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铜梁区侣俸镇文曲村的一大片旱地里,一台中型播种机来回奔走播种玉米和大豆种子,“突突突”的声响在地头回响。
文曲村的上千亩土地经过宜机化改造,地块不仅大而且十分平整,加上沟渠、道路纵横交错,为机械化耕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天上午,区科协党组书记柳建华和区老科协的农技专家走进生产第一线调研春播春种情况,指导田间科学管理。
“停下!机播的行距有问题。”区老科协会员、高级农艺师何清中查看机播的质量后叫停了机播,他指出存在宽行窄行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问题,并手把手指导机手校准机器后,再继续实施机播。
“高标准做好栽培管理是增产增收的保证。按照标准化栽培,玉米亩产400至450公斤,春大豆亩产120公斤,春大豆收后还可以种植一季秋大豆。要获得高产,种植技术必须规范。”何清中说。
随后,柳建华一行又来到少云镇少云村15社,该地属于丘陵地形,上百亩的坡地被规划种植高粱。业主抓住昨晚喜降春雨的时机,组织20多位农民工利用小型播种机抢时播种。
区老科协把10个优良品种送到业主手中后,走进地头查看播种的质量,纠正播种技术不到位的地方。在一片玉米地里,专家发现部分玉米苗长势较差,通过对叶片色泽的分析,得知是施肥不均的原因所致,专家当即提出了弥补措施。
“区老科协不仅送良种到地头,还传授高产种植经验,良种配良法,我们就按照专家讲的意见办。”农业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周俊洪说。
在少云镇堰池村公路一侧,几百厢杂交水稻秧苗长势喜人,远远望去,像铺展在田畴的绿色诗行。这片集中育苗地有50多亩,是一家农业公司集约化经营的水稻种植项目。
农技专家仔细查看秧苗有无病害虫斑,并根据部分田块缺水的问题,向管理人员提出了抽水灌田、匀水薄水栽秧的避灾措施,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让业主受益匪浅。
“近日,重庆市老科协召开了乡村振兴交流会,要求各区县老科协组织更多的专家走进农业生产第一线,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区老科协及时认真落实,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面对面、零距离指导农业产业特别是粮油生产,为农业增产增收做贡献。”区老科协秘书长田时铭说。
(通讯员 赵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