转头交给了赵大爷,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自担任社区民警至今,施玉超调解的纠纷大大小小近2000起,切实将矛盾化解于苗头、消除于萌芽,一点一滴地助力辖区的平安稳定。
救助群众暖民心
“民警民警,是人民警察,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施玉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位公交车司机将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送来支坪派出所,说老太太坐错了车,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当天的值班民警正是施玉超,他立即迎上前去,询问老太太的具体情况。
老太太说,她当天一早便专门空腹去江津城区的医院做检查,由于不懂挂号程序,错过了当天的挂号,就没看成病。老太太急着赶车回来,又错过中午的饭点,没想到坐车又坐错了,不知道到了哪里。老太太本来就有脑血管方面的毛病,容易头痛头昏,这一天折腾下来极为不顺,眼下更是头昏不已,难过郁闷,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施玉超听了赶忙给老人倒了一杯水,又买了两个面包给老人吃,还一边安慰老人:“别难过,您先吃点东西,一会儿我们送您回去!”待老人吃完,施玉超和同事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还耐心地教老人如何在网上挂号、回来应该坐哪一班车、如何识别哪一辆才是回家的车。老人又泪汪汪了:“警察同志,你真是大好人!谢谢你!”施玉超则笑着说:“人民警察为人民嘛!您好好休息,祝您健健康康的!”
这就是施玉超,对待工作,他忠诚敬业;对待群众,他无限真情。35年,他初心不改;日复一日,他始终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施玉超说,他愿一直做“老黄牛”,持续为江津公安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文/曾文 图/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