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李文萍)“小花椒,大产业。”在重庆,花椒被视为下一个100亿级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一直以来,作为中国著名的“花椒之乡”,江津高位推动、全局谋划,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江津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的杨栋群,长期深入关注花椒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并擅长总结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在杨栋群看来,全市急须一盘棋的国家级花椒产业集群化整体打造,促进全市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势产业背后也有“殇”
重庆是花椒产品的主要消费区,也是全国青花椒的主要产区。全市除渝中、南岸、沙坪坝三个区没有种植外,其余区县均有花椒种植,种植品种以九叶青和早熟九叶青为主。
据市农业农村委统计,至2022年末全市花椒在地面积137.04万亩、鲜花椒年产量59.4364万吨、鲜花椒年产值35.3525亿元、花椒加工品产量33.233万吨、花椒加工品产值62.3529亿元。
在很多人看来,花椒产业承载着全市约160万椒农增收致富的希望,是即将孵出的重庆下一个100亿级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但优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譬如,规划引领缺失、产业链条不全、产业集群不优、科技投入不足、市场监管困难等等。
尽管重庆花椒产业的规模总量已在全国花椒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引领全国青花椒产业发展的江津已成为了全国的技术输出高地、青花椒原料集散地和全国花椒价格的风向标。但目前仍未制定从全市角度出发的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节奏比临省更慢一点。
而且整个产业目前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种苗、种植、加工、销售、市场全产业链还不健全,相关标准未成体系,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附加值低、生存竞争压力大;相比柠檬、荣昌猪、柑橘、榨菜、脆李等5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市的花椒产业在种植面积、加工能力、市场集聚、产值效益、品牌效应、带农增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研的落后同样横亘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目前,花椒太空育种、双倍体育种、功能性定向育种等技术还需持续研发;花椒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和无抗饲料等小试、中试产品开发还需进一步投入;花椒耕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和花椒带枝烘烤等加工设备的机械化、智能化研究还需加快研究进程。
另外,在杨栋群看来,监管难题也是掣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
杨栋群指出,全国花椒已备案农药仅11种,不能满足花椒种植轮换用药的需要,造成违规用药情况普遍,需尽快推进花椒备案登记工作;全市花椒产品市场监管未形成体系和合力;全市缺乏合适规模的调味品专业市场。
五大建议擦亮百亿级农业产业名片
针对花椒产业的这些“顽疾”,杨栋群一一提出对应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产业链条、做优产业集群、加大科技投入以及加强市场监管,希望做到有的放矢,加快重庆下一个100亿级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出台重庆市十四五花椒产业发展规划”被杨栋群认为是加强顶层设计的关键性一环。
具体来说,统筹市场监管、商务流通、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等主管部门力量,制定重庆市花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市花椒产业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阶段任务,促进全市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花椒产业的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低的现状,杨栋群建议从“补链强链”“标准化”入手,并加大科研投入。
一方面深研生产链、加工链、供应链等,尽快缺链补链形成强链;另一方面有标用标、缺标补标,形成健全的花椒产业标准化体系,提升花椒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花椒全产业链标准化。
同时,利用最先进的育种技术开展花椒育种,实现花椒种业振兴;利用转化科研成果,扩大花椒副产物在无抗饲料等方面利用,运用已取得的“青花椒不同极性组分对抗炎和血管内皮损伤保护的良好效果达到或超过现有常用药品”科研成果,推动开发青花椒医药中间体产品,拓展花椒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进一步加强花椒种植、加工、运输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研究。
提升花椒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点在于做优产业集群。杨栋群指出,可以将创建全国花椒产业集群纳入议事日程,运用产业集群助推优势,整合各区县资源,提升花椒产业综合竞争力。
如何确保花椒产业后劲?杨栋群则将有序监管作为破解这个难题的“最优解”。
一是着力推进花椒小宗作物用药备案登记工作,解决花椒生产无药可用和超范围违规用药难题;二是整合全市花椒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执法队伍资源,成立市级层面的花椒产业联盟和产业工作主管专班,形成主导市场监管和产业发展的合力;三是支持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一级调味品专业市场建设和先锋特色食品产业园建设,推进建设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