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15日电题:跑好“接力赛” 交出新答卷——河北阜平振兴路上新春图景
新华社记者陈忠华、范世辉、高博
河北阜平,地处太行山区,曾经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史料记载,“阜”为“兴旺昌盛”之意,寄托了千百年来世世代代阜平人的美好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里,阜平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苦干实干,在脱贫攻坚“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又开始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努力作答。阜平,这个曾经“贫中之贫”的地方,已蝶变为“黄土生金”之地。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记者再次来到阜平县蹲点访民情、看发展。在走村入户中深刻感受到,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阜平干部群众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舍我其谁的干劲,跑好“接力赛”,交出新答卷,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大山百姓奋力奔向美好生活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阜平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在这里向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自此,阜平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对脱贫孜孜以求。十年里,变化翻天覆地。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当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景色(2022年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玉亮 摄)
“这是我们村种的高山苹果,个大味甜;这是老乡们自家的柴鸡蛋,真正小时候的味道……”在阜平县顾家台村的电商直播间,顾家台村第一批返乡创业“90后”青年顾腾飞每天都忙着直播推介当地的农副产品。
在顾家台村口,“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标语闪闪发光。封装、打包、发货,昔日习惯“猫冬”的太行山区农民正在把“冬闲”变“冬忙”,开年忙碌的场面让顾腾飞对于村子的下一步发展信心十足。
2020年底,一直在北京打工的顾腾飞看到村里的良好发展势头,决定回乡创业开民宿。如今,他的农家乐带动村里近20人就业。顾腾飞还做直播帮老乡们推销农副产品,销量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七八千元。
2022年11月6日,在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的电商直播间,顾家台村第一批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顾腾飞(右)在直播卖货。新华社发(曹建平 摄)
建新房、修新路、兴产业……步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阜平县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等扶贫产业。2020年2月,阜平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2021年2月,阜平县委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12342元。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玉亮 摄)
在阜平县骆驼湾村,一栋栋崭新的太行民居依坡而建,村口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我们骆驼湾村已经大变样。”骆驼湾村民唐宗秀说,以前我家住在破旧的土屋里,现在变成了塑钢窗的大瓦房,屋里还安装了地暖,冬天很暖和。
骆驼湾村还引进旅游公司,打造特色民宿旅游业。现在,唐宗秀和老伴儿在村旅游公司上班。“因为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公司就安排我们养花、种菜,担任讲解员。每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还有土地流转金、股金分红,我们老两口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唐宗秀说。
2020年8月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在打理院子里的花草。新华社发(李玉亮 摄)
巩固脱贫成果,不返贫致贫是底线。阜平县乡村振兴局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针对监测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会商一对一帮扶方案……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阜平创立“智慧+保险+帮扶”防返贫机制,通过整合扶贫、民政、人社等10个部门数据信息,及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出“高、中、低”三级风险程度预警。
“2022年7月,王林口镇西庄村李某患宫颈癌住院治疗,医保报销后自付金额仍达5万多元。”阜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文红表示,乡镇干部收到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入户走访,经过调查核实和民主评议,确定该户为边缘易致贫户,防贫保险救助了她2.1万元,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阜平县将有致贫返贫风险且符合纳入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根据每户具体情况及现实需求,全部落实就业、教育、兜底保障、防贫保险等帮扶措施,让困难群众吃了“定心丸”。
特色产业拓宽百姓致富路
冬日里大棚外天寒地冻,大棚里温暖如春。正值蘑菇采收期,阜平县色岭口村58岁的村民顾军,一大早便来到大棚里采摘蘑菇。
2022年12月26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色岭口村,村民顾军在食用菌大棚采摘香菇。新华社发(李秀芹 摄)
顾军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冬天,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帮助他贷了10万元贷款,包下了家门口的一个香菇大棚。“第一年就收入了4万多元,现在贷款已经还完了,家里有了存款,日子越过越红火。”2022年,顾军又承包了两个大棚。
