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二十大时光丨我们“新农人”就是“兴农人” 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2022-10-21 12:06:50  来源:重报集团·上游新闻

核心提示: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今,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新农人”变身“兴农人”,他们带着知识、技能、技术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和美好憧憬。

周成银:发展生态渔业,稻虾养殖助力返乡创业者致富

今年的罗氏虾和南美白虾的生产销售已陆续进入尾声,连日来,永川来苏镇柏树桥村水产养殖大户周成银正忙碌着为来年的生产做准备。

“明年我们要开足马力大发展!”周成银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虽然只有8个字,但这却给了周成银奋斗的新动力,“这是我们做农业的福音。”周成银已经着手准备明年计划,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周成银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因为乡村振兴战略,周成银回到了永川柏树桥村,在这里成立了一家名叫重庆容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主要养殖南美白虾、罗氏虾和鲈鱼。周成银不仅自己搞水产养殖,同时还通过雇佣村民、帮助村民搞水产养殖等,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产品上市期间,他的水产养殖基地每天发往重庆主城的南美白虾有1000多斤。

2020年,周成银的养殖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1年,又被认定为重庆市生态渔业示范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催人奋进,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更受鼓舞。”周成银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他的发展重心在水产养殖,目前,永川区正在来苏镇大力实施一万亩稻虾养殖示范项目,他们公司在稻虾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正积极争取明年在来苏镇开展一千亩稻虾养殖,带领帮扶当地数十名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人员共同从事稻虾产业,致力于乡村振兴。

杨鹏:培育更多适应乡村发展的电商人才

“10月16日,收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让我们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加油干,靠着双手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渝北区石船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杨鹏说。

“这些年来,村里的路越来越好了,道路直达村民家门口,直通果园农场,我们的果子运输更方便了。”谈及家乡的变化,杨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2014年,农村电商兴起之际,杨鹏从中嗅到商机,决定加入农村电商行列。从代购服务到开网店、上直播,通过一根网线,杨鹏把家乡的血橙、枇杷、李子等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我们这里出产的水果质量特别好,这也是我做电商的底气。”杨鹏告诉记者,2017年开网店第一年时间,他通过互联网卖水果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60万元。

小试牛刀让杨鹏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他从事农村电商的信心。2019年,杨鹏注册成立了重庆乡果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他注册了“淘村果”商标,并在电商平台开设淘村果旗舰店。此外,线下实体店铺也从一间门面发展到了五间门面。去年,杨鹏通过电商渠道卖了800余万元的水果。

“现在公司有10多名员工,都是镇上的年轻人,他们对这份事业非常看好,忙的时候,我们也会临时请村民来帮忙采摘、打包、发货。”石船镇的水果卖到全国各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杨鹏从心底里高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杨鹏表示,下一步,公司的发展将和乡村振兴更加紧密结合,培育更多适应乡村发展的电商人才,开拓更多形式的电商发展渠道,力争早日实现年销售1000万元水果的目标。

隆永惠:欢迎更多的大学生把知识带回家乡,发展家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非常振奋。”10月19日,重庆千禅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隆永惠告诉记者,投身乡村发展,最大的感触就是“人才”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说到了隆永惠心坎上。

隆永惠是丰都县虎威镇人,2018年,她回到老家干起了农村电商。从传统的销售农产品入手,隆永惠现在已拥有了自己的电商品牌和种植基地。目前,其团队从起初的3人发展到了25人,年营业额从以前的几十万元增长到了如今的六百多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几年的打拼,让隆永惠发现,要做好电商必须依靠人才和创新。今年,他们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卖出去4万斤农产品。但是人才缺乏却令她头疼不已。隆永惠说,最缺的就是有想法、有技术的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隆永惠的脑子里清楚的记下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农业农村在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更需要科技、人才与创新的共同加持。

让青春在美丽乡村绽放绚丽之花。隆永惠将大力引进电商人才加入公司,吸引更多愿意回到家乡发展的大学生加入公司,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发展家乡。同时,她也希望发现更多愿意从事电商的农户,把他们带动起来,让农户既能种植,又会通过电商直播等拓展自家农产品的销售。

