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袁家军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持续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迭代升级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胡衡华讲话

2023-03-29 09:47:07  来源:重庆日报

▲3月28日上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袁家军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持续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迭代升级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胡衡华讲话

3月28日上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把全市人才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坚持对标对表、深化改革创新,把“2+6+X”先进制造业作为人才引育的重点战略方向,出台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续推动人才工作迭代升级,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胡衡华讲话,领导小组副组长姜辉、蔡允革、罗蔺、江敦涛、张安疆出席。会议审议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人才强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2023重庆国际英才大会总体方案。

袁家军在讲话中对全市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指出了存在的差距。袁家军指出,人才是谋发展、谋创新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时代内涵,深刻领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深刻领会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的工作导向,深刻领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要义,抓好贯彻落实。要以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总目标,以建设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总抓手,聚焦提升整体智治力、人才汇聚力、战略支撑力、政策竞争力、生态涵养力,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人才平台提能升级、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和人才生态持续优化,推动重庆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袁家军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推动人才平台能级跃升,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能级实验室体系,建好用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领军企业集群。要抓好战略科技人才引育,聚焦“2+6+X”先进制造业战略方向,加快集聚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减负松绑支持激励机制、统筹高效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更好赋能人才创新发展。要提升人才品牌的重庆辨识度,高标准实施重庆英才海聚专项,以海外人才集聚带动重庆人才水平整体提升,高质量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高水平举办重庆国际英才大会。要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体系,完善人才成长全周期服务,加强人才基础服务保障,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促进人才开放合作,建设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强化数智赋能,通过数据流打通人才工作多跨协同,推进人才发展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

袁家军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迭代升级。要压实工作责任,健全人才治理机制,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树立“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理念,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新,大力宣传人才优秀典型,借鉴人才引育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实现新发展。

胡衡华指出,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人才是基础性支撑,是战略性资源。要突出需求导向,围绕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改”各项工作。“引”,重点是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以项目带动人才引进。“育”,重点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配度,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建好用好卓越工程师学院,提升规模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留”,重点是要让更多青年人才留在重庆,强化政策留才、环境留才、事业留才,发挥科创平台、科技型企业聚才留才效应,支持高校师生在渝创新创业。“改”,重点是要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让市场发现人才、评价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会议书面审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