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白大褂、一副黑框眼镜,讲起话来温文儒雅,眼神却坚定有力。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在医院、学校、调研等场合忙得连轴转。
在他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反复修改准备提交的提案。今年“两会”期间,他将聚焦医学产学研一体化,为医学科研成果转化鼓与呼。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关乎病人能否活得更有尊严和质量
从医30多年来,黄伟在骨科领域研发出诸多新技术、新方法。
他坚持将创新成果用于临床,曾为111岁老人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帮助老人摆脱病痛折磨、重新站立。他说:“这位老人今年已114岁了,目前她是业内公开所见最高龄的手术者。”
“医疗技术越先进,手术效果就越好,病人也就能更有尊严和质量地生活。”这是黄伟一直关注创新的根本原因。
但他在调研中发现,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道,2019年,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并持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然而,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真正与企业联合完成转化用于临床的却凤毛麟角。
黄伟分析,当下我国产学研校企联合模式不成熟,产学研一体化创新转化团队合作模式不成熟,产业孵化流程不完善等,是科研成果转化受阻的关键原因。
“正是因为转化问题‘卡脖子’,我们有些医疗器械、药品等才不得不依赖进口。”黄伟认为,打造更流畅的转化渠道,让一个个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临床中的医疗器械和药物,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破解“隔行如隔山”
建议高校和医院组建研发转化团队
“非医学领域的人经常搞不懂医生的想法和目的,沟通成本非常高。”黄伟解释,例如医生想要研发一款手术机器人,在一次次沟通后,机器人制造企业却迟迟做不出令医生满意的产品。问题就出在专业上的理解偏差。
如何解决“隔行如隔山”的问题?
黄伟建议,应鼓励具备创新转化条件的高校、医院组建研发转化团队,并以公司方式运营,从而充分解放其创新转化潜力,同时提高转化的效率。
“人才是创新转化的主体。”黄伟还建议,我国应建立创新转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医院和企业进行人才交流。其中,校企双方均应从人事待遇等方面进行改革,开放思路,打开口子,着力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产学研能力的人才。
面对全国政协委员这个新身份,黄伟表示,一支笔写下的提案,关系着无数人的期盼。全国“两会”期间,他将做好一名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动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连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