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王秦)近日,在重庆市石柱县黄鹤镇鱼龙村芭蕉塘组的茶叶产业基地,一行行茶树郁郁葱葱,务工的村民腰间挎着茶篓,不停地穿梭在茶海中,手指上下翻飞间,一片片茶叶便落入茶篓中。
“农民得到了收益,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虽然付出了很多,但觉得很值……”谈到发展茶叶产业的经历,鱼龙村妇联主席蹇育琼感慨万端。
据她介绍,多年来,因大量青壮人外出务工,撂荒田地较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17年12月,蹇育琼在黄鹤镇党委政府组织下,与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外地考察茶叶产业,深受鼓舞和启发。
对此,镇村干部决定在鱼龙村芭蕉塘组流转村民的撂荒地,通过打造示范片,以点带面在全镇发展茶叶产业。然而,当地群众对发展新型产业持怀疑态度,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将其流转出来。
面对重重压力,蹇育琼和其他镇村组干部,多次召开村组大会、院坝会,大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手掰手向群众算成本账、对比账、收入账、长远账,终于使土地流转问题得到解决。打通了群众思想上的“堵点”后,鱼龙村成立了鱼龙村专业合作社,加速流转土地速度。
2018年2月,在芭蕉塘组的100亩茶叶示范基地,务工村民们忙碌着开沟、起垄、栽苗,现场人头攒动,一行行新种植的茶苗为昔日的撂荒地披上了“绿装”。
在芭蕉塘组茶叶产业示范片的引领下,到2019年,鱼龙全村8个组共流转撂荒地1400余亩种植上了茶树,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
通过鱼龙村的示范带动,黄鹤镇的汪龙村和山河村紧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共流转了900亩撂荒地种上了茶树,使全镇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让昔日“沉睡”的土地资源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在家带孙女的同时,现在每天还要为专业合作社采摘鲜茶3斤,收入在100元左右,既照顾到了家,又有了可观的收入,这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鱼龙村村民刘胜素在谈到茶叶产业发展起来的好处时,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当地村民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每年到茶叶基地季节性务工的总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务工村民忙采摘,茶企车间忙加工。随着春茶陆续开采,笔者走进位于黄鹤场镇上的重庆金江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只见机械设备在徐徐运转,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炒茶师们忙碌着摊晾、杀青、理条、脱毛、烘干、提香……随着一道道工序相继完成,一盆盆鲜嫩的毛尖茶经过加工后变成了一片片芳香四溢的干茶。
为对接好市场,完善茶叶产业链,黄鹤镇在2021年3月引入了重庆金江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装起了自动化加工设备,建成了冷藏库、加工车间、检测室、化验室、品茶室、包装室、展示厅等一体化配套功能室,达到了国家级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并获得SC认证,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可完全满足全镇2300亩茶叶的加工任务。
为进一步打造茶品牌、扩展茶市场,该公司突出“绿色、健康、有机”理念,注册了“鹤鼎玉芽”商标,打造出了绿茶和红茶系列茶产品,在2022年度,其产品远销江、浙、沪等地,销售总额达到400余万元。
随着农文旅融合深入发展、茶叶丰产面积逐年增多、茶叶产业链逐步完善、生态产业红利不断释放,黄鹤镇正在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