张永红:坐在轮椅上把农产品卖向全国,带动乡亲致富

这几日,在武隆区和顺镇海螺村张永红的脑子里,一直都回荡着这样一段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让张永红感触颇深也激动万分。感触的是,自己坐在轮椅上通过一根网线,从不懂互联网的“小白”,变身为“电商达人”;激动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让他看到了更光明的前景。

2012年的一天,因一场意外而高位截瘫的张永红无意间看电视得知,有人通过互联网销售家乡的特产。张永红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网络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出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呼之欲出——他决定在手机上销售农产品。

“整天想东想西的,网上还能赚钱?更何况你的身体情况也不允许。”父亲的质疑和不解,反而激发了张永红的斗志,当时他的银行卡上只有5毛钱,他向身边人借来800元买了一个低配版的智能手机,一边摸索,一边做起了电商。在和顺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再加上张永红自己的坚持不懈,第一年,他通过手机在微博售卖农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多万元。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这两句话深深地戳中了张永红内心最深处。在乡村奋斗的这些时光,张永红创立了武隆区传宏土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张永红公司通过互联网卖土特产的销售额达到了1500余万元。因为搭上电商快车,加上村里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海螺村的村民们越来越富裕。

在张永红看来,这些幸福与美好,都是靠双手勤劳奋斗出来的!

60岁的海螺村村民张俊德受到张永红“勤劳致富”的激励,“我搞起了蜜蜂养殖,在张永红的帮助下,去年我收入了5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怎么继续利用电商平台带动更多乡亲发展产业、持续稳定增收。”张永红说,去年,他的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当地土特产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乡镇3000余户农户增收。今年,他想着进一步扩大销售。

“创新,既是解决技术问题,更是解决思路问题。”张永红说,靠一根网线,自己的生活“站了起来”;靠党组织的帮扶培养,自己的思想“站起来了”。在未来的日子里,要与广大村民一起,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李元台:一定要让花果山真正变成“花果山”

深秋时节,九龙坡区西彭镇花果山上一派忙碌景象,58岁的西彭镇元通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元台正带领村民们锄草、补苗、施肥……为确保来年苗木成活并茁壮成长,他们正抢抓时机,育苗护苗。“就在前两天,我们还专门跑了一趟铜梁,寻找优质果苗。”李元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令我们倍感振奋。”李元台说,在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老家在云阳的李元台,1985年退伍后,来到西彭镇安家。当时,他外出搞货运,在物流行业方面的生意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李元台却回到了西彭镇,因为他想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因为他有一个“花果山”之梦。

李元台介绍,曾经,花果山上1500余亩的桃李远近闻名。但后来,山上出产的水果无人问津,花果山逐渐成了一座荒山。李元台曾做过调查,发现并不是当地出产的果品没有市场竞争力,而是单一的种植和营销模式,让当地水果产业日渐式微。

百花香桃是当地独有的桃类品种,有上百年的历史。“让香桃走出去,让村民们致富。”李元台不辞辛劳,到处拜师,并自筹资金流转了花果山的100余亩土地,带头种植起1600多棵桃树、700棵枇杷树、500棵李子树、300棵桔树。李元台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做个表率,让村民们一起发展水果产业。

李元台一边吸引村里在外打工的青壮年返乡创业,实现带动效应,一边靠逐步积累的经验与周边果农探讨种植技术。同时,他和村党支部其他成员合计后,决定调整农业结构,打造品牌,招商引资,并向区政府、镇政府申请项目扶持资金,进一步扩大花果山香桃品牌认知度、美誉度。

花果山百花香桃的名气逐渐在市场上打响,产品供不应求。

趁着这股势头,当地还启动了花果山产业提档升级项目,打出“科技+生态+品牌”组合拳。如今,年产销优质水果达到80吨以上,村民也因此致富。“一定要让花果山真正变成‘花果山’。”李元台表示,接下来的日子,他和乡亲们还将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重报集团·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 徐菊 李舒 李析力 张皓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