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月30日电(李元元 王龙博)人们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榨菜。”一碟小小下饭菜,凝结的是故乡味道和浓浓乡愁。
大年初八,人们还沉浸在年味里,在重庆涪陵的二渡村,田间地头已经出现第一批劳作的农人。一片绿意盎然中,当地最有名的“土特产”——青菜头迎来丰收,这是制作榨菜最重要的原料。
“榨菜是每个涪陵人从小到大的记忆。”种植户杨世海说,自己今年种了近100亩青菜头,预计能砍收40万斤。“每年春节前后到雨水节气,是收获青菜头的最佳时节。”
长江边上的涪陵,常年潮湿多雾,自古就盛产青菜头。125年前,涪陵人将青菜头腌制后进行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榨菜”。
每到冬春季节,涪陵就成了一座青菜头堆起来的城市。种植面积超70万亩、生产企业41家,带动16万农户、1700余加工户、60万从业者服务于榨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推动榨菜产业发展,涪陵区还专门设有“榨菜办”。
小小的青菜头,历经125年的秋露冬霜,如今已长成年产值超过130亿元的大产业,形成从青菜头种子选育、青菜头种植、榨菜生产加工、榨菜附产物开发、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的完整产业链,并催生了A股市场首家酱腌菜上市企业,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青疙瘩”长成“金疙瘩”
1898年,涪陵城郊商人邱寿安将川江一带盛产的青菜头腌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由于制作过程中要在木箱里榨除盐水,故取名榨菜。
得长江航运之便,嫩、脆、鮮、香的榨菜順江而下,榨菜的香味就这样从码头一路飘向全国,乃至更远的世界。自此以后,这碟属于涪陵人的佐菜,逐渐成了越来越多人喜爱的“国民下饭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原本快速发展的涪陵榨菜受物价波动、盐荒等因素影响,产量急剧萎缩。到1945年,涪陵榨菜产销量降到历史最低点。
新中国成立后,涪陵榨菜纳入国营经济体系,产品一度成为国家战略物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批企业与个体加工户让古老的涪陵榨菜重新焕发了活力。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是传统坛装榨菜比例的不断下降,更适应市场的方便榨菜比例逐年上升。
2000年,因为三峡蓄水时的搬迁,傍水而建的涪陵榨菜集团用1.4亿元移民迁建资金对榨菜产线进行工业化改造,带动了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国内榨菜行业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新华网发
过去十年来,涪陵榨菜加速转型,龙头企业投用国内榨菜行业首条智能化生产线,并加紧建设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榨菜城;涪陵当地发布榨菜指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展示全产业链动态;推动产品结构优化,目前已形成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县乡市场,并出口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地学者表示,涪陵榨菜已成为重庆农特产品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品牌,是重庆农村经济的一张“金字招牌”。
种植户在田间砍收榨菜原材料青菜头。新华网耿骏宇摄
“小菜头”书写大文章
作为青菜头的主产区,二渡村是重庆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有“榨菜第一村”的美誉。
走在丰收时节的二渡村,除了漫山遍野的青菜头,还有一座座精美的小院点缀其间。这里是二渡村盘活闲置农房后投用的新设施,有“第一村食堂”、阳光书院、传统手工榨菜体验室、榨菜直播基地……
“我们依托青菜头,正全力发展传统手工榨菜和乡村旅游两大重点产业。”二渡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罗振表示,当地通过挖掘榨菜科研院所、传统榨菜工艺体验等特色,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将原本的青菜头种植延伸成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协同的全产业链。
在村里的直播基地里,几名年轻人正在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从村里收购来的手工榨菜和文创产品。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被榨菜吸引到农村来的城市人,目前已成功注册“北山手作”商标,用于整合周边村里的传统手工榨菜产品,打响了二渡村自有的榨菜品牌。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罗振表示,小小的青菜头,是二渡村书写全面振兴大文章里最具识别度的标签。
无人机航拍重庆市涪陵区二渡村青菜头田。新华网耿骏宇摄
目前,青菜头种植已拓展至涪陵23个乡镇(街道),惠及当地数十万百姓。“以2022年为例,涪陵实现人均榨菜纯收入2872.96元。”涪陵榨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青菜头种植纯收入15.01亿元、运输务工纯收入1.89亿元、榨菜种植加工总纯收入17.64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春节刚过,涪陵榨菜集团国际业务负责人张小明就开始和海外经销商联系,商量今年的发展计划。“过去5年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增速一直快于国内。”张小明表示,今年他和同事们正在规划前往海外开辟市场的行程,“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榨菜出口较快增长,让更多在海外奋斗的华人都能尝到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