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他们的一个个不眠夜,筑起疫情防控坚强的屏障。
-1-
“帮我打个电话,快,你让他在屋头等起,马上转运他。”11月16日晚8:05分,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红球坝社区办公室内,社区党委书记陈果边走边给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
刚刚,陈果接到市疾控中心的电话,要求他们对社区一确诊患者紧急转运。
走入更衣区,陈果一边换防护服,一边对前去值夜班的“大白”们仔细叮嘱。
穿好防护服,拿上转运物资,陈果骑上小摩托,“来不及了,摩托快点。”一溜烟消失在道路的转角。
晚8:17,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转运结束。这是红球坝社区当天转运的第2个阳性病人。
在过去的两个多星期里,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
-2-
红球坝社区走到尽头,便是人民村社区。陈果的妻子薛婷婷在这里担任社区党委书记。
尽管两个社区区域相连,但自疫情开始以来,他们俩没见过一次面,没回过一次家,甚至连电话都没打过几个。“打不通,老占线。”薛婷婷苦笑着对记者说。
下午6:00,人民村社区办公室内,薛婷婷拿着盒饭叫上了3名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坐在了会议室的角落里,“我边吃边听你们说,大家保持距离。”
“志愿者做核酸安排在什么时间段?”
“物资领回来了没有?还有多少?”
“高风险楼栋紧急就医如何进一步优化流程?”
……
这是她今天的第二餐。“因为早上要处理前一天的追阳结果,连续一个星期早上都没时间吃饭。”
-3-
晚8:20,红球坝社区街头,摘下防护服帽子的陈果,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回到社区办公室,看了一眼柜台上摆放的盒饭,又被一个电话叫走了。
“吃饭不准点是肯定的,晚上也基本是没办法睡觉的,随时都有‘追阳’和转运任务。”
话音刚落,那边的社区工作人员又收到了最新的“追阳”信息。
“喂,请问是xx栋楼的xxx吗?我是社区的,你今天上午10:59分在楼下采样后发现混阳,你在家里等着哈,医生上门来复采。你不要出门了哈,也不要下楼做核酸,在家等着……”
尽管已经非常疲惫,但陈果依旧保持了温和和耐心的语气。
晚9:40,“追阳”结果出来,上门采样的医护人员“武装”完毕,分组前往居民家里。
截止当晚12点,红球坝社区当天共追阳143人。
-4-
“薛姐,你是铁做的吗?”
“我是钢做的。铁要生锈,钢不会。”
人民村社区街道上,一食品店主隔着马路,向薛婷婷喊道。
“我看她从早到晚都在这条路上走,来来回回太多次了,这个女人太强大了。”该店主对记者说。
此时,薛婷婷正带领着从忠县前来支援的两名医生,前往高风险点位熟悉情况。“我们这边是老旧小区,5个高风险点位全部都要爬楼,要辛苦你们了。你从这里走……”薛婷婷仔细地对医生交代各个点位情况。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并肩战斗了,有任何需求,生活上的,工作上的,都可以找我。”医生回酒店后,她继续在社区内巡查,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
路过菜青青生鲜超市,她查看各类蔬菜存量情况,细心叮嘱店主,“你这个超市现在很重要,一定要保证供应到位。现在大家采购量大,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分区域分时段配送,要想想怎么能更有效更安全……”
-5-
晚10:30,在休息间隙,他们对记者这样说——
“家人啊,说实话,我真的没时间去想这些……”陈果垂下了头。
“肯定也会担心,希望老公一切都安全吧。”薛婷婷眼眶有点湿润。
“晚上有空了,想给孩子打电话,一看时间他都睡了。”
“孩子会给我留言,妈妈你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也没时间回答。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上网课需要辅导,我也只能转达要求给奶奶。”
“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好好睡一觉。”
“希望疫情结束后,好好管一管孩子的作业。”
“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美满,疫情早日结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