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重庆“新春第一会”上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双圈建设,抓手在项目。当前,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火热推进,它们将深刻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生活品质能级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日起,重庆日报推出“双圈建设‘开门红’ 这些项目值得期待”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打探这些项目。
为了给内陆地区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不少沿海港口都会选择在内陆中心城市建设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操作平台。这种没有水的港口,便称为“无水港”。
重庆也有一个在建的无水港——陆海新通道无水港。项目建设已近两年,进展如何?2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探访。
因“逆向思维”而生的项目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自内陆而起的国际通道,其运输方式主要为陆路接驳海运,辐射范围也是从内陆经沿海沿边地区不断向世界各地延伸。
所以,积极推动陆海新通道陆运和海运有效联结,形成更加畅通的铁海联运,让通道的运输服务更高效、便捷,是重庆一直努力的方向。传统无水港,给了重庆“灵感”。
“既然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无水港将港口服务延伸到内陆地区,那为什么内陆地区不能尝试反向操作?”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
带着这样的“逆向思维”,重庆提出了一个创新构想: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原本要在海港进行的铁路与海运的组织衔接、铁路箱与海运箱的置换流转等服务,前置到陆运环节。陆海新通道无水港,应运而生。
2021年5月,重庆正式开工建设陆海新通道无水港。项目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包含办公楼、倒班楼、仓库、冻库等单体建筑及室外工程。建成后,无水港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承载体,助力通道陆运体系向海运网络延伸。
项目今年底投入使用
2月6日,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项目入口是“门”字型石柱建筑,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陆海新通道无水港”,货车正在现场穿梭忙碌。
无水港入口右边的仓库口停着一台吊车,正不停地将钢梁送到仓库门口,工人再把钢梁送到指定位置。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发展部部长刘梦骥介绍,吊车和作业工人正在安装仓库门口的雨棚,那些钢梁便是雨棚的“骨架”——未来,陆海新通道的普通货物将堆放在这里。
除仓库外,项目的集装箱堆场、冻库、办公楼等已基本建成,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约有150名员工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到今年底,无水港项目将投入使用。
将成为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项目。”刘玮介绍,无水港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集“物流+贸易+产业+金融”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以产业为例,项目建设了冷链仓库、冷冻品加工等硬件设施,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功能,未来可实现进出口冷链储存加工。
此外,项目将依托智慧集装箱堆场、指挥中心等设施,搭建国际海运箱共享调拨中心、进出口冷链集散分拨中心及进出口普货集散分拨中心,实现国际集装箱储存转运、进出口冷链储存加工、展示交易、大宗货物集散分拨、现货及期货交割、供应链服务及金融服务平台等功能。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铁海联运班列中,由四川毗邻地区来渝集散分拨的货物,占外地货源近三成。”刘玮说,随着无水港的建成,重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集散分拨能力也会显著增强,不仅能优化成渝地区的物流组织体系,助推两地口岸物流合作发展,也将推动川渝两地在西部地区实现“带头开放、带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