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两会今日谈④ | 重庆民营经济如何向上而攀?

2023-01-16 13:32:47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新重庆正大踏步走向未来。

2023重庆两会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两会今日谈》系列报道,每日聚焦一个主题,邀请代表委员为建设“新重庆”建言献策,逐梦新时代,谋划新发展。

【“今日谈”主题】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日谈”嘉宾】

市人大代表游洪涛

市人大代表娄超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

市政协委员陈博洲

市政协委员刘一

市政协委员李友根

今年重庆两会上,“民营经济”成为热词之一。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鼓励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实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开展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0%。

在蓝图兑现的路上,如何才能推动民营经济向上而攀,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采访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关键词:企业家

市人大代表游洪涛

建议重庆设立“企业家节(日)”

市人大代表游洪涛。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_副本
市人大代表游洪涛。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一字一句,让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游洪涛深受鼓舞。

“民营经济在荣昌已形成‘78899’的格局。”游洪涛介绍,“78899”是指荣昌70%的技术成果是民营经济创造的,80%的GDP是民营经济创造的,80%的税收是民营经济创造的,90%的就业岗位是民营经济创造的,99%的市场主体是民营企业。

在游洪涛看来,民营经济的主体就是民营企业家,因此社会要构筑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的氛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强化其归属感?

游洪涛建议,重庆应设立“企业家节(日)”。他注意到,近年来浙江温州、陕西西安、深圳、吉林通化、山东滨州等地,纷纷把设立“企业家节(日)”作为关心关爱企业家的重要载体,从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升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在他看来,设立这一节日并不一定要放假、休息,而是让企业家有强烈的归属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有利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此外,这一节日的设立也有利于营造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创新

市人大代表娄超

建议加强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和场景打造

市人大代表娄超。记者 李裕锟 摄_副本
市人大代表娄超。记者 李裕锟 摄

“近几年,重庆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大,特别是实体经济占很大比重。”

市人大代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西南研究院院长、重庆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娄超说,过去,外地企业对重庆的认识更多来自重工业,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不断投入,外地企业家对重庆的印象也开始发生改变。

扎根重庆多年,娄超亲身经历了重庆将人工智能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

在他看来,重庆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深化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最近推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涉及多个产业领域,从规划目标、实施步骤、配套政策等方面给出了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

娄超认为,目前重庆人工智能产业还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企业整体体量较小、布局较散、层次偏低、缺乏标杆案例、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等。

他建议,加强重庆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和场景打造,支持“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等,促进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方向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

报告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记者 李裕锟 摄_副本
市人大代表彭学平。记者 李裕锟 摄

市人大代表、学平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学平是一位连任代表,在她看来,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较往年有明显增加。

“报告在重点领域改革这一节中,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之前,这一细节是党和政府重视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彭学平说。

彭学平认为,在建设新重庆的目标指引下,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是检验“两个毫不动摇”,考验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试金石”。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企业家、一线员工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她建议,重庆民营企业家们要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企业家精神,牢记实业报国使命;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变革,重构企业的发展方式,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以创新精神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她期待全社会形成尊重纳税人、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激励

市政协委员陈博洲

探索建立民营经济引导激励工作体系

市政协委员陈博洲。受访者供图_副本
市政协委员陈博洲。受访者供图

如何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推动新时代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重庆博象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博洲在会上提交了提案,建议探索建立民营经济引导激励工作体系。

通过走访调研,陈博洲发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普法和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民营经济帮扶政策成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他建议,探索一种对民营经济进行教育、引导、帮扶和激励的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重庆民营经济引导激励工作体系,设立专门领导机构,建设专门工作机制,全方位助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

陈博洲认为,该工作体系的构建可以在“一区两群”中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民营经济占比较大的区县进行先行试点

例如,九龙坡区的市场主体已突破22万户,居全市第一。而武隆是重庆市唯一的旅游国际化试点区域,农文旅商相关产业是其地方支柱产业,并且正在积极推动“全市最佳政务环境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可以在这些地区先行先试,待探索成熟后,再在全市推广。”他说。

关键词:信心

市政协委员刘一

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市政协委员刘一。受访者供图
市政协委员刘一。受访者供图

民营经济对中国而言究竟有多重要?

市政协委员、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刘一,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民营经济的企业数量占比90%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刘一建议,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出台的各项经济发展政策,尽量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政策的调整,带来行业的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

——肯定民营经济在拉动就业、促进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存量企业大力投资,变存量为增量。比如,可以出台针对存量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存量企业增量部分,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等待遇,激发企业家投资力度和信心。

——大力弘扬重庆民营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重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在卢作孚纪念馆设立渝商优秀事迹展览馆,弘扬重庆渝商精神,让年轻民营企业家学习并传承老一辈企业家的优秀精神,增强企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数字化

市政协委员李友根

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市政协委员李友根。记者 罗盛杰 摄_副本
市政协委员李友根。记者 罗盛杰 摄

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友根一直关注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在他看来,重庆市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还存在缺少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投入较少、数字化人才不足等短板。

如何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李友根从四个方面给出建议

——精准施策,加强转型引导。着力加强规划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为转型案例标杆。

——加大资金支持、创新金融体系,缓解数字化转型困境。设立和运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项产业基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入保险、担保、租赁等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或者提供多种债权与股权的融资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

提高数字化意识,加强人才“引育用留”力度。积极探索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延伸到职场,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意识,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着力营造健全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圈。完善配套服务,推动重庆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开展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加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网络合作,鼓励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与同领域中小企业共享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连肖 黄宇 王玮 董进 杨洋 刘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