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背景
成都市郫都区着眼纵深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着力降成本、强集体、富农民,激发城乡融合发展动力,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郫都路径。
二、改革举措
(一)创新“成本三降”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高效。针对农用地流转租金成本较高、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农业产出效益不高等系列问题,探索村集体搭建平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降低土地租金成本、农资成本、人工成本,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种植大户和流转土地农民收益“双提升”,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一是探索利益联结机制降土地租金成本。着眼保障种植大户、村民双重利益,由村集体搭建多方自愿协商平台,试点推行土地流转“保底+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农田道路距离、灌溉水渠远近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分类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提高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种植大户集中收储土地的积极性,推动土地租金成本逐步降低。比如,郫都区在安德街道规划建设豆瓣农庄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通过村集体搭建土地流转协商平台,引导种植大户、村民建立土地流转“保底+分红”收益机制,共流转土地940亩,流转价格从2200元/亩下降至800~1200元/亩。
二是创新组织模式降农资成本。探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将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集体或种植大户,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推动农田种植从“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变,积极与农资大企业合作,通过批量采购、定点采购、电商直购等方式,逐步降低农资成本,每亩土地可降低农资成本约20%。比如,安德街道广福村在推动韭黄规模化种植过程中,由种植大户直接到农资批发市场批量采购有机肥、种苗等农资,韭黄种植亩均农资成本下降约400元。
三是改进生产方式降人工成本。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依托西华大学、吉峰农机等高校企业技术优势,布局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产业园,引入意大利、德国“渗透起垄播种”“土地深松”“种苗移栽”等专业机械,构建“校企研发+企业生产+田园综合体展示+农民合作社应用+社会专业服务”的农机全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覆盖率达95.07%,人工成本亩均降低约200元。
(二)创新“多元开发”模式,壮大新型集体经济。针对村集体有资源无资金、想发展无项目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探索国企先行、多元参与的开发利用模式,培育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一是国企担当聚资本。探索“国企+村集体+社会企业”模式,引导区属国企主动担当,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腾退,先期投资完善腾退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基础配套建设,降低社会企业入驻开发成本,提高乡村吸引聚集资本的能力和资本下乡的信心。比如,区国有公司收储东林村23亩宅基地,先期完善腾退区域基础配套,连片打造500亩乡村观景新空间,引进途远民宿等项目入驻,导入精品民宿、康养等新业态。
二是村社联动强集体。着眼增强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能力,探索实施单村经营、多村联合经营模式,通过股份合作、抱团发展、以强带弱等发展方式,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比如,石羊村采取农民众筹、灵活入股方式,成立谦泰羊农旅有限公司,建成金海棠湿地公园,村集体资产实现从负债28万元到超300万元的转变。
三是合作共赢促增收。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劳动务工+股份分红”“双向入股分红”“租金保底+收益分红”等多种利益分配合作方式,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离土不离乡,构建形成多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战旗村望丛釜项目创新“宅基地基本租金+营业额分红3%”分配方式,20余名村民人均就业增收4.2万元/年;子云村探索“定额+溢价分红”分配方式,与区属国有公司合作,建成子云温泉酒店、臻里水碾房等项目5个,带动1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500余万元,平均每户村民增收约1.1万元。
(三)创新“产业融合”路径,丰富乡村多元业态。针对乡村产业发展空间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坚持“腾空间、引主体、促融合”并举,探索农工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走出乡村只发展农业、旅游的“死胡同”,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离土不离乡。
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拓空间。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出台推动农民逐步适度集中居住等“1+10”系列配套文件、集建入市配套制度24个,创新以宅换房、以宅养老等模式,统筹就地入市、易地调整入市等方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目前,全区共引导1.7万户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7932亩,实现就地入市2546亩。比如,坚持总量控制、流量调节、适度留白,通过宅基地指标易地调整入市制度,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腾退复垦的643亩宅基地指标,调整到川菜产业城发展食品饮料产业。
二是“三园融合”延链条。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探索“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特色村”融合机制,推动区内高校、产业园区功能向乡村拓展外溢,引导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到乡村布局科创空间、实训基地、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等,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总部办公、适农工业、加工园区等多元富民产业,促进大学校园、产业园、田园“三园”融合互动,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开发农业科普、休闲、观光、生态等多种功能,不断延伸乡村产业链。目前,累计引进中航植物工厂等农商文旅体融合项目36个,建成深圳步科、袁隆平种业硅谷等林盘科创空间和金田育苗等4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三是“科创下乡”提价值。坚持科技赋能乡村,聚焦精品蔬菜、高端种业、食品加工等特色农业,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攻关,累计攻克生菜智能化生产、韭黄集栽等技术难题61项,研发新品种1000余个,建立郫县豆瓣等生产技术规范和制作工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超过95%;坚持创意赋能乡村,引进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对蜀绣、林盘、农耕等独特资源进行立体化设计、艺术化改造,建成川菜小镇、乡村十八坊等一批文化体验街区,借势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开发豆瓣侠玩偶、蓉宝蜀锦等文创产品,推动乡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比如,成立蜀绣学院,开发蜀绣文创产品300余个,作为礼品赠送外宾,蜀绣年产值突破3亿元。
三、改革成效
(一)推动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获评全国第四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是全市唯一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区县。新建汉姜粮油等5个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区,建成德源大蒜等3个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良种覆盖率97%。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万亩,粮食产量4.9万吨;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4万亩,年产蔬菜70万吨。
(二)壮大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获评四川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区,培育了2个亿元村、1个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占比达50%,总收入超5.8亿元,新增农村市场主体2.8万个,70%的村民就近就业。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余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7:1,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三)丰富了乡村产业多元业态。获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三道堰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川菜特色小镇、菁蓉特色小镇入选四川省特色小镇,打造战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青杠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青冈雕塑村等24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创建战旗村等4个AAAA级景区,唐昌布鞋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全区年接待游客约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