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在全国第五位的重庆以2.91万亿元的GDP总额,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第四强。
文︱王昊月 编辑陈融雪
2023年1月,全国各城市陆续公布2022年的GDP数据,重庆以2.91万亿元的GDP总额,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第四强。
重庆晋升并非易事。
回望2022年,重庆经济发展不仅遭遇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还遭遇了疫情防控、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等挑战,在这样超出预期的压力之下,重庆能够稳住经济,实现2.6%的GDP实际增速,凭什么?
抗压起势
为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稳定恢复,重庆市2022年积极组建了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班,开展了“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发布了192条稳经济政策“大礼包”,包括财税、人才、设备购买等各方面优惠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500亿元。
同时,重庆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藻渡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103.9亿元,超2022年初计划14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稳中提质。
除了真金白银地补贴企业,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了突出位置。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加速传统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2年,重庆汽摩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1%、材料和消费品产业较上年分别增长3.9%和2.1%,支柱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4倍,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0.1%、31.8%,高新技术产品增势迅猛;第二产业增速达到3.3%,有力支撑了总体GDP的增长。
与此同时,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为重庆增色不少。
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后,广安全域正式融入重庆都市圈,成为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双核联动联建工作机制实质运行,第一批双核联动合作项目实施、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重庆两江新区、全国首个跨省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建设。
2022年,重庆主城都市区GDP总量达到2.2万亿元,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短板待弥补
重庆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在关注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短板,进而采取有力措施,让重庆各方面均能早日达到“一线”标准。
重庆的短板包括:
——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下辖区县众多。“一区两群”中,主城都市区具有天然的区位、交通、平台、资源等优势,聚集了全市66%的常住人口和76.7%的GDP总量,是重庆的经济核心区;而渝东北、渝东南“两群”实力相对较弱。
“一区”中发展最好的渝北区与“两群”里最薄弱的城口县之间,GDP差值巨大,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不平衡现象显著,这一问题导致重庆的人均GDP在全国GDP十强城市中排名靠后,制约了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向深向实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尚存痛点。
重庆近几年一直倾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落户。重庆在2021年启动建设全市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瞬态实验装置”项目,科技创新成效可见一斑。
然而,无论是横向对比北上广深等科创实力强劲的“标兵”城市,还是纵向考量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唯一直辖市的战略地位,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都相对略显薄弱。
首先是创新资源缺乏。目前重庆的创新资源总量偏小,且分布不均,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聚集能力有待加强,截至2023年2月,重庆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同比增长24.3%,与北上广深四市3.7万家、2.2万家、1.2万家、2.9万家的体量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其次是创新活跃度。当前,受科技营商环境不够完善、创新人才支撑不足、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影响,重庆技术合同成交额、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指标距离“一线”标准仍有距离,科技创新活跃度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科技支撑。2022年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约为2.3%,不仅低于GDP五强中的其他城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因为重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体量较小,大部分企业出于对成本和收益的考量,仍存在轻创新、轻技术、轻研发的现象。同时,产学研合作机制也存在融合广度窄、深度不够的短板,没有形成“企业出钱—机构研究—知识产权共享”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稳定发展仍存隐忧。
近年来,重庆加快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供应链保障总体稳定,并且已经建成了较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产业门类完整,产业链也较为齐全。但同时也要看到重庆产业链实现稳定发展仍要在三方面着力。
一是提升产业能级。当前,重庆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其中汽车、笔记本电脑等重点产品多数处在中低端水平,附加值较低,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较少,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强领军企业带动能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重庆A股上市公司共计68家,其中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仅智飞生物和长安汽车两家公司。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较小,对配套企业的聚集力较弱。
三是推进产城融合程度。重庆部分地区的工业园区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仍然存在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不明确,与当地城市建设的协同程度较低的不足。
摸高四万亿
“跳一跳,够得着”,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重庆定下了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迈过4万亿元、12万元的经济发展目标。
为达这一目标,重庆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一是破局同质化发展。
当前,重庆各区域在电子信息、大数据、金融等多个领域存在一定同质化竞争现象。这容易导致优质企业集群效应难以显现、内部资源进一步分散,以及无序发展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破解这一难题,重庆可形成跨行政区化的协调机制,梳理各区资源配置,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任务,避免优势分散,打破几大板块自成体系、组团发展的惯性思维,增强重庆整体的发展动力;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依据各区特点放大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对于邻近区域间的相似或相同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
二是下好双城经济圈一盘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满三年,两地合作逐渐加深,在经济总体实力、协同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生活宜居水平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时间更长、实力更为强劲的城市群相比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未来,成渝两地宜持续加强合作,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为纽带,共同打造“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营造包容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构建“科学家+企业家+经纪人+投资人”的新型科创人才结构;加快形成“双核”引导、城乡均衡的高品质消费空间,打响地域文化旅游品牌,聚集全球消费品牌落户,构建协同共享的一体化消费环境;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因地制宜推广各种“中心城区+毗邻地经济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形成“成渝一家亲,唱好双城记”的良好局面。
三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重庆是全国唯一的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内外贸一体化建设上具有极大优势。近年来,重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新格局。
新的一年,各地相继加足马力拼经济,武汉、重庆、广州、深圳等市2023年GDP目标增速都定到了6%以上。既有的城市排名只能代表过去的成果与不足,依托自身优势、瞄定未来发展,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更要兼顾高质量发展,才能让重庆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迎来一个又一个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