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7个、2022年160个、2023年248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建设呈现持续提速态势
◇通过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联合对外招商、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等方式,两地优势产业正实现相融共促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赵宇飞 李力可
在我国西南腹地,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成渝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正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已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四川省也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从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再到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在两地携手推动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加快迈向“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提速
重庆沙坪坝区二塘码头,成渝中线高铁井口嘉陵江特大桥建设现场,旋挖机正有序施工,钻孔、清孔、钢筋笼下放、混凝土灌注……巨大的桩基慢慢深入地下。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成渝中线高铁于去年11月全线开工建设,建成后成渝“双核”将实现50分钟通达。
重大项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日前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将实施重大项目248个、总投资3.25万亿元,涵盖现代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七大重点领域。
2021年67个、2022年160个、2023年248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建设呈现持续提速态势。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一个个重大项目正“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陆路方面,除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外,郑渝高铁已通车运营,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重庆段、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20条;
水路方面,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等项目加快建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国家高等级航道为骨架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
航空方面,2022年成都、重庆机场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均位居全国前列,重庆江北机场改扩建、四川乐山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正加快形成……
“对于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的成渝地区而言,持续提速的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敬说。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各类汽车电机正在高度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上完成组装,几个小时后,部分产品就能出现在重庆一些整车企业的生产线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我们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重庆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重点客户紧密互动,在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从产品研发、试验、验证到批量生产,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能力。”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辉雄说,华川电装每天为重庆车企供应汽车零部件超过3万套。
川渝携手补链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39%。通过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联合对外招商、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等方式,两地优势产业正实现相融共促。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汽车产业展现出产业链合作的强大韧性,汽车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合计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增长17%。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联合对重大技术难点展开科研攻关。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超瞬态实验装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它能在精确到“飞秒(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埃(1纳米的十分之一)”的尺度下研究物质瞬息变化,将解决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关键技术需求。
在200多公里外的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营,可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失效分析、可靠性试验、测试服务、工艺设计服务等公共服务。
如今在西部科学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已呈全面开花之势。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一大批平台、项目陆续落户或投入运营。
未来,川渝将为产业链注入更多科创元素。2022年12月30日,在成都举行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双方讨论了《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共同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等5项重点任务、人工智能等5个重点领域、创新联合共建等5项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走进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列列满载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拉响汽笛,缓缓驶出站台,开往东盟等区域的国家和地区。
2022年,以川渝为主要支撑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逆势加速——新开通线路78条,是2021年的5倍多,物流网络已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逆势提速,是成渝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加速崛起的重要例证。如今在成渝地区,向东,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成渝)号可直达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东南亚等区域;向北,从成渝地区出发的国际班列可直达莫斯科……
改革开放新高地,是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定位之一。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川渝还携手将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首先,瞄准制约扩大开放的障碍,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欧班列(成渝)号在全国首次实现跨省市中欧班列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水道进出口通关便利化;共同推动川渝机场集团交叉持股,强化机场协作运营……
其次,建立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建立跨省设立的联合河长办、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构建知识产权跨区域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很方便!在川渝两地看病不用再重复检查了。”在成都务工的重庆人魏书仁说,得益于川渝医疗平台互联、系统互通、结果互认,他持成都医院的检查结果,可在重庆市多家医院直接住院就医。
截至目前,“川渝通办”事项已达311项,涵盖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
来源:2023-02-25 《瞭望》 202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