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侯桂森是阜平从外地请来的食用菌专家,曾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专业领域的教授,2015年退休后,他带领教学团队扎根阜平,推动并见证了阜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最初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到吸引龙头企业引领食用菌等扶贫产业,阜平在“迎考”中苦苦探索,发展起六大产业。既成就了脱贫的梦想,又奠定了振兴的根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小香菇做成大产业,必须改变产业小散弱局面。我们刚开始推广时,得挨家动员承包香菇大棚,现在是一棚难求。”侯桂森说,他们正通过建设恒温养菌车间,以缩短栽培周期,从现在的一年收一季提升至两年收三季。
靠着小小的香菇,不少百姓脱了贫。截至目前,阜平县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2.1万亩,规模园区102个,建成食用菌棚室4600余栋,年栽培菌棒8000余万,产量约6万吨,综合产值达9亿元以上。
顾军的新家,在阜平县城东侧的阜东新区,距离他的香菇大棚约20公里。像阜东新区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全县共有39个,3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顾军一样,告别了大山里的“穷窝窝”,住进了新楼房。
“要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同当地群众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面对这道考题,阜平县努力寻找答案,他们通过配套建设产业园区,让许多人实现了就地稳定就业。
2022年12月26日,在河北省阜平县大教厂村的春风树服饰有限公司手工业生产车间,村民在做校服。新华社发(李秀芹 摄)
走进阜平县大教厂村的春风树服饰有限公司,缝纫机嗡嗡鸣唱,40多名农村妇女正在赶制一批订单。“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每月能挣3500多元。”大教厂村民孙银风是加工车间组长,就近就业缓解了经济压力,也让她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阜平县手工业办主任高利鹏介绍,全县15人以上的手工业加工厂由2016年的14家增加到现在的226家,与白沟、雄安、天津等地对接合作,6900余户家庭至少一个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左右,“扶贫微工厂”变身“振兴车间”。
十年来,阜平县因地制宜培育了现代食用菌、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等六大富民产业,基本形成“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扶贫产业体系。
通过提质增效,昔日的扶贫产业如今又在乡村振兴中初显身手。2021年,全县六大产业总产值达34.72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5.6万人。
奋发有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距离阜平县城约20公里,五丈湾村山场种满了黄桃树,这是90后“海归”牛童打造的现代化“智慧果园”。
“打开智慧系统,坐在办公室就能监测园区内的每一棵树,浇水施肥,手机操作就能完成。”牛童与3位同学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让果园充满科技感。2022年,他们的黄桃在北京盒马鲜生门店上架第一天5小时内脱销,1个月卖了近10万斤,深受市场欢迎。
曾在乡镇工作十年的阜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俊亮说,“现在,越来越多像牛童这样的年轻人来农村投资找项目,这些‘新农人’依靠技术、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目前阜平全县累计已有50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这片红色土地上跃动着越来越多青春的身影。
2022年8月17日,在河北省阜平县预制菜生产企业的车间里,工人在忙碌。新华社发(王玉国 摄)
寒冬时节,在阜平经济开发区的众立光伏产业制造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进行电焊、支架搭设作业,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不远处,阜平国煦央厨(河北)预制食材有限公司车间里正在抓紧生产备货,为即将到来的双节销售旺季做准备……
近年来,阜平县立足山区面积大、未利用地多、高低落差大等形成的风光储资源优势,在六大富民产业的基础上,谋划建立以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导的绿色建材、以预制菜为主方向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以资源再生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四大强县产业,目前正在加速推进。
“立足食用菌产业,我们建设了预制菜项目,目前净菜加工、即食菜品加工车间已投入使用。”国煦央厨(河北)预制食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远说,全部投产后可日产净菜120吨、面食160吨、豆制品等即食菜品2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2.5亿元,带动就业400余人。
为提高干部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的能力,从2022年6月开始,阜平县委从乡镇和县直科局组织选派年轻干部,到杭州滨江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
阜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文博说:“挂职对我触动很大,杭州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22年10月,阜平县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新的一年,阜平干部群众将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保定市委常委、阜平县委书记刘靖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奔向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将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锲而不舍跑好‘接力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视频记者:岳文婷 邹尚伯
海报设计: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