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推动地域文化乡邦文化方志文化对话交流

2023-03-03 09:32:58  来源:重庆日报

3月2日上午,首届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在重庆雾都宾馆开幕。本次论坛为期两天,1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邀学者、史志专家、方志同仁齐聚一堂,以主旨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交流探讨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打造的学术交流品牌,旨在搭建全国性地方志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地域文化、乡邦文化、方志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是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本届论坛由中指办主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

开幕式上,中指办一级巡视员邱新立表示,中华民族具有编修和利用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方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属性。中国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宝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志工作者的使命是充分发挥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秉持“以志为鉴、以志为源、以志为体”的理念,更好地推动中国地方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方志智慧。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中指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中指组成员、复旦大学教授巴兆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中指办一级调研员、研究员张英聘等嘉宾,分别发表题为《充分发挥当代史志的“资政育人”功能》《村镇志书写与乡村振兴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志学概论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路径》《地方志与重庆历史文化体系》《图画北京:方志地图中的记忆》的演讲。

论文作者代表则分别围绕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三轮修志工作的总结与展望、专题志编修、旧志整理利用与开发等多个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首届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缘何落地重庆?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文海表示,首届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落地重庆,是因为重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地方志在内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同时,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和红岩精神交相辉映,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专家观点>>>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武力: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就是重视写史和修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旧志有8000多种、10余万卷。新中国继承和创新发展了修志这一传统,目前已完成两轮修志。今天完全可以说,史志一家,功能互补。志书在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村镇志编修关乎乡村振兴战略

地方志编修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村镇志的编修需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它不仅是为未来存史,更重要在于它是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乡村的传承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巴兆祥:方志学专业课能承担课程思政功能

以《方志学概论》为代表的方志学专业课,能很好地承担课程思政的功能。《方志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必须以知识传授为基础,透过专业知识传授来实现价值塑造、价值引领。还要注重探索多元融汇方式,引发思政主题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能力。

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地方志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石

地方志工作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石。重庆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编纂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地方志等重庆文献的基础上,建构起“2+4重庆历史文化体系”,最终转化为一套《重庆人文丛书》,这是运用地方志承载重庆历史文化的最新成果。它回答了“重庆文化”的时代之问,立起了重庆文化的“四梁八柱”,也贡献了重庆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学理基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