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李文萍)11月14日晚上22点,渝中区朝天门街道巴县衙门社区的志愿者们终于等来了抗疫物资。
大家伙将疫情防护的工作服、手套、试管、棉签等物资打包成8份,以便第二天一大早将物资快速运往到各个核酸检测点。
▲ 志愿者打包物资
打包结束后已经过了23点,志愿者们就在附近的宾馆统一住下,第二天继续协助社区核酸检测工作。
起初,巴县衙门社区的志愿者们零零散散,后来逐渐形成了覆盖60、70、80、90各个年龄段的志愿者团队。不同年龄段的他们一起上阵抗疫,只为这片爱得深沉的土地。
为了这片深爱的土地
一个60岁的老人开始“跑腿”
“生活在渝中区,公司在渝中区,我们对这儿有很深的感情。”今年60岁的王人庆特别重感情,自2000年在渝中区望龙门开巴将军火锅店(后简称为巴将军)以来已经有20多年,渝中区早已成为他“深爱的土地”。11月疫情肆虐,王人庆主动到巴县衙门社区做志愿者,开启了“跑腿”服务。
“刚开始没经验,主要是帮社区工作人员拿东西。”王人庆介绍。经过一天的志愿者工作,王人庆发现社区工作人员起早贪黑,吃住在一线,处于超负荷状态,缺人缺物资情况严重。
当晚,王人庆在各个微信群发消息,联络员工、朋友,最终组建了6人的志愿者团队到社区支援。根据社区人员的安排,每个志愿者分工有所不同,包括搬运物资、核酸扫码、上楼敲门做核酸、引导居民有序排队等等。
作为志愿者团队的组建人,王人庆主要做好核酸检测的工作统筹和后勤保障。为了使志愿者统一行动、高效行动,对志愿者工作分工,安排志愿者就近住在宾馆;志愿者和社区人员忙于工作疲惫时,去超市购买水果、牛奶等日常用品;出现物资短缺时,采买口罩、面罩等;当社区内小区封控,医护人员需上门做核酸,王人庆又陪着医护人员敲开每家每户的大门……
▲ 采买物资
就这样,这位60岁的老人从早到晚连轴转。问及自身年纪大了,身体吃得消不,王人庆告诉记者,“还好,都是些跑腿的活儿。”
群众的力量无穷
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接力
张银明是巴将军的员工,也是名退伍军人,用王人庆的话说“保持着军人素质,行动迅速,做事雷厉风行”。
“从检测点到社区通常都有一段距离,每回突发试管、消毒液不够了,他小跑过去,搬着东西一溜又回来了。”王人庆跟记者介绍,张银明一天光是运物资,都要跑七八趟。
▲ 志愿者们给核酸试管贴标签
“我平时也做点公益,看到大家在群里发消息需要志愿者,很多人封控在家无法外出,我又能出去就来了呗!”张银明简明地阐述了做志愿者的初衷。在社区工作者的安排下,张银明做过核酸扫码,负责过物资分配、归类和搬运物资等。“哪儿有需要就往那儿去,除了没真正做过核酸,啥都干了。”
在王人庆和张银明看来,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琐碎,突发性强,需要快速适应成为“一块砖”。
▲ 志愿者搬运东西
曹海是巴将军的员工家属。当看到王人庆在群里发送的消息后,曹海的老婆特别想去做志愿者,但因腿骨折出行不便,曹海便决定替妇“做义工”。
11月14日,曹海负责接听社区的紧急电话。一位子宫出血的孕妇打来求救电话,希望社区安排人手“点对点”运送。曹海和社区工作人员开车陪同孕妇去医院,直至孕妇检查结束后又将其送回来。
“当时身体不舒服,心里还是很怕,给社区打电话反映,很快就有车子来接我们了,真的很感谢他们。”回忆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暖心行为,孕妇言语间充满感激。
▲ 志愿者配合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只要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王人庆表示,他们的支援行动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目前,王人庆的巴将军志愿者团队扩大到9个人,巴县衙门社区、朝天门街道也汇集了其他单位的更多志愿者,他们的年龄覆盖60、70、80、90各个年龄段,不同年纪、不同体力的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启了一场防疫接力